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总结与评估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总结与评估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自然灾害总结与评估分析一、自然灾害总结与评估分析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结束后,各级疾控机构应该尽快组织开展总结评估,认真分析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中的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评估各项卫生防病措施的效果和优缺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计划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能力。灾后总结评估通常应该在应急响应结束后立即开展,并尽可能要求所有参与救灾防病的人员参加。评估组织者可以根据灾害卫生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对各项灾后卫生防病措施进行资料分析和整理,提出评估框架和评估提纲。评估可以从组织协调、人员派遣、后勤保障、防控措施效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估的核心是通过现场
2、救灾防病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计划,其中改进计划一定要包括改进的责任人、时限和督导改进部门,确保改进工作得到落实。二、自然灾害特殊人群健康分析(一)专业人员防护各级疾控机构有义务对灾后现场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进行对策引导,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灾后的主要风险不同,如地震灾害后,灾区余震不断房屋垮塌风险较高,洪涝灾害后水源性疾病、媒介传播疾病等风险提升,专业人员在灾区现场工作时应该进行相应安全性防护和专业性防护。防护应遵循安全优先、科学评估、报告审批、协同作业和科学防护的原则,避免出现过度防护和防护不当的现象。专业人员防护需根据不同工作场景,制定并执行适宜的人员防护工作方案和操作流程
3、,保证充足的防护物资储备,定期开展防护培训与演练工作,应注意现场专业人员的健康监测,科学的选用个人防护装备,人员风险暴露后采取规范化的处置措施。(二)脆弱人群健康灾害发生时的脆弱群体通常面临独特的挑战,脆弱人群主要包括儿童、孕产妇、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和结核病患者等。灾后,各级疾控机构应汇同相关卫生专业机构,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尤其是在灾区资源不充足、灾后卫生服务中断的情况下,关注儿童、孕产妇和老人的食品卫生与营养状况,关注慢性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和结核病患者的药物供给和健康状况,同时应组织专业人员针对脆弱人群提供定期医学检查和药物供给、计划免疫、心理干预等针对性的健康服务。根据
4、灾后实际需要,专业人员应该对灾区居民及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消除或减轻人们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三、灾后疾病防控方案(一)监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可能会对各类传染病、慢性病、疫苗可预防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监测系统产生冲击,如人员伤亡、网络中断、报告设备损毁等,灾区各级疾控机构需在灾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恢复各类原有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转,如紧急采购与配备直报设备、启用手机端网络直报等。此外,根据不同自然灾害可能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可根据需要在灾后第一时间建立包括症状监测、媒介生物控制、饮用水卫生监测、食品卫生监测等在内的临时主动监测系统。(二)疾病和症状监
5、测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受灾地区开展传染病监测可为灾后卫生应急工作提供预警和防控策略制定依据。灾后疾病监测除常规疫情监测外,还需根据灾害可能导致的疾病病种、受灾地区既往疫情特征等因素提出需要开展强化监测的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传染病强化监测的病种可以包括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麻疹、水痘、乙脑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而对于出现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霍乱和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群应注意是否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除医疗机构常规开展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外,可根据实际监测需要将报告用户扩展至灾区居民集中安置点的医疗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以保证监测的敏感性。灾后根据需要应及时组织专
6、业技术人员在受灾地区的医疗机构、灾区集中安置点以及学校等重点场所建立临时症状监测系统,灾后常见的症状监测可包括发热症候群:发热症状、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出疹症状、发热伴头痛、发热伴黄疸等;腹泻症候群:腹泻症状、腹泻伴便血症状和腹泻伴水样便等。此外还可根据监测需要开展如出血症状症候群、神经系统症候群等症状监测指标。开展症状监测的医疗机构、临时集中安置点每日汇总信息后以电话、传真或邮件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送,如无相关监测信息,也需进行零报告。疾控机构发现聚集性等异常信息时,要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开展调查处置,确保有效控制疾病苗头事件。1、病媒生物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需在灾区
7、持续开展媒介生物监测工作,监测工作分别于临时集中安置点、返家灾区居民村落等区域开展。媒介生物监测的种类包括蚊子、苍蝇和老鼠等,同时需结合受灾地区历史媒介传染病的媒介种类适时做出调整。疾控机构依据监测结果指导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并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灾后媒介生物控制遵循以下原则:当媒介生物密度不高或未发生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流行时,以加强环境治理,对孳生地进行管理并辅以个人防护为主;当媒介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时,应以化学性防治为主,辅以个人防护和环境治理措施,迅速降低靶标媒介生物密度。2、饮水卫生监测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应及时启动对临时集中安置点、医疗点、救灾人员临时居住地等场所人群集中区域以及
8、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水源水和供水点饮水监测,水源水监测包括浑浊度、pH、色度、氨氮、耗氧量以及其它相关检测项目;供水点饮水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的水质常规指标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风险指标进行监测,重点监测包括色度、臭与味、浑浊度、pH、氨氮、余氯(或二氧化氯)、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集中式供水的浑浊度和余氯(或二氧化氯)每日每批处理水均需测定,以便指导应急水处理措施的进行。3、实验室检测灾后实验室检测工作以灾害衍生的各类公共卫生风险管控需求为导向。受灾地区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受灾地区通过症状监测系统发现需要明确诊断的,
9、或各级医疗机构、医疗点采集并送检的传染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临床标本,包括分泌物、痰液、呕吐物、排泄物、血液、脑脊液等,对此类标本开展传染病病原的快速检测和/或病原检测项目;另一方面为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应急小分队人员在临时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场所持续采集和送检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等标本,如食品标本、饮用水、蚊子、鼠肺、鼠血、及土壤等环境标本等。(三)免疫规划灾后,需尽快组织人员开展免疫规划受损情况统计和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风险评估,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反馈结果。灾后免疫规划工作重点应以尽快恢复受灾地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服务和推进迟种者补种工作为主,可按照预防接种
10、工作规范的具体要求实施。在特定情形下,经综合调查评估结合专家论证建议,并报灾区灾后卫生防疫指挥部或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四)暴发疫情处置通过灾后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灾区可能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预警信息,根据需要组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及时开展病例核实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灾区传染病防控方案和疫情处置措施,并组织专业人员逐一落实。并在疫情处置结束后对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灾后传染病的防控重点区域为灾区集中安置点、学校和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等,需在该类地区加强病例的监测与报告,管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媒介生物等易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中间
11、环节,严防疫情发生。四、灾害导致的精神卫生问题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具有突然发生、难以预料、危害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一旦发生,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即心理危机。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心理的巨大混乱,主要包括情绪反应异常、认知障碍、生理反应异常、行为异常、交往异常等。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整个防灾备灾救灾的过程都要考虑心理卫生要素。救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有关研究也都表明,灾前进行适当与充分的心理准备,灾后及时有效的开展心理紧急救援和重建阶段持续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都具有
12、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印度洋地震海啸的受灾者调查表明,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受灾者的生存环境、身心条件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受灾者的心理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下,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损伤。灾害在给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给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带来重大损失。首先,灾区原有的医疗卫生设备、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及生命给养系统,可能会在灾害发生的短时间内受到破坏、甚至完全瘫痪。第二,由于灾害导致基本卫生设施破坏,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受损,给原本依赖于这些服务的人群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第三,灾害可能造成传染病及突发事件报告信息系统的破坏,不排除部分地区因疫情(或事件)不能及时报告、处置,造成疫情蔓延。
13、第四,灾害可能造成计划免疫冷链系统破坏,不排除部分地区因常规免疫中断而发生疫苗相关疾病的暴发。此外,对于当地易发的传染病,如不能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则存在进一步播散的可能。当然,不同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也会有所区别。五、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方案自然灾害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作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要工作内容,原则上应该贯穿于灾害卫生应急的全过程,持续开展。不同的时间开展自然灾害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议题会略有不同,评估目的、收集数据、评估时间要求和评估方法等环节也会有所区别。原则上,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或每年特定时间根据灾害预测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可定期开展
14、特定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点传染病事件风险评估。通过文件查阅、系统数据分析等方式,可参考本地区特定灾害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结果,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可能带来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开展评估。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建议疾控机构在灾后48小时启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风险评估工作,通过文献查阅、系统数据收集和舆情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灾害类型、受灾范围、受灾地区近五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受灾地区重点传染病疫情特征、免疫规划覆盖情况、人群脆弱性、卫生应急能力状况和卫生资源等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主要是根据现有资料和既往经验评估出
15、灾区传染病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等级,有条件可以绘制灾区风险地图,从而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在灾后快速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受灾地区监测数据、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当地已采取的灾后卫生防疫措施等信息,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实际需要开展趋势性风险评估和/或专题风险评估,采用专家会商法、德尔菲法(De1.phi),风险矩阵法、分析流程图和层次分析法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情况或者某个传染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得出风险等级,并结合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和卫生应急能力,提出灾后卫生应急策略
16、和措施。灾害应急响应期结束,考虑到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影响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因此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直至自然灾害导致的公共卫生风险被完全管控。六、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分析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或卫生应急小分队成员应在受灾地区持续开展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工作,及时了解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状况并分析其健康需求,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救灾防病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灾区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可在灾后立即开展,而后根据需要持续更新信息。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知情人访谈等方法,对受灾地区的临时集中安置点、返家灾区居民家庭等地区和人群收集包括灾区居民居住状况、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厕所与粪便管理、垃圾管理)、媒介生物控制、医疗服务可及性、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及健康需求等数据信息,分析灾区居民及安置点的需求及公共卫生状况的薄弱点。完成需求评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