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设计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设计研究1.选题依据1.1 核心概念界定1.1.1 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十八个基本要点。近年来,培养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被置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因此,本课题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研究目标。1 .1.2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一个环境,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在此环境里解决一个开放式问题的经历来学习。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式学习过程并不关注在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个既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它更强调学生们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技巧和能力。他们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计划项目以及控制项目的实施,如何加强小组沟通和合作。项目式学习过程最初是为了医学教学而发展出来的,从那以后被广为传播
3、,继而使用在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项目式学习这个过程赋予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 国外研究基于真实生活情境,选取并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内容主题。例如,苏格兰(EdUCationSCottiSh,2010)在其卓越课程中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要致力于让学生在关联和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过程中,增进其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卓越课程框架中,基于艺术、健康与幸福、语言、数学、宗教与道德、科学、社会学和技术这八大课程领域,选取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公民、以及企业与创业教育三大主题作为跨学科学习主题。但同时,在这一框架的相关文件中也提到,应注意
4、在跨学科主题内容与学科主题的学习之间达成一种均衡。尤其是要综合考虑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一个学段中,这二者间的比例,而这一比例的确定需由各个学区或学校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需求等相关因素来决定。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例如,我国台湾地区为更好的推进2016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己开始以新的课程纲要为指导开发新的教材,并提出:除了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外,教材应更强调学习历程及学习表现;教材内容需提供高层次认知思考能力之学习素材,让学生习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能;教学素材之选用须具启发性与创造性,提供学生观察、探索、讨论与创作等实作及展示的学习机会(台湾“教育部”,2014
5、)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及己有经验,促进其主动学习。例如,在加拿大一些学校进行的教学改进中,教师通过聚焦和学生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从而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其理解性的学习。此外,俄罗斯从教学理念上要求教师在自身角色和定位上,不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自主学习过程的激励者,是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使得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一种通用能力,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巴舍夫&瓦利科夫斯卡娅,2001)。设计并开展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学习。例如,在科学教育领域,基于真实情
6、景中的科学问题或工程学需求,开展PB1.S学习,能够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在全美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框架中,已成为课程设计、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主线(NRC,2012)。1.2.2 国内研究关于学科素养培养教学策略的研究往往针对学科素养的各构成要素,如,培养学科思维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科能力的教学策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策略等。大部分研究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虽数量众多,但研究结论多止于经验层面,且雷同情况较多。其中,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研究者通过分析全国15例化学课堂教学,提出化学教学在认识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促进学生认识素
7、养的发展,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清楚化学知识说明的是什么,而且要将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和问题的方式和思路,并且通过具体的认识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识方式,从而形成化学认识素养”(胡久华,王磊,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2010)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系统的教学设计程序与教学思路,将教学主张理论化、系统化。关于学科素养培养的课程建设问题学科素养是学科课程的核心目标,因而,课程是学科素养发展的主要支撑,但在学科素养培养研究中,研究者对课程的关注很少,仅有的几个研究也只是针对课程内容的浅层次讨论。如,有研究者指出,不能把封闭的教材作为学科素养培养的唯一课程资源,要促进学科课程资源
8、的开放(王义群,学科素养是新课程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一一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例,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目标观及由其决定的主体观、内容观、过程观,2005)。还有研究者认为“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认真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找准单元教学的切入点,采取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的阶梯式培养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邹桂英,学生语文素养的渐进式培养,2011)O梳理国内己有的研究发现,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方式的探索往往停留在对传统课堂的优化、补充、拓展上。例如,张彩霞(2018)提出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实现路径,指出课堂上的情景体验、活动体验、深度体验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方式,是对传统讲授课堂的创新
9、突破。孔萍(2018)系统梳理了学科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及实现路径。吕萍(2018)对主题活动式教学开展了系统研究,围绕特定教学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设计和开展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标(2017版)明确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0由此可见,研究者比较注重活动体验在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研究者也意识到,设计的体验活动通常局限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或仅仅作为课堂教学
10、的课后拓展。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的体验活动有时难以深入开展。另外,作为课外拓展或补充的学科实践活动容易走向“先知后行,难以实现真正的“行知合一0综上所述,已有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但尚待持续深化研究。本课题拟引入项目化理念,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化实施的体系、路径研究,引导学生在“做项目中进行深度学习,有助于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13本课题的研究学术及应用价值1.3.1 学术价值(1)思路创新: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性,构建学科学习的新样态,促进学生真实、有
11、效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2)方法创新:不同于单纯的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基本范式,将研究者与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1.3.2 应用价值(1)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项目化学习体系、实施路径及评价体系,为探索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实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范例。(2)本研究中形成的优秀案例教学指南、学习指南、微课资源等,能为老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可选择的资源。2 .研究内容2.1 研究对象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设计与策略为研究对象。2.2 总体框架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主题单
12、元为载体,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态,将儿童素养发展、现实生活与学科内容相结合。2.3 重点难点2.3.1 研究重点开发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案例并进行实践验证。2.3.2 研究难点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化设计的路径及策略。2.4 主要目标(1)研制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案例设计思路;(2)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案例开发策略;(3)开发一系列与部编教材相配套的项目式学习案例。3 .思路方法3. 1研究的基本思路3.2.研究方法3.2.1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加以分析、归类和述评,为厘定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和基本内
13、容提供理论依据。322采用调查研究法,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调查分析目前国内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开发与实施研究的现状及问题3.2.3 采用行动研究法,规划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开发与实施的路径,形成课程开发团队,构建完整的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开发与实施课程体系,进行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的实践。3 .3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4 .3.1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分六个阶段开展工作,研究计划如下:5 .3.2可行性分析(1)课题主持人是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组组组长、课程建设组组长,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经验及较强教学研究能力,在中学政治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14、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2)研究队伍由富有创新精神的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熟悉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拥有较强的研究能力。(3)围绕着国家课程的项目化实施,研究团队前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 .创新之处(1)思路创新:突破传统学科教学的局限性,构建学科教学的新样态,促进学生真实、有效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时间安排主要工作2020.092020.12调查分析目前国内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化实施的现状,梳理课程项目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制定研究框架。2021.012021.08建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
15、化设计的整体框架,设计项目案例的开发体例及工作机制。2021.092022.09按年级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案例的开发。2022.102022.04专家论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化实施的整体框架及开发项目案例的科学性,为实施研究成果做好各项准备。2022.052023.07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项目化研究成果,根据实践经验进一步改善并深化研究成果。2023.082023.09召开专家讨论会,整理研究成果形成专著,完成课题结题鉴定。(2)方法创新:不同于单纯的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基本范式,将研究者与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7 .预期成果(
16、1)完成1篇课题结题报告,并在学术期刊发表1篇论文。(2)梳理形成与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学科相配套的项目化案例。(3)梳理形成配套的教学指南、学习指南、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形成资源包。8 .参考文献1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 .孙明霞.课堂与核心素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3 .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 .刘晟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 .钱丽欣.课程整合:回应未来社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期待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