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实践.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实践导语:面对金融低碳资产识别难、企业精准减碳管理难、政府低碳转型治理难三大难题,通过构建碳账户金融5e”闭环体系,可推动碳账户数据信息的智能化记录、企业碳征信报告的自助式查询、碳金融产品服务的线上化体验、碳效益的科学化评估以及碳政策的系统化展示,碳账户金融成为实现转型金融的重要手段。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在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制下,碳账户金融对实现“双碳”目标更具有现实意义。碳账户金融是指以碳账
2、户为基础、以碳征信为核心,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制度、流程、产品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金融制度安排,由此实现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排核算的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当前,要推进碳账户金融有序发展,面临着金融低碳资产识别难(即金融机构无法有效识别低碳项目及掌握投融资活动减碳效果等),企业精准减碳管理难(即企业自身无法计量或精准降低碳排等),政府低碳转型治理难(即政府部门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碳排数据、合理评价不同行业间碳排效益等)三大难题。为此,202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开始探索碳账户构建方法。碳账户是对有关经济主体碳排的全面记录,包含数据采集、核算、评价三个环节,必须做
3、到数据准确、核算科学、评价客观。在此基础上按照政府数字化改革目标,通过信息技术革新,衢州市创新构建了碳账户e本账、碳征信e报告、碳金融e超市、碳政策e发布和碳效益e评估的碳账户金融“5e”闭环体系,详见图1所示,推动碳账户数据信息的智能化记录、企业碳征信报告的自助式查询、碳账户金融产品服务的线上化体验、碳效益的科学化评估以及碳政策的系统化展示。图L衢州市碳账户金融“5e”闭环体系图碳账户体系公共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准确性碳账户金融碳排核算:科学性贴标评价:客观性碳联能Fe发布金融管理部门q诅有效?卜一企业支林谊?谁服务?建立碳排放e本账系统记录经济主体真实碳排围绕“重点行业碳排放真实情况如何的基
4、础性问题,通过搭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个人六大碳账户体系数据信息的归集,形成了一套数据准确、核算科学、评价客观的碳排放e本账。截至目前,碳排放e本账覆盖衢州市2718家工业企业、891家种养殖大户及有机肥生产企业、98家能源企业、117家建筑主体、71家交通运输企业、239万社会居民。为确保碳排数据的准确性,碳账户的数据采集运用连续监测法。体现为:在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方面,通过衢州市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以15分钟为频率,从企业安装的各类采集终端实时自动化采集原煤、电、天然气、蒸汽使用量,核算出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导入公共数据平台;在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数据采集
5、方面,不同的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企业按月自主报数,市生态环境局按月进行审核确认,第三方机构按年进行核查。为确保碳排放量核算的科学性,碳账户采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公布的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建议规则进行核算。核算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核算范围指所有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二级核算范围指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外购电力、热力、蒸汽;三级核算范围指二级核算外的其他间接排放,涵盖报告主体价值链上、下游的温室气体排放、外包活动和废弃物处理等。委托专家团队、研究碳账户核算方法,建立算法模型。将能源使用端采集的企业能耗数据,按照碳排系数法折算为能源碳排放
6、量,而后加总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量得出企业碳排总量。为确保贴标评价的客观性,碳账户在构建过程中,从产品产量、工业增加值和税收三个维度核算企业的碳排强度,详见下表所示,并对标不同行业的碳排强度基准值,进行“红、黄、浅绿、深绿”四色的贴标评价。其中,产品产量维度最科学,能反映企业在行业中的碳排水平,通过对标企业所生产产品国家、地方或者行业已经发布单位能耗基准值或单位碳排放基准值,计算产量碳排放强度对标率,据此对企业进行四色贴标;工业增加值维度反映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通过对标行业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均值,计算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对标率,据此对企业进行四色贴标;税收维度反映企业对地方的税收贡献度,按照
7、企业税收碳排放强度排名计算,按排名顺序对企业进行四色贴标。碳账户三种评价维度核算企业碳排强度优劣势对比表评价维度评价方法优势劣势产品产量对标率深绿:10,50%;浅绿:(50%,100%;黄色:(100%.120%1;红色:(120%,+8)科学性强产品产量标准较少,目前只有大宗产品有产品产量标准工业增加值对标率深绿:|0,50%;浅绿:(50%,100%);黄色:(100%,150%);红色:(150%,+8)分行业评价,相对合理较为笼统、瀛乏特色税收排名深绿:0,30%;浅绿:00%,60%;黄色:(60%,90%;红色:(90%.100%以排名方式评价.直观反映单位碳排税收贡献度衡量了企
8、业对地方税收贡献程度,但在全国范围内,该指标可比性不强(注:单位产量碳排放强度对标率二(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对标值)100%;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均值二行业内所有企业碳排量总和/行业内所有企业增加值总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对标率二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均值100%)创新碳征信e报告输出碳排放“金融语言”围绕“金融应该支持谁”的关键问题,衢州市创新建立企业碳征信,将碳排放e本账中的碳排放信息转换为“金融的语口。根据衢州市政府发布的衢州市碳账户金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创新建立了企业碳征信制度(carbonemissioncr
9、editinvestigation),并制定碳征信报告查询使用管理工作指引对金融机构查询并使用碳征信报告作出了一系列流程规范。衢州市通过“衢融通”平台(基于省市数据共享平台而构建的多维数据平台)将存储于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的碳排放e本账中企业的碳排信息以碳征信报告的形式输出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获得企业授权后,可在“衢融通”平台查询和使用企业的碳征信报告。碳征信报告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是碳排总量,即能源端碳排量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量的加总量;二是碳排结构,包括碳排总量的构成(能源端碳排量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量),以及能源结构的分布(电、煤、天然气、蒸汽四种能源使用量);三是贴标结果,显示企
10、业在产品产量、工业增加值和税收三个维度的贴标评价情况。打造碳金融e超市“仓储式”提供碳账户金融产品在解决金融支持谁的问题后,接下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金融如何支持的问题。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制定依托碳征信、对可采集碳减排数据的企业进行差别化信贷管理的操作指引,明确在授信发起、尽责审查、提款审核、贷后管理等环节均须调查并揭示客户及项目的碳排放信息。另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以数字化手段将碳账户信息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加快系统改造。最后,根据金融机构自身实际,创新以碳账户为依托的贷款品种,如“碳易贷”“工业减碳助力贷”“农业碳中和贷”等。同时,就“如何提高金融支持效率”的问题,依托“衢融通”平台打造
11、了集所有金融机构制度、流程、产品为一体的碳账户金融超市。企业通过碳账户金融超市可清楚了解到各金融机构的碳账户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产品后,可在线提交申请;银行线上受理,完成企业碳账户信息与贷款金额、利率、期限及担保方式的匹配和审批。信贷审批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企业在碳账户金融超市中可实时查询信贷资金申请后受理、审批、发放进程。碳账户金融工作实施以来,已有27家金融机构出台34款专属碳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93亿元,覆盖了工业、农业、能源等领域的企业碳账户及个人碳账户等。集成碳政策e发布实时更新碳账户金融支持政策如何激励金融资源,更多更好地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也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2、。依托“衢融通”平台,从政府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三个层面实时更新发布各项碳账户金融政策。政府政策主要有碳账户贷款贴息政策、风险补偿政策等;金融管理政策主要有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及碳账户金融统计监测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制度等;金融机构政策主要是与碳账户金融相关的产品创新制度。企业、银行通过平台可实时、系统地掌握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在碳账户金融领域出台的系列优惠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在衢融通平台上展示的碳账户金融政策有37项,各项政策还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建设中。聚焦碳效益e评估实现企业“碳维度”价值评估的新拓展碳效评估是碳账户金融的最终落脚点,指的是银行通过企业碳征信报
13、告呈现的碳数据,对企业的减碳、低碳行为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实现自身投融资业务的碳排可计量。碳账户金融通过企业碳效评估,有效弥补了单一财务评价体系的局限性。碳效益e评估通过在衢融通平台中基于产品产量的碳效评估模型,对标行业产品基准值精准测算金融机构减碳贷款对应的企业减碳量,详见如图2所示,满足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四类主体对环境信息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贴息等方向的评估要求。图2金融资产投融资业务碳减排量计算公式金融资产=上减碳值XL金融奥产L:指金融机构对该融资主体的金融资产投融资月均贷款余额。E金融资产:指单笔金融Ei跌值:指为该企业的实际总碳排放值4总资产:指融资主资产投融资
14、业务对应融与基准总碳排放值之差,单位吨二氧化体的月均总资产。资主体的碳减排量。(tco2),减碳值针对深绿、浅绿企业。衢州市碳账户金融工作通过对“碳”的量化,努力实现绿色金融标准的划分颗粒度从产业到企业、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三条路径”:一是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引领资金向低碳、减碳、零碳领域倾斜,有效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率先走出了一条低碳发展政府高效治理之路。通过建设六大领域及各类市场主体碳排放e本账,政府可以及时了解碳排放在时间、空间、主体的分布概况,确立政府治理的难点和重点,实现精准施策,靶向治理。三是率先走出了一条居民低碳理念引领之路。通过建立个人减碳积分制度,实施正向激励,引领社会居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支付,实现绿色低碳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