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某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工作情况的报告自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区人大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区政协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二学好“两山论”、走实“两化路”,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加快建设生态高地。一、长江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一)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动落实。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共同担任区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领导小组组长、区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总河长、区总林长,高位推动长江保护工作。
2、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3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36次、区级总河长会议3次、环督领导小组会议4次,研究部署长江保护有关工作,及时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区级有关部门细化量化工作措施,协同形成齐抓共管新格局,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二)坚持规划引领,严控项目准入。一是健全规划政策体系。紧密结合长江保护法,将“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严格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等内容纳入XX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印发xx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XX区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XX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xx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XX区矿产资源规划XX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专
3、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二是严格项目准入。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环节,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严控“两高”项目,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推动产业生态化。(三)加强水污染防治,推动水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规范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完成市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持续开展河道周边污染隐患企业治理,实施河道沿线相关工业企业整治,消除直排工业污染源对河道水环境的影响。加强国控市控断面水质监测、巡查和跟踪分析。探索建立汛期雨后水质波动监管机制,加强汛期水质波动分析。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在全国率先完成地下水污染防
4、治分区划定,建立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清单,并动态更新,明确重点污染源并纳入了年度监督性监测范围。完成全市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将有关加油站地下水自行监测的要求纳入排污许可证进行管理。二是持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2座,总设计规模846.5万立方米/日,全部执行国家一级A及以上排放标准。推进集建区管网配套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1728个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与542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6.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92.2%。三是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细化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基本完成1558个排污口溯源,统筹监测各类排口
5、约700余个。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指导宝山、崇明、浦东三区政府编制整治方案。同步推进入河排污口立行立改,边溯源边整治,已对部分存在雨污混接、超标排放等问题的排污口实施整治。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工程,2020年本市化肥(折纯)、农药使用量分别为6.89万吨和0.27万吨,比2015年分别减少36.6%和43.7%o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地膜回收,2021年1一11月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88.59吨,处置432.8吨,基本实现回收率100%的目标;地膜回收量1160吨,回收率达98.5%o连续出台四轮政策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21年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可达9
6、7%,位居全国前列。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开展水产养殖场尾水排放及底泥跟踪监测评估。五是加强固体废物监管。持续推进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规范化管理考核,健全一般工业固废监管体系,加强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强对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的联防联控,建立健全区域间重大案件会商、联合挂牌督办和联合打击制度,严查跨区域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区域交叉执法检查。持续推进上海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积极推进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项目,支持临港、宝山等地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持续推进废铅酸蓄电池区域收集转运试点。六是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体系,
7、在率先实施内河水域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黄浦江下游海港水域的经营性内河船舶也纳入免费接收范围。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港黄浦江下游段内河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服务。督促全港持证经营码头配置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加强船舶污染物监管船e行”系统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已在本市内河水域实现数据全闭环。严厉打击处置船舶港口环境违规行为。(四)加强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修复一是严格落实长江上海段禁捕工作。成立禁渔专班,组织开展“清船、净岸、打非”三大行动,建设“上海市长江禁捕智能化管控系统”、执法码头,购置建造2艘高速船艇及配套装备,新增各类执法船艇8艘,提升长江禁渔一线执法
8、效能,保持水上执法高压态势。长江非法捕捞现象和销售长江野生鱼的情况已实现“四清”“四无”目标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逐步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逐步恢复。同时,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与苏浙皖相关部门签订长三角地区联合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合作备忘录、长三角地区长江禁渔水上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备忘录,协同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二是加强水生态修复。结合骨干河道布局规划,持续推进骨干河湖水系建设,以新谊河、新塘港等骨干河湖水系建设为重点,2021年实施完成51公里的骨干河湖综合治理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15个示范点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水系整
9、治的综合效益,提高区域防汛除涝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面貌。基本完成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吴淞江工程(上海段)。组织开展长江口水文调查,为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利用、科学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三是加强林业和湿地保护修复。聚焦重点生态廊道,加快造林任务落实。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7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49%,圆满完成“十三五”造林和森林覆盖率目标。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搭建智慧监测和数字化森林资源管理综合平台,完善升级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库,推进“以图管地、以图管林”的森林资源精准化管理模式。印发上海市湿地名录管理办法(暂行),发布了包括崇明东滩
10、、宝山陈行一宝钢水库、崇明北湖等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名录。组织实施“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有效地控制了互花米草生长扩张,修复和优化了鸟类栖息地功能,为扩大鸟类种群数量、提升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按照“在审批服务上谋创新、在行业监管上下功夫”的原则,深入推进审批改革,严格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对市级审批的128个在建项目和3个已验收报备项目开展现场检查,对区级审批的294个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五)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一是优化产
11、业结构布局,加快重污染企业调整。发布实施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修订更新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和淘汰类(2020年版),坚持“四个锁定”(锁定区块、锁定项目、锁定时间、锁定责任主体),瞄准“三高三低”(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低端加工型、低效用地型)企业,发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引导作用,推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工艺等不达标的落后产能退出,提升上海市沿江环境的整体优化和产业能级。“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近6000项。目前,全市“十小”行业(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珅、炼油、电镀、农药等十个行业)完成行业性整合,浦东、嘉定
12、、金山等区涉及的21家涉重金属企业已按期有序完成相关企业的关闭淘汰和生产线关停。二是落实优“化”专项行动,推动化工企业向合规园区集中集聚。持续推动专业化工基地提升、规划保留工业区外化工企业调整关停、合规园区内化工行业空间布局优化,有序启动IOO家企业搬迁关停或业态调整和改造提升。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加大金山第二工业区、星火工业区等传统化工园区整体转型调整力度,加快高化提升调整进度,督促上海石化加大落后装置改造升级,并加强环保、安全管理。开展专业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评估工作,全面排查园区外化工企业,并依法整治园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三是持续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制造体系。
13、20182020年,推进38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项目验收,推动4600多项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实施。编制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推行方案,推进金山工业区、金山第二工业区、星火工业区等重点园区规上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制定发布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至2020年底,建设市级绿色工厂100家、绿色园区20个,开发绿色设计产品116项,打造绿色供应链11条,获得工信部授予的绿色设计产品26个,绿色设计示范企业3家。全面推进减硝行动,20182020年完成6754台中小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四是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实施绿农行动计划
14、,制定上海市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推进23.6万亩绿色生产基地创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企业数904家,产品1689个,获证产量124.81万吨。二、存在的问题全市各部门、各地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质量改善尚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历史欠账,推进长江大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一是水环境和水生态有待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总体还比较脆弱,平原河网地区中小河道水环境容量小,中小河道水质反复波动甚至恶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污水处理能力
15、还存在短板。全市好于In类的优良水体比例与全球卓越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水生态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长期连续的水生态监测体系。中小河流部分水体仍不够清澈,感官效果较差,水系连通性、流动性差,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有待构建和恢复。二是长江禁捕工作还存在短板弱项。市人大禁捕决定提出探索建设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船舶登记信息共享平台等四大平台,目前地方相关部门权限局限于法律法规和国家部委的有限授权,尚需在国家层面打通数据渠道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信息互通、线索移送、案件协查、联合查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持续高压下,受利益驱动,非法捕捞的方
16、式也呈现更为隐蔽、流窜等趋势,相邻地区禁捕工作不平衡,流窜捕捞现象时有发生。三、下一步工作安排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突出系统观念、夯实基础工程、坚决守牢底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决落实好长江保护法。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全市河湖“消黑除劣”成果,全力保障国控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开展水生态保护试点工作,研究建立水生态调查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持续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全面开展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继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加强自然生态领域监管,不断提升本市自然生态空间的质量。加强本市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临港、宝山、奉贤等地区无废城市建设。深化完善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作机制,稳步推进跨流域河湖联保。二是全力推动全市治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