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4838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诗歌满分攻略:诗歌用典出题套路,赶快来看!诗歌中的典故,是笼在诗歌上的一袭轻纱,既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也给诗歌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许多学生望典故而生畏,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们就通过几个例题来掀开用典的轻纱,让大家明白诗歌用典的套路,帮大家排除这一阅读隙碍。掀起这层轻纱的第一步,是要将诗歌中的典故理解到位。下面,我们就通过例子探讨几种常见的用典方式。【典例】送湖南部曲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意松【注】,负君赤手缚於范。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IuX: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意松,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

2、意探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水调歌头苏轼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注】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镇守新城时打算“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后志不遂,病死京城。从事:从政。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1 .明用典故例如上面送湖南部曲中“愧我明珠成慧慎”一句,联系注解即可明了辛弃疾用马援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正像东汉马援当年南征

3、交趾归来,被人诬蔑一样。像这样,我们能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2 .暗用典故例如上面送湖南部曲中“青衫匹马万人呼”一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中的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而浑然无迹,“不妨风雨破吾庐”则化用了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将句意和用典融合为一,了若无痕,让人浑然不觉,这就是暗用典故。3 .正用典故在诗歌中,作者直用其事,或将古人典故用来自比,或用典故正面表达作者的感情,这样的用典方式就是正面用典。例如送湖南部曲中的用典方式。这种方式很常见,不再举例。4 .反用典故例如水调歌头的“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引用“求田问舍”的典

4、故,自比被刘备嘲笑的许汜,却反用其意: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归隐夙愿的坚定不移,这种用典的方式就是反用典故。了解诗歌中常见的用典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明辨用典类型;而了解诗歌用典的考查方式以及应对方法,则可以帮助我们斩获高分。下面,我们就通过具体示例来探讨一下。【典例】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注】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考查方式之一

5、I赏析典故,辨明用意例如2017年全国卷II第M题要求赏析尾联所用的唐代李揆的典故,其中不正确的两项,错误就出在对典故用意的理解偏差上。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这两个选项的设题点都是曲解了典故的用意。B项的失误在于:苏轼用典故中李揆才高,入吐蕃会盟的内容,用意是想肯定兄弟的杰出才华,认为此次出使,必定会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要使天骄识风麟)。D项的失误在于: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于是苏轼极为担心苏辙可能会有被扣押的危险,所以,苏轼用李揆骗酋长的故事

6、告诫苏辙,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综上可见,用此典故绝非自谦,实乃精警含蓄的告诫之语。应对方法:细研典故内容,紧扣诗歌本身。考查方式之二I分析典故,辨明形象例如2017年全国卷第15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这首诗的首联“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了王勃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再结合“云海相望寄此身”一句,不难看出,苏轼认为,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此联化用王勃的诗句,正是表达了对兄弟的劝勉,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解答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能够洞察化用的典故,分析它的用意,然后分析出作者的形

7、象及情怀。应对方法;调动典故积累,联系诗歌内容。【典例】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横溃豁中国, 六帝沦亡后, 我君混区宇, 今日任公子,派作九龙盘。崔嵬飞迅湍。三吴不足观。垂拱众流安。沧浪罢钓竿【注】。【注】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己无巨鱼,比喻己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考查方式之三:结合典故,辨析情感例如2016年全国卷I第9题: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庄子中任公子的典故,并且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注解,理解此典故并不难。解答这道题的关键点在于:联系全诗,寻找与典故的

8、关联。诗歌前六句写出了汉江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又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并且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表达了对盛世安康的自豪与歌颂。注解中特别指出,任公子”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这处细节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任公子大钩多饵钓起巨大的鱼,充分体现了他的过人才华。这样突出的才华在祥和安宁的盛世中是没有机会表现的。因此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绝不仅仅是单纯地歌颂盛世,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从而自然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这才是这首诗歌理解的难点,也正是这首诗歌用典的高妙之处。应对方法:寻找典故关联,分析诗歌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