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711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功举办心得体会近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举办。兔儿爷、京剧脸谱、太极拳、光山花鼓戏、唐三彩烧制技艺、徐州香包、苗绣等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新作精品、特色表演集中亮相,共有332名非遗传承人、284个非遗项目参展参演。当前,我国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成为目前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历代非遗传承人不为人知的付出与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但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也在世代更替的过程中,在百姓生活中活态存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非物质文

2、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重新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但相对于很多面临传承断绝风险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如何保护和发掘,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仍然是我们非物质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关键要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功夫。我国的非遗项目无一不令世人惊叹,而老祖宗的技艺一旦出现年龄或技术断层,就有失传风险。面对非遗艺术成就的严苛要求,大浪淘沙之后,能以过硬的本事担得起“非遗传承人”称号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而想要继承发扬非遗的光彩,并不能轻易速成。毫无疑问,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往往要潜心钻研

3、几年甚至十几年,日复一日地精心雕琢、默默坚守对非遗的初心与坚持。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可以说,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关键在于人,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植。在政府层面,要细化非遗相关政策,给予全面指导。健全非遗调查记录体系,从全局把握,从代表性项目着眼,从传承人认定和制度入手,探索认定的标准与方式,并以此对非遗传承人培养形成政策支持。在社会层面,要加强对非遗科普教育,尤其要从娃娃抓起,设立非遗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孩子对非遗感兴趣。此外,要多种方式开展非遗主题传播活动,在人

4、民心中种下“非遗传承伟大而光荣”的理念,让从事非遗技艺学习的年轻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理解与尊重。非遗要“火起来”,更要扩大市场,去积极拥抱新技术,焕发新的生机。我们看到随着新技术同非遗的有机结合,非遗的传播彻底突破了地域限制,借助互联网+、VR等全新的打开方式,非遗IP在青年人群体中间成为时尚。例如,某武侠游戏联合“天下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及3位苗族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深度合作,在剧情、建筑、服饰中加入苗族文化元素,让更多年轻人对非遗产生探究的兴趣,而来自中国古老的文化精粹,也在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以数字时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承下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在延续光辉的同时,开创性地传承下去。相信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会有更多人才加入传承人的队伍,加入保护非遗的队伍,让非遗更好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时代新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物考古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