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万花筒》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136568 上传时间:2024-09-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万花筒》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科学《万花筒》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万花筒》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万花筒》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活动目标】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活动过程】1.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1)请幼儿

2、看看上面,看看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幼儿记录表:材料给所有操作材料做标记猜想原因记录实验过程2号万花筒3号万花筒4号万花筒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4)一个好看的万花筒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要有三面镜片对着中间,合起来成三角形,底部有小碎花片,花片与镜片之间要透光。【设计评析】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