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行动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行动方案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制造相关工作要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城,高效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立足制造业发展实际,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固化产业绿色数字深度融合路径,细化全面节能降碳循环发展举措,优化完善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深化区域绿色低碳协同管理服务机制,构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与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率、动力。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领制造
2、业降碳节能增效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提高产业质量效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发展。依托科技创新功能定位,以推动制造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大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示范应用和产业化,以先进技术促进制造业高效低碳协同发展,以数字化赋能制造业绿色化提升。型材料,着力提升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绿色消费理念。(二)能源利用绿色低碳。强化节能检查,实现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节能全覆盖。支持可再生电力在电加热窑炉、电热储能锅炉等领域电能替代,挖掘清洁能源潜力,有序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规划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3、的能源体系。深化重点企业节能提效改造,聚焦能源消耗总量大、改造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用能企业,围绕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公辅设施改造等重点内容,实施一批节能提效改造提升项目。支持绿色微电网建设,结合新型储能、储热等多种技术路线,推动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企业采用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能源低碳化改造,推动园区有效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聚焦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拟建项目对照标杆水平高起点设计建设,引导未达到基准水平的存量和在建项目对照标杆水平实施改造升级,加快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步伐,提高能
4、源利用效率。(三)生产过程清洁高效。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洁生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应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将超标准超总量排放、高耗能、使用或排放物质的企业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清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物质,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升级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开展源头控制与过程削减协同工艺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污染。定期发布市
5、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目录,全面推动存量企业清洁生产和评价,对绿色改造意愿强、基础好的企业提供色生产水平评估。探索污染治理过程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四)资源循环利用提升。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落实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要求,畅通再生资源“回收一再生一应用”循环链条,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集群汇聚。支持冶炼渣有价组分提取、分级利用和规模化利用,鼓励以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生产水泥等绿色建材。提升较难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推广应用钛石膏低温干燥、高铁赤泥及赤泥铁精矿选铁等先进技术
6、。支持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引进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推进动力电池在储能、备电、充换电等领域梯次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主要再生资源行业,落实行业规范条件要求,不断扩大规范条件企业覆盖面,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协同利用。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在重点产业领域打造工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建设和引进关键项目,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五)技术创新持续强化。鼓励企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技术需求,加强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研究创新,聚焦高效低碳产
7、品设计、高能效清洁生产、资源化与再制造、大宗工业固废产业化综合利用技术、能源互联网综合信息支撑技术、新型储能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新能源高效开发及利用技术,构建“绿色设计+”“清洁生产+”“智慧管控+”“资源循环+”“新能源+”等技术需求和供给目录,加快推动技术迭代更新和示范应用。聚焦新能源制备、替代及多元藕合技术,探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生物低碳负碳技术等,为未来碳中和技术产业化进行技术储备。以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为抓手,支持行业优势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绿色低碳领域建立新型研发机构、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激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低碳应用场景建设,支持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二氧化
8、碳冷热供应等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应用。以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为目标,搭建绿色低碳技术中试熟化及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先进适用的工业绿色低碳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产业化应用。(六)加强绿色制造服务供给。加力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实施区县级绿色制造体系全覆盖,培育碳追踪、碳减排领域综合服务商和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基础能力。完善绿色工厂梯度培育机制,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强化效果评估,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遴选优质专业服务机构,面向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提供绿色服务,挖掘绿色发展潜力。优化绿色设计方法与工具,推动绿色设计基础数据库建设,
9、培育绿色设计示范试点,打造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围绕标准宣贯、先进技术装备产品推广、检验检测、绿色金融等方面,推动节能降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持续培育能够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的第三方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制造业绿色服务能力。鼓励行业机构、大型企业建设产业融通、效益共赢的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引导现有绿色专业服务机构融合发展,形成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主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绿色服务产业集聚度。(七)绿色金融服务赋能。以推动重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目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区建设为抓手,开发符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现状的创
10、新绿色金融产品。构建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高效利用等绿色金融工具覆盖范围。培育兼具绿色低碳和金融业务服务的三方专业机构,引导创新以项目为核心的全周期绿色金融服务新业态。聚焦清洁能源替代、零碳示范项目实施金融服务绿色示范工程,推动金融服务绿色工厂,打造近净零排放示范样本,面向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提供绿色诊服务,挖掘绿色发展潜力。(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低碳企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支持规模化碳利用、绿色智能微网等低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开展低碳“领跑者”培育,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技术和经验。探索将能耗总量、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等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绿色制造单位管理要求。强化环境信息批露,引导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和低碳“领跑者”企业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持续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创建,按照要求对绿色制造名单实施动态化管理,强化效果评估。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统筹谋划重大工作安排,围绕各项任务进行梳理分解,制定工作推进方案,细化量化工作目标,明确每项工作时间节点、责任人员,细化推进举措,完善配套政策,抓好组织实施。定期对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指导,重点督查工作措施、工作进展、工作成效等,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