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矫正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育矫正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现代小学教育活动,将学困生的形成完全归于学生能力,这是不科学的。对学生来说,对于教学知识的不配合、没兴趣只是其无法参与课堂的因素之一,学生自身缺乏学习能力,在心理意识上表现出了消极情绪,这才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要因素。1针对学困生展开教育指导工作,除了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训练之外,还应该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自我否定、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以科学方法引导小学生不断成长。基于此,本文针对学困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思考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学困生全面成长的有效方法。一、小学学困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自我认知偏离明确的自我认知是小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重视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建立完善的自我评价
2、、自我修正的教学指导体系,才能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对学困生来说,其自身存在着极为明显的自我认知偏离问题:在受教育过程中,其对于自身能力缺乏认知,对于不同学科的不同教育要求不够了解,当在某一学科的学习中遭遇挫折时,会表现出极为明显的挫败感,从而否定自身的学习能力,将自己定义为无价值、无能力的学习者。在这样的消极心理影响下,学困生不愿意对自身发起更为全面的教学评价指导,对于教学活动的态度主要以参与、配合为主,缺乏表达热情,没有形成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无法被调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认为,自我认知偏离成型于环境与社会活动当中,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意识被破坏时,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3、二)个人价值否定认可自身能力,承认个人价值,这才是解决学困生“不会学”“不能学”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重铸信心,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应对各类教育活动,才能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但是,从小学生的学习表现来看,学困生身上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价值否定问题,其对于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缺乏重视,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抱有明显的怀疑态度,在接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愿意将各种挫折归咎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当教师尝试针对学困生开展教育指导工作时,学困生以自我否定的消极心理参与相关教育活动,不愿意配合教学工作。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不仅出现在课堂上,甚至会延伸到学生的正常生活中
4、,导致其形成“学习能力不足、各项能力不足”的自我否定思想,影响到学生个体的未来发展。2二、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矫正策略(一)建立评价档案,借由成就感矫正心理问题借由教育活动,矫正学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必须将转瞬即逝的教育过程记录下来,让小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看见自己的进步,使其脱离情绪的泥沼,从而培养学困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尝试开发多元化评价模块,借由评价结果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加快学困生的转变速度。基于这一教学要求,可尝试在教学环节建立评价档案,依靠积极正面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解决学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评价档
5、案的开发工作,从关注学生、引导学生的宏观教育视角入手,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引导。首先,在学生评价档案中建立积极正面的评价模块,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基本素养入手,针对学困生给出正面的引导性评价。其学习能力虽然不够出色,但学习态度端正,兴趣较为浓厚,成绩无法提升可能与学习方法有关,认可学困生。得到正面的评价之后,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将逐步发生转变。其次,在学困生评价档案中记录各科教师所给出的评价结果,记录被学生忽视的正面评价,唤醒学生自我认可、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对小学生实施积极正面的教学引导。教学评价档案以学困生的学习特点为突破口,以“扬长避短”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理论,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建立
6、具体化的教学评价模块。教师在开发评价档案的同时,应该定期展示评价结果,让学生看见自己的进步,心理上引导,情感上支持,为学困生摆脱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新的助力。(二)落实课堂评价,借由争胜心矫正心理问题评价档案是对学困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的阶段性记录,但其本身带有周期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无法抓住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灵感、学习技能实施教学活动,导致学生难以及时参与教学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可尝试建立课堂评价体系,借由小学生特有的竞争意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学生“被认可的学习需求,创新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针对学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尝试借由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矫正学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
7、康问题,以此来提升学困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其对自身的学习技能、学习素质给出具体的评价方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多元视角落实课堂评价工作,一方面,建立课堂评价指导机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展开评价活动,在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掌握课程知识之后,按照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优、良、可”三等级的评价结果,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借由完善的评价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对课堂评价结果进行记录、展示,教师要求学困生以周为周期,将自己在一周内所获得的课堂评价记录下来,在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应用,锻炼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营造全新的教学氛围。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所给出的评价结果,是引导其展开竞争活动的关键性
8、教育元素,也为学困生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课堂评价所发挥出的重要教学引导价值,依靠鼓励性评价、建议性评价等教学评价方案加强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小学生展开高效学习,主动挖掘自身潜能,改正自身的学习观点,为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契机。(三)推动小组合作,借由团队力矫正心理问题针对学困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纯以教师的引导为发力点。对于学困生来说,其本身对教师存在着畏惧心理,当教师尝试对学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其又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在自我认知中对自身贴上“笨孩子”的标签,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推进。针对这一问题,可尝试发挥学生的引
9、导作用,为小学生提供平等的互动交流环境,依靠团队力量创新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尝试开发“小师父”教育模式,安排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小学生组成同一学习小组,通过对学生素质的深度开发创新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首先,明确分组制度,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与二到三名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同一小组,要求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深度推进教学活动,依靠学生的力量带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落实,引导学困生及时参与到问题讨论、课外实践等活动当中,重铸学困生的自信心,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引导;其次,以不同的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小组
10、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允许学生小组对学习任务进行自由分配。在初始阶段,学困生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从其他学生身上学习对应的学习方法,记录学习过程。在随后的学习与探究中,则可以提出低难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困生参与教学活动。当学困生逐步适应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则可以尝试适当提升学习难度,要求学困生参与新的学习任务,锻炼学困生的各项学习能力。在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育人与平等交流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来不断创新学困生心理教育模式。(四)落实课外实践,借由多活动矫正心理问题针对学困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逐渐向实践育人的方向延伸。教师要在实施教学工作的同时发起实践
11、活动,给予学困生同等的关注,不仅要培养学困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更要开发对应的课外教学与管理模块,依靠实践活动矫正学困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课外实践过程中,学困生与普通学生一样得到了表达、展示的机会,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也在随之提升。3在学科教育活动中,可尝试结合课外活动要求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模块,借由多元活动矫正学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自主学习的优秀技能。以课外实践活动“夸夸我自己”的开发为例,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困生为自己书写一封“表扬信”,记录自己难忘的学习过程。在表扬信当中,可以描绘自己独立攻克学习难题的经历,可以记录自己与惰性思想斗争的学习过
12、程,让学困生形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优秀意识。在回顾过去的同时,形成发展自我的多元学习能力,认可自身的学习价值。实践活动的引导下,学困生不断开发可用的学习资源与学习素材,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教师可尝试打造更为高效的课外实践模块,从书写成长故事、分享心路历程等角度入手,让学困生以积极的情感评价自我。在课外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第一对象,记录学困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困生抓住机会展现自我风采,认可自身的学习能力。当学困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时,其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将会直线提升,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将被进一步调动起来。基于此,可尝试深度推进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发工作,在培养学困生学习热情的
13、同时鼓励其参与教学实践,为学困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新的支持。(五)导入文化资源,借由新榜样矫正心理问题围绕着学困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尝试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满足学困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为其制定具体化的学习目标,加强对学困生的引导教育;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为其提供学习榜样,使其形成深度学习、自主学习的优秀意识。针对全新的教学目标,可尝试在文化资源当中挖掘教育资源,选择多元榜样来矫正学困生的心理问题,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课堂。教师要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同时挖掘多元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开发多元化教学榜样,依靠榜样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例如,我国半导体大师王守武从小就被称为笨孩子
14、,但这种外界的评价反而坚定了王守武成就自我的决心,通过不断学习,最终成为我国半导体研发领域的泰斗。在对名人故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困生开展独立自主的文化阅读活动,对能够体现高尚品格与不屈意志的名人故事进行搜集,为学生选择多元榜样,调动学困生的内在发展潜能。如,李四光先生出身贫寒,却时刻不忘报效祖国,其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书法家王羲之终身致力于书法文化,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提升自身的书法修养。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榜样的成就,更要关注榜样不断发展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伟大品质,学习榜样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苏武牧羊”当中,感受坚韧不拔的意志;从“凿壁偷光”当中,感受刻苦求学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活动富有人文情感,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对自身素质进行评估,回答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关键性问题。以文化教育学生,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才能使学困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综上所述,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引导,是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策略。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内在情感发展需求,基于心理意识发展视角、情感发展视角实施教育活动,建立以全面育人、深度育人为特征的教学体系,为学困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