《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古为今用翻新意(审题指导与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古为今用翻新意(审题指导与例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古为今用翻新意(审题指导与例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中的“知”有“知道”“理解”“赏识”等意思,还通“智”,有“智慧”“理智”等含意。因此,这句话除了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不恼怒,不生气;怀才不遇,依然温润如玉,始终恪守君子之风等意思外,还有面对别人的愚昧或不理智时,仍宽容大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含意。可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对我们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人生境界都有极大的启示。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名师导写】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借助对儒家经典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话的多重解读,向我们说明了经典往往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丰富的人生启示这一道理。比如,从为人处世角度,它启示我们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从生活态度方面,它启示我们始终乐观、正直地生活;从人生境界上,它则启示我们朝着君子之风的境界提升自己。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努力解读经典,从中汲取人生营养。对于经典,我们不能敝帚自珍,或许可以多角度思考获得更为全面的解读以给予自己更丰富的营养,或许可以根据时代特色给出新的解读以适应当下发展。但是,我们也该认识到,不同角度和层面,除了积极
3、健康地解读之外,或许还会存在误解、歪解等情况,对此自然应该加以警惕、避免。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通过全面解读经典,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人处世,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高尚的人生境界。因此,写作时,首先可以借助典型案例强调经典的重要意义,对于我辈青年乃至所有人的重要作用。然后,可结合对材料最后一句话的解读,说明我们要努力传承传统文化,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经典,从中汲取向上和向善的精神力量。比如,“经典”何以可以多解?(比如其主题的深刻、知识的广泛、内涵的丰富)经典可以如何多解?(比如用现实观照、用逆向思维思考、从生活、文化、文学创作等角度解读),或者结合当下时代的特色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经典新解来
4、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于新时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是刘禹锡倾诉不平,抒发岁月流逝、人事变迁之感叹,但新解能解读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解读出激励人生奋进的积极意义,并且也容易被读者接受,为什么不可以翻新使用呢?)当然,也可结合现实情况说明类似“卧龙凤雏”的曲解屡见不鲜,甚嚣尘上,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最后,则可总结说明我们该如何积极努力学习经典文化作品,为自己的人生保驾护航,表达青少年的志愿。参考立意:1 .多角度挖掘经典哲理,指引人生方向。2 .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焕生机。3 .经典丰富思想,助我复兴华夏。【佳作示范】古为今用翻新意,与时俱进换生机一部论语,千古流
5、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因别人的不理解就去臆测与愤怒,孔子的言语如同亘古不绝的长河,川流不息,不舍昼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给后人以高山景行般的启示,这就是经典的意义所在。然而,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我们也需根据时代要求与自身发展,贴近时代和生活,重新认识、解读经典,读出新意。我们对待经典的态度就是古为今用,新解才更契合时代价值。虽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正解,是刘禹锡倾诉无罪而长期遭贬之不平,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这种悲叹虽仍能引发共鸣,但未免失落抑郁。既然新解能解读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解读出激励人生奋进的积极意义,并且也容易被读
6、者接受,为什么不可以翻新使用呢?再如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使用,更是断章取义,完全违背庄子的本意,但其激励后进惜时励学的作用已经达到,这种使用不更契合时代价值吗?翻出新意,化腐朽为神奇,才能使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华。陶渊明曾写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四句诗,其本意是鼓励人及时行乐。既然生命短促,人生难控,社会黑暗,欢乐难得,那么,就要及时抓住生活中的欢乐,尽情享受。这种思想在今天肯定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若是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用它勉励学生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勉励青年抓住机会,积极奋进,又何尝不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若劝勉人的目的能达到,
7、又有几人会细究言辞的本意?文化的传承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经典与时俱进,才能使其内涵不断丰O传承经典,归根结底是古为今用,服务于今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如果死记硬背,毫无用途,传承又有何意义?李商隐有两句情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J本是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忠贞不渝。今人固然也可用其表达爱情,但用其表达奉献精神也很合适啊。何况“诗无达诂”,因读者的心理、情感不同,古来就有“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的情况。那么,今人根据今天情势,灵活使用,不断丰富古诗内涵有又何不可?当然,对于特定领域,如进行经典研究,古籍整理和校注,还必须秉持严谨态度,以尊重古人的精神,知人论世,正确解读。不可滥解,贻误后学。天机云锦用在我,翦裁妙处非刀尺。应时代所需,行顺应时代之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场合区别对待,如此,才有利于经典的传承与传播,助力人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