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1830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准备(一)课标研读学习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学科性质、目标,明晰课程设计思路,理解课程基本理念,了解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知道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教材解析通读整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学期所用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整体把握整册教材内容和目标。明确教材的结构和定位: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建构,单元是学习活动指向的问题域,正文是学习活动的有机构成,栏目是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本身,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三)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认知基础、心理特点、能力水平、行为习惯,分析以上六项内容与学习主题的关联,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关注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依据学生道德状况合理使用教材资源。(四)教学设计L教学目标(I)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根据本学期所用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整体规划、设计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走访等),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安排好教学进度。在此基础上制订学期教学计划。(2)进行单元备课。根据教材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3、、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3)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学生与课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4)进行课时备课。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明晰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简洁、具体、清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标落细落小,避免大而空。2 .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包括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教授的重要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到难以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的部分。教学过程是突出重点和

4、突破难点的过程。有时教学重点即是教学难点,有时则不一致,应根据具体学习主题下所要遵循的道德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定。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依据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吸收社会发展信息,以若干个支撑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组成,各个活动之间应具有内在联系的前后顺序或前后步骤。课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教学素材丰富多元,易变化和生成,要注意把教学中突发事件和现象的德育契机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教学过程设计时必须留出足够的空白,以供学生进行道德思维训练。4 .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材栏目设计的意图、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在逻辑以及现有资源条件,结合学生特点和能力水平而定。既

5、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注重对学生体验、探究、互动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引导。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课件、视频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利用要为教学服务,支撑教学目标达成。忌花样繁多,需切合实际,注重实效。5 .编写教案教案编写包括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有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单元整体教学思路;课时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课时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课前教学准备、学习活动设计、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五)资源利用本课程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特点,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

6、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以及周边社区中的设施和场所、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等环境资源;利用当地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多种社会资源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通过学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注意教学实效。二、教学实施(一)新课导入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兴趣,把学生迅速吸引到教学中。学科课堂教学常用的导入方法有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衔接导入。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使用结合谜语导入、游戏导入、谈话导入等方法。新课导入,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现状

7、,不偏离“引入正题”这一轨道;要关注生活性、趣味性、针对性、简洁性、新颖性特点;要把握好时间,控制好场面,尽量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与任务,使学生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二)新课学习新课学习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核心部分,由具有一定层次、逻辑的学习活动组成。按照德育明理、循情、导行的教学规律,教师指导学生实施阅读、搜集、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讨论、汇报、展示等学习活动。新课学习应遵循的基本教学思路有以下方面:L道德认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道德认知,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

8、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在课堂实施中,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传递基本的道德知识、观念及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2道德情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等的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学生对正向道德行为的敬佩、仰慕之情,引导学生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受道德的价值和需要,进行情感认同,形成正确价值观。3.道德行为,解决

9、怎么做的问题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志。在课堂实施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指导、培养,力求学生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崇尚法治精神,长期坚持,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课学习常用的活动方式有:(1)在故事学习活动中进行道德认知。听故事、讲故事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学生兴趣高,参与积极,学习效果显著。通过故事活动学习道德知识,可以避免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说教和概念的抽象解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2)在情境体验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进行价值认同

10、。情境体验,通常指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感悟观点,进行价值认同。(3)在辨析学习活动中指导道德行为。辨别是与非、对与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是道德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可以通过行为辨析活动,指导学生践行正确的道德行为。课堂实施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在生活经验交流中进行道德认知、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中发展道德认知、在换位思考活动中培养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训练活动中走向知行合一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教学逻辑的架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

11、式,适宜的活动形式,不囿于死板的教学模式,在润物无声中落实德育教学任务。(三)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课时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创新性和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技能及价值观进行归纳、总结以及转化、升华的教学行为。课堂小结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小结、悬念式小结、延伸式小结、板书式小结、儿歌式小结、首尾照应式小结等。课堂小结要注意回应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突出板书中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四)作业设计作业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课堂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学科教学体系。教师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主题等需要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一二年级设计画一画、做一做等动手或实践作业,三至六年级布置行为训练、

12、资料搜集、阅读、制作、调查、访问等课后延伸活动或实践作业。课后延伸活动的实施,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保证安全性。(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它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的过程。教学反思要结合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道德或社会性发展;第二,教学中是否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三,教学过程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第四,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否是师生共同参与;第五,我的发现(理解、创新、不足)。三、教学效果(一)教学目标达成L学习目标

13、设计精准立足学科性质,符合课程标准内容及学情。学习目标依据教材主题及单元目标设定,重点及难点定位科学合理,目标设定能够在课堂上实现。2 .学习内容选择适切学习内容的选择围绕教学目标,能够依据教材中呈现的道德教育点,结合学生真实生活进行适度拓展和再创造,以学生认知为出发点,挖掘相关联的具有德育价值的教学资源,恰当划分课时内容,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道德或社会性发展需求。3 .学习过程充满道德感染力学习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层次清晰、组织有序、重难点突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师生互动自然,传递真情实意,体现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共同成

14、长。4 .学习方法多样适用依据教学目标以及德育教学规律选用或设计具体的教法及学法,不囿于单一的或无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课时目标的实现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能够指向儿童道德成长、参与社会意识、合作精神、解决问题及创新运用等能力的提升。(-)教师素养评价1 .政治立场坚定坚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职业的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念,坚持教育教学规律。永葆家国情怀和仁爱之心,遵守公共道德规范。2 .学科理念清晰具有尊崇道德价值和法治精神的意识,具备帮助学生不断提升道德思维水平的能力,懂得要以高尚人格引领学生道德品性的发展。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采用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反思、合作学

15、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认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行为能力的人。3 .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广博的见识和眼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体系、教学思想与方法,熟知所教课时内容及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合理使用启发、探究、体验等学习方式。能将课本知识和学生生活密切相连,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4 .教学行为适切教师具有朴实、亲和的教态和气质。教学语言规范简洁,能鼓励、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能触及学生心灵,起到滋养精神、培育道德能力的作用。教师行为得当,肢体语言自

16、然得体,不浮夸,符合道德规范。课堂上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要。5 .课堂调控得当教师具有教育机智,课堂调控能力较强,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能够把握具有德育生成点的教学契机,能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道德发展阶段,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给予恰当的引导。6 .课堂评价多元开放采取自评、互评、他人评等不同主体进行评价,评价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精神世界的发展。强调科学分析,因材施教,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指向营造人与人之间互为关注,互为理解,积极构建的交往关系。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不用统一标准衡量每位学生,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三)学生素养发展1 .学生课堂礼仪规范学生课堂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