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094757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摘要:“问超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稹疝新谋桓改革的推进,问邈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传统的“娘鸭式”的浓榆教学模式影响下,大多数学生仍然被动接受知识,不会主动去提问,块乏思雉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无法凸显。如何在道俭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思雉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将主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关健词:道依与法治课;问题意识;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就应当培养学

2、生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种生动侦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成功地让学生产生问题,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关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以记、背为主,对社会实际问题至多是注解性的解择,而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0那么怎样在道德与法治课

3、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关键是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积极探获知识的重要内驱力。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应当从实际出发,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激发每一位学生求知欲,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想问”的枳极性,从而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激情飞扬”呢?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我认为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此来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创造的前提,一个人有了欲望,就会想去满足,就会动手、动脑

4、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J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里,从而产生问题意识0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己有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何,引起学生的注意,来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赞扬,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因此,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多给学生一些表扬,不管多么简雎的问题,只要学生答对了,哪怕只是答对了一小部分,就说一句:“非常好”,以满足学生获得感,产生愉快的心情,从而调动学生的

5、“想问”的枳极性。二、营造完围,让学生“敢问”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取决于的保常气氛。课堂气氛是教学中课堂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一种气氛.口好课堂气氛标志为:师生双方有满的热情,学生对学习问题表现出较强的表达欲里、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流充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相互作用.课堂挑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有助于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问题的提出。那么,怎样来营造个让学生“敢问”的课堂氛楸呢?我们都知道,好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课堂气第的好坏

6、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因此,营造良好课堂气狙国的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及能力培养的适宜气候与土填,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他们最大潜能。所以,老师要主动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尊亚学生的人格与思想,与学生多拉家常,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面对学生多点微笑和关心,变师道尊严的和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他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不仅“想问”,而且“敢问”.三、创设情景,让学生“有何”道第与法治课理论性很强,大多是些比

7、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堂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也没有点空闲时间自由地思考,也就难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安排特定的情境,创设思维的氛闱,启发学生在探索中自觉地获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雕难,提出问题.作为老和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故意留点疑问,露点破绽,在讲解过程中设置点误区,引起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思考,利用认知冲突引起讨论,M至争论,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听讲,大胆发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也需有“度”。当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让他们步入“柳暗花明乂村”的佳境,这样才

8、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采用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教师这种纵向提问形式,也要采用学生一学生横向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问、讨论、辩论。从而造就一种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探讨:既有自主学生,又有互相合作的良好翻围。四、授人以渔,让学生“会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提问从不敢问到敢问,从少问到多问,从较低以次的问题到较高履次的问题是有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小学低年级学生“爱”提问,但是不“会”提问,他们经常是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从来就不会想,这样的问题是否与课堂内容有关,因而对手低年级学生来说,重点地于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教师不仅要

9、释疑、解感,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教师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也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教师要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需要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不能让问题止于自己。通过让学牛.“会问”,使学生真正悔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何巡。让学生“会问”,教师要对学率的提问行为提出明确要求。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质量,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一是不要为提而提,避免使学生形成种钳误观念,认为提问是课堂发言的必需,每节课都得有所表示。这样提问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变得形式化。二是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让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再提问,那些能通过

10、自身努力,或借助工具书,或通过相邻同学互相咨询、讨论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出。三是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地清楚明白.五、反思自省,让学生“追问”不少老师出于贵任心,课堂教学中常会把所有内容都讲深讲透,惟恐学生有什么不会的地方。然而从教学教育本质来看,教学不只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探究能力不能只龄课堂教学来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外面去有目的、有意识的探求新知,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道想与法治课堂教学应该既要切断问题的“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问题的“尾巴”,让学生带若“问号”离开课堂。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将学生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齐,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提问第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尽可能激发想问的意识、敢间的动力、有问会问的能力及追问的习惯,最终让学生自己成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参考文献1初中思想品位课衽标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j&聆高中政治问浜意识与有效技学的虚构J.我方与教学研究,2011(2)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投百出版社J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