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20240630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20240630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王维君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和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治理,明确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经验”为主攻方向,以网格工程、连心工程、家园工程、强基工程、动员工程、赋能工程等“六大工程”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基层治理。但在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上,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基层组织建设薄弱、自治意识有待提升、参与机制及民主化决策的制约等问题。
2、文章在分析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以促进上海农村基层治理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乡村振兴。一、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一)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强大网络上海市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为重要牵引,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上海市下辖16区陆续紧锣密鼓对照“六大工程”,即网格工程、连心工程、家园工程、强基工程、动员工程、赋能工程一出台细化措施,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为基层治理赋权、减负、增能。如嘉定区明确街镇以下“片区一村居(单元)一小微三级网格架构,在全区1882个小微网格中实施“红黄蓝”分级分色管理,加强动态管理和重点
3、关注。如崇明陈家镇依托“微网格+”治理模式,以网格为单元,明确支部书记任网格长,选配机关事业单位青年干部担任“第二网格长”,“双报到”党员担任“第二楼组长”,建立由党小组长、村居民小组长、乡贤、物业经理、志愿者等组成的管理团队、工作团队、志愿团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基层组织建设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基础上海市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成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筑建党群服务阵地网络,通过区域化党建等形式,把党建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每个细胞,形成了全覆盖、嵌入式、接地气的“阵地化”党建格局。深化推进“班长工程”,把一批党性强、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党员干部选拔为村居党组织书记,发挥“头雁效应”,提升基
4、层组织的协调和服务能力。如奉贤区金汇镇“金汇桥”书记工作室、“百名干部进村居”活动、“汇治理”智汇库等品牌,推动基层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金汇样板。金山区亭林镇东新村以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为抓手,推行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旅馆式”管理服务,划定了党员户“责任田”,组建了“党员城头长”“房东微格长”“来沪商铺长”这“新三长”,有效破解了城中村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三)创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上海市农村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基层治理意愿逐渐增强,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平台,解决了一批基层治理的现实问题。通过规范基层民主协商议事的内容、主体、形式和程
5、序,全面提升了基层协商议事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如金山区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契合点,挖掘非公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的潜力,深化“企村(居)结对”内涵,创新试点“名誉村(居)主任”“乡村振兴合伙人”等项目,推动非公企业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四)构建参与机制及平台促进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农村基层治理的民主化程度是衡量治理有效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指标。目前,上海市农村参与机制和决策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村民提供了参与决策和表达意见的平台。通过建立村民议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直接参与决策过程。在重大决策或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广泛征集村民的意见
6、和建议,举行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村民的意见和诉求,确保决策符合广大村民的利益和意愿。青浦区重固镇通过建立以村民小组为“神经末梢”、党员为“根系”的乡村治理主干体系,组织开展群众商议性活动,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建议,维护农民群众民主权利,实现群众参与全过程、社会信息无盲区、社会监督全覆盖。(五)政策落地和执行力度加快了基层社会治理上海市政府注重对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政策,提高农民对政策的了解和参与度。通过举办培训I、发布宣传材料、组织座谈会等方式,向农民详细介绍政策内容和执行要求,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执行能够得到有效推进。如宝山区应时成立社区治理学院,不少居村干部来此“充电
7、”,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该学院围绕社区工作中难点问题设计课程体系,形成“模拟演练、专家点评、系统评定、反复修正”的教育培训模式。目前已为全区577名居村党组织书记和4000余名居村“两委”干部开设76个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班,专注于提升居村干部动员群众、凝聚共识的能力和水平。(六)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为基层治理提供了便利信息化和数字化对于农村基层治理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市在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助力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府部门、农民合作社、社会组织等在农村基层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政务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提升信息共享、管理和服务的效率。通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
8、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借助数字化工具,改进农村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电子档案和数据库,记录农民信息和村庄发展数据,便于农村管理和决策的跟踪和分析,同时,数字化管理也提高了政务办理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如松江区新浜镇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逐步探索形成“一个引领、一个网络、一套机制、一张样板”的“四个一”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善治新路。二、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基层组织建设仍有薄弱问题上海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的问题。一些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有些村委会或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划分不清,权责不一致,导致决
9、策效率低下,工作协调性不强。基层组织中的干部队伍建设存在干部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制约了基层组织的发展和工作效能。部分村民对基层组织的参与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农村居民自治意识有待提升在上海郊区,农村居民自治意识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农村居民对自治的认识和意识还较为淡薄,缺乏对自身权益的主动保护和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习惯于政府主导的决策模式,缺乏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培养。他们往往对决策和管理事务缺乏兴趣,对社区议题的讨论和决策过程缺乏积极参与,导致农村居民自治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不够全面和及时,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和参与
10、决策的基础。这限制了农村居民对自治事务的有效参与和贡献。(三)资源配置有待优化180文名公众号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和地理条件的差异,一些地区相对缺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经济支持等资源,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地区往往面临更大的资源匮乏问题。在一些地区,资源配置仍然以政府的决策为主导,缺乏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参与意愿。农民对资源配置决策的参与度有限,导致资源配置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在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够科学和精细。(四)参与机制和决策的民主化程度有一定的制约在农村基层治理推进过程中,参
11、与机制和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仍然有一定的制约。农民由于缺乏了解和参与决策的渠道,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相对滞后,决策过程和议题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或少数干部之间,造成农民的参与度较低。缺乏广泛的民主讨论和意见征集,容易导致决策结果与农民利益的不一致。农村居民的参与权利和意愿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缺乏充分的民主参与机制,导致了农村居民对基层治理的信任和满意度下降。三、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对策(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了提升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效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组织的权责边界,确保农村基层组织的规范运行和高效管理。其次,要加强基层组织的
12、能力建设,培养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大对基层组织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支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二)提升农村居民自治意识为了增强上海市农村居民的自治意识,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对基层自治组织的认知和了解。可以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基层自治的认同感和参与意愿。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和参与机制,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事务。鼓励农村居民自发组建居民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以梃供一个平台让居民参与决策、管理,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推动社区共建共治机制的建立,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
13、管理和服务,形成居民自治、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治理格局。(三)推进参与机制和决策的民主化为了提升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民主化程度,应建立健全参与机制和决策程序,如居民代表制度、公众参与评议制度等,确保农村居民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决策权利。要加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确保决策过程的公正和公平。鼓励农村居民广泛参与,通过选举、听证会、民意调查等方式,增加农村居民对决策的参与和表达渠道。同时,要加强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如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更多的参与平台和资源支持。(四)促进社会信任和合作关系为了解决上
14、海市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社会信任和合作关系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社会信任和增强合作意识。首先,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戒,提高农村居民的诚信意识。其次,开展社区活动和交流,促进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推动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村居民之间的互助合作。(五)加强政策落地和执行力度为了解决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中政策落地和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首先,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确保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衔接和一致性。其次,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能力建设,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六)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为了提升上海市农村基层治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建设。首先,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供互联网接入和数字技术支持,让农村居民能够便捷获取信息和参与治理。其次,推广数字化服务,如电子政务、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提供便利的服务和渠道,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化工具参与农村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