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27868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强的松及其他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100IU)加入100mI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出血倾向。结果与结论经4周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9.3%)o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

2、,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血液粘度降低(P0.05);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液粘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TT延长,FIB下降(P0.05),但治疗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乂氐分子肝素;高凝状态;疗效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治疗持续性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是阻止或延缓肾病慢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是肾病综合征防治血栓形成的常用药物。笔者对2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加用了低分子肝素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3、1 对象资料2005年10月2010年10月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其中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6岁。24例行肾活检,病理诊断分别为膜性肾病1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5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强的松1mgkg,阿司匹林75mg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钠,剂量为5100I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1.3 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前常规测PT、FIB、D-D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治疗开始后2周观察PT、FIB、D-D及24h尿蛋白定量的值。1.4 不良反应的观察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药物过敏及其他

4、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1.5 统计学处理各组治疗前后均采用t检验,两组间分别对治疗前后指标两两比较。2结果2.1 治疗结果经4周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总有效率(96.6%)高于对照组(89.3%)。2.2 临床观察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结果见表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比较,尿蛋白总量及胆固醇下降,血清白蛋白回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周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胆固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两组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比较2.3 血液高凝指标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凝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2周时,治疗组有28例D二聚体转

5、阴,占93.3%;而对照组只有12例转阴,占44.4%。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APTT、PT、FIB、治疗前后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3讨论肾病综合征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已被大家公认,目前认为其形成因素有:尿中大量蛋白质丢失,致血中抗凝血因子及纤溶酶减少,低蛋白血症致肝脏代偿合成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抑制因子及脂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浓缩,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增加等共同形成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水肿,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而血栓形成、纤溶异常将导致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异

6、常,可加重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基质纤维化,从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进展,严重影响预后。本研究观察4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FIB及D-D均明显升高,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如果高凝状态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形成血栓,使原发肾病进一步加重。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化学或酶促方法解聚而成,具有抗活性团因子和活性团因子的活性作用,尤其是凝血因子加(团因子),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改变血液粘度,有效增强抗凝、溶栓作用。普通肝素的抗凝溶栓和促纤溶作用,对预防肾小球内微血栓形成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低分子肝素还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可通过内皮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及蛋白酶的抑制,发挥其抗炎作用,并可抑制纤维蛋白和胶原的产生,从而阻止肾小球硬化,且低分子肝素本身具有大量负电荷,有利于保护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屏障,阻止白蛋白漏出2。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服用激素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且使用方便,出血危险性小,无需监护,适于临床应用。2杨筱伟,陈香美,徐启何,等.低分子肝素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1):731-7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医学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