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找对称》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活动《找对称》PPT课件教案参考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设计意图:“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就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观,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中,引导幼儿发现了“对称”所需的特点,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并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尝试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3、引导
2、幼儿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幼儿的数学审美情趣。4、通过猜,找,做,画等方法表现对称。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两对称图片:苹果,蝴蝶。2、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3、操作纸每人一张。教学过程:一、“玩”对称、体验特征1、每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2、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 。3、看看你自己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二、
3、识对称,找对称轴1、引导幼儿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次感受对称图形的特征。(1) 指一指、摸一摸这条折痕,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 告诉幼儿对称轴的概念:把对称图形分成了一样的两部分的直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轴。2、操作活动:找对称轴。(1)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有对称轴吗?有几条?(2)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尝试找出三种形状的对称轴。(3)展示操作的结果(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画上对称轴),并检验找得对不对。3、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找出各图形的对称轴。三、找对称,提高认识1、找一找,我们身上和周围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如:人体、蝴蝶、标志等等)2、观看多媒体短片,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4、四、结束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活动反思:一、“猜一猜”是活动的第一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原来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当孩子们有的说一样,有的说不一样的时候,我没有让孩子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此时我能加以追问“一样在什么地方”“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给孩子们充分时间,让他们通过质疑、讨论,理解对称的特点,使幼儿对对称含义的理解更为深刻。
5、二、“找一找”是对“对称”含义的理解后的初次应用。结果是多数幼儿对“对称”已理解,也能找到相同的另一半。在第一次找一找中,我让孩子们在三张图片中找出跟范例对称的图片,通过这次找,孩子们明确了对称的特点。在第二次找一找中,我让孩子们每人手持一张图片,让他们找朋友配对,接着,我让孩子们找一找教室里对称的物品,进而延伸到在自己身上找,让孩子不仅对对称的理解和感受更进一步,而且知道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好了的达成了第一目标。三、“做一做”是为了增加一点趣味性,前二个环节都是以说为主,而做一做即是让他们巩固“对称”的理解,又是能让他们好动的身体能得到轻松片刻。活动中孩子们对此环节非常的感兴趣
6、,师幼配合非常默契。 让孩子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究发现、理解物体的对称,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来梳理已有经验,形成正确的知识,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也是纲要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此环节中,美中不足的是:当孩子们能很好的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对称之后,我又自我展示几个动作,感觉有点多余了。四、“画一画”的操作活动有看、想、找、画的过程,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反映。在此环节,我觉得不足的是:我通过暗示引导孩子们发现可以通过重叠描画的方法,能又快又好的描画出对称的另一半,这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多种方法制作对称的图案,如剪、印画等方法。这个可以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继续尝试。再者,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了解图案的对称,再课后延伸时可以让孩子们在图案对称的基础上,理解颜色的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