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29725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重视初高贯通制培养一体化的新机制-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路径(一)成立一高教育集团成立初高教育集团。以建立初中校本部为依托,兼顾帮扶校、联盟校、托管校、合作校等多种形式。初中集团校开设科技创新实验班,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六年级学生,直升我校高中部,进行初步的数理基础课程、初高衔接及拓展、专项课程、学科高阶思维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并进行竞赛课程的初步培训I。学校加强集团办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明晰责权。办学战略组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1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学校以双减背景下,初高中课程标准一体化为依据,以学校为基地,探索实施六年一贯制的贯通培养的模式,制定人才培养的早发现、早选拔、早培养的计划

2、以及整体方案,实施初高中课程一体化,推进前瞻性的教学改革项目,以命题选拔联动、师资力量联动、课程体系联动、教研活动联动、项目平台联动,探索科学有效的初高中一体化培养模式。2 .六年一贯制培养经教体局批准,成立“六年制贯通培养初高中直升教学实验班”,两个班,80人,免中考。“六年一贯制”教学实验班虽说小范围,但对提升学校的教育服务能力和办学水平至关重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提供了一种实践模式。创新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采用2+4模式,初一初二完成初高数理基础课程,初三、高一完成高中选择性必修内容,进行竞赛辅导和大学先修课程,高二进行高于高考的一轮复习和各种竞赛的深化,高三初期完成数理化竞

3、赛内容安排,进行最后冲刺,竞赛结束,后进入高考复习,采取小灶小班上课,专门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选拔和培养,理论上已成熟,路径也是显而易见,现在学校需要的是“实践”,勇于担当。研究证明,清北生与竞赛生的成长是正相关的,不是无关割裂的,所以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早期一定要有一定的竞赛培训经历,而且这种参加竞赛培训后带来的高阶思维水平的提升和深度思考能力的进阶以及创新视野的扩大有着积极的意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能够使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劲头更足,时间管理更合理,学生高考成绩大幅度提升。实话实说,学习竞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学生的角度,要有兴趣、有学习能力、有毅力以及好

4、的心态;从家长的角度,要为孩子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保障;从成绩的角度,绝大多数孩子达不到国赛水平,竞赛基本不能为高考提供直接帮助;从时间的角度,学习竞赛会占用部分常规学习的时间,影响综合学习的节奏。那么,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孩子希望学习竞赛、有那么多的家长坚定的支持孩子学习竞赛呢?我的观点是,学习竞赛能够磨炼心性、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开阔眼界、认清自我。难的事情,本来能做的人就少,能够坚持的人就更少,但是只有勇敢去挑战的人,才能从中受益。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才能看到希望。学习竞赛也是一样,我们不是为了提升自我而去学习竞赛,而是我们在学习竞赛的过程中认清自我、重塑自我,才

5、会最终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无论在哪个阶段,学习的目标都不仅仅是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或者做对考试的题目,即使是上了大学或者参加了工作,学习与自我认知都不应该停止。3 .大中衔接培养高一高二学段完成大学先修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强基培优课程,探索北大数学英才班、物理卓越计划,清华丘成桐英才班、领军计划、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等特殊类招生计划以及各类型暑假营、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学科营、体验营、强基计划等。(一)学校的顶层设计4 .管理上支持成立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统筹管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下设学科核心组,每个学科3-6人,定期开展学科内的研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研究拔尖生的定向培养策略,发

6、挥典型拔尖生的引领示范作用,着眼于拔尖生培养的课程设计,单独选编训练题和考试题,对拔尖生的薄弱学科进行针对性补偿,对拔尖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跟进式的督导,对拔尖生的学习档案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建立拔尖生的过程性成绩跟踪档案,确立拔尖生的学习目标和责任抱负,重视拔尖生的挫折教育和信心培育,营造拔尖生的适切性学习生活环境,立足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拔尖生的关键能力的强化训练。5 .制度上保障专长师资队伍的跟进培养,专用经费的精准靶向投入,专项建设的合理规划,专业成果的系统评估,专门课程的资源购买服务,专门学习时间的制度灵活,专用师资的人事编制的招聘等。学校做到人财物的资源支持,办好各类型论坛和教学

7、教研规定动作,确保拔尖人才培养组织部门的正常运行。营造做拔尖人才培养教师光荣的文化氛围,建立教师评优、晋级、提干三优先制度,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教师的高绩效标准的评价制度,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教师的工作量及薪酬制度,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制度,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和学术会议制度,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教师学习制度等等。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特定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土壤。营造这种土壤往往比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更为重要。有利的文化环境下,新思想、新方法、新范式会从边缘走向中心;不利的环境下,孕育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范式也会夭折,有创新潜力的前沿探索者也会被边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钱学森之问”是文化之间,也是

8、文化之痛,所以在教师发展中有意识地倡导创新精神,提升文化的超越性、包容性、进取性非常重要。结语当前,教育要服务国家解决“卡脖子”“卡嗓子”“卡脑子”三大类问题。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我们面临一系列“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需要攻克;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解决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了叫不响的问题。因此,当我们谈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时,不能简单等同于科创人才培养,而是要充分认识到国家所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多样性,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人才是拔尖创新人才,能够解决“卡嗓子”“卡脑子”问题的也当然是我们要努力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所以在培养模式上,我们要改变传授知识的模式,建

9、立一种更有利于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话语氛围。多视角的对话,批判思维的激发,对元认知、元知识(比如知识理论)的重视,对学科历史的反思,都会启发新思维和新概念。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对于推进国家繁荣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把握未来发展机遇、增强国家发展安全至关重要。相比于高等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放在发现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方面,要积极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多元发展空间,破除学科成绩导向的评价观,创新丰富课程内涵与类型,变革教学方式,联合学校、社会、家长等多方资源与平台,努力对中小学拔尖创新学生的特长、才能进行多元、分层、分类培

10、养。当教育资源足够丰富时,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常态化、个性化就会大大增强。因此拔尖创新性学校的特点是有丰富多样的课程、更大的个人选择空间、必修的学生研究、全球化视野、活跃的艺术或学术社团。出土自节高,拔尖在绸缪。三级多维立体的课程路径、一流师资建设的专业路径、高协作育人的社会路径和畅通拔尖人才培养最后1公里的纳米路径以及学校顶层设计的政策路径作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的“高架五路径网络一体化”通达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新范式,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已经开始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虽然目前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好甚至没有来得及去做,但全体一高人融智、合心、借力、共生、创赢,率先求变,先导发展,走出了一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的新道路,也必将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科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