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676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2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14年5月22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22年5月27日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福建省气象条例等三项涉及“放管服”改革的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及从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

2、水土保持工作应当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谁影响水土保持功能谁补偿、谁承包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加强监督和考评,建立由政府主导、有关部门组成的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机制,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按照

3、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明确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及人员。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将水土保持纳入公益性宣传和国民素质教育范围,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每年的12月10日为全省水土保持宣传日。第七条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社会团体开展水土保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对外交流,扩大与台湾地区水土保持科技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规划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五年组织

4、一次本行政区域水土流失调查,调查结果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由省人民政府予以公告。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对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沙灾害严重,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当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应当向社会公告,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和国

5、土空间规划,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的基础上,编制本行政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一条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编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二条经批准的水土保持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水土保持规划一经批准,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规划编制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十三条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城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6、、土地开发整理、旅游开发、水利水电开发、经济开发区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点等方面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中提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并在规划报请审批前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第三章预防第十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按照水土保持规划,采取封育保护、自然修复等措施,组织单位和个人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和保护植被;开发和节约农村能源,减少薪炭林的砍伐,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第十五条禁止在下列区域挖砂、取土、采石、挖土洗砂或者从事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一)小

7、(1)型以上水库设计蓄水线以上、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一重山范围内的山坡地;(二)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两岸外延五百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三)铁路、公路两侧外延五十米范围内十度以上的山坡地。第十六条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山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具体范围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种植经济林的,应当科学选择树种,合理确定规模,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第十七条禁止全坡面开垦、顺坡开垦耕种等不合理的开发生产活动。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从事林业生产活动的,提倡实行择伐作业,控制炼山整地;在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禁止皆伐和炼山整地。第十八条在侵蚀沟的沟坡和沟岸、

8、河流的两岸以及湖泊和水库周边的适当范围,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或者有关管理单位,应当根据立地条件营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植物保护带。对营造植物保护带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扶持。禁止开垦、开发、占用和破坏植物保护带。植物保护带具体范围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第十九条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征占地面积在五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五万立方米以上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征占地面积在五千平方米以上、不满五公顷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一千立方米以上、不满

9、五万立方米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征占地面积不满五千平方米且挖填土石方总量不满一千立方米的,不再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依法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属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的具体条件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报告表可以按要求自行编制或者委托有关机构编制,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十条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山坡地上从事集中连片的农业开发生产活动,除从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林业生产活动外,面积在三十公顷以上的,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面积大于五公顷、小于三十公顷的

10、,应当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前款规定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水土保持登记表报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的生产建设项目,其水土保持方案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工建设。第二十二条生产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在主体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同时开展水土保持设计,审查生产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应当同时审查水土保持设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应当包含水土保持工程内容。水土保持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水土保持工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竣工验收,

11、生产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第二十三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砂、石、土、肝石、尾矿、废渣等应当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生产建设单位在报送水土保持方案时,应当提供有关部门对专门存放地选址的意见。从事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水土保持方窠确认的地点或者经批准的变更地点进行取土、采石,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第二十四条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告表经批准后,生产建设项目地点、规模、面积、土石方量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发生重大变更,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生

12、产建设单位应当及时补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报原审批机关批准:(一)矿山、发电厂(场)、水电、水库、机场、港口、码头等点型生产建设项目,其主体工程位置发生变化的;(二)公路、铁路、管道、输电线、防洪堤等线型生产建设项目,其线路位置变化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三)生产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或者土石方总量变化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四)取土、采石地点或者弃渣专门存放位置发生变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五)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位置、类型、面积、工程量变更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章治理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土保持规划,组织发展和改革、财政、水利、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海

13、洋渔业、交通运输、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气象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年度水土流失治理计划。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用于水土流失防治。第二十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水土流失治理体制机制,创建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新技术、新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支持江河源头区、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区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对单位和个人按照水土保持规划以投资、捐资或者其他方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

14、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第二十九条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应当进行治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降低或者丧失水土保持功能的,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监测和治理。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以小流域、坡耕地、崩岗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政府投资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设施,经验收合格后,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管理档案,设立标志,并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资金和管护责任。第三十一条生产建设活动中废弃的砂、石、土、肝石、尾矿

15、、废渣等存放地,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采取拦挡、坡面防护、防洪排导等措施,防治施工期的水土流失,确保不产生新的危害。生产建设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在存放地的裸露土地上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本条例实施前未采取上述措施且无法落实责任主体的,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限期组织治理。第三十二条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下列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措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鼓励政策:(一)免耕、等高耕作、轮耕轮作、间作套种、种植绿肥、果园种草、田坎种草、田填种草等;(二)封禁抚育、轮封轮牧、舍饲圈养;(三)发展沼气、节柴灶、薪炭林,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以煤、电、气代替薪柴等;(四)其他有利于

16、水土保持的措施。第五章监测和监督第三十三条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我省水土保持的特点和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布局的要求,合理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对全省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第三十四条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水土保持监测情况,每五年对下列事项进行公告:(-)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三)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情况。对重点区域、重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动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发布。第三十五条依法报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生产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能力的机构,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情况按季度上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依法报批水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学 > 地方法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