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养老服务工作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养老服务工作调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街道养老服务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街道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养老服务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街道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养老服务发展态势良好,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显著提高,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街道积极探索多渠道发展模式,逐步构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已通过南京市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评定),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6个(其中3A级以上12个),形成了以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
2、心为分设服务站点的养老服务体系,加上延伸至全街道的名养老护理员,老人步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形态。另外,为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开展助餐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了便利。(二)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升级。敬老院“公建民营”模式得到推广,实现了“以院养院”,提高了床位利用率。原*敬老院已于20*年6月完成公建民营交接工作,现由江苏大慈怀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医养结合”模式不断扩展,在建CCRC项目“温泉康养小镇”,建成后可向街道辖区内高龄、失能老人提供老年护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休闲娱乐等专业护理服务。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机制不断完善,20*年10月引入全国
3、第二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椿熙堂,街道委托椿熙堂建设的街道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系统”,结合区民政局自主研发的“小江家护”养老服务管理系统,充分把政府引导职能、互联网技术、物联网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资源嵌入综置,推动建设覆盖全街道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于20*年荣获了民政部、工信部、卫健委三部委颁发的“全国智慧养老示范街镇街道”称号。(三)养老服务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街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改善老人居住环境。严格按新建住宅项目规定(每百户不少于三十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用房,目前已接收东泉名邸、玉兰公馆两处约230平方米配套用房,
4、拟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20*年以来,街道每年投入50万元对老年困难群体进行适老化改造工程建设,对于运行的各养老机构给予一定数额的机构运营补贴。另外,街道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金,每年发放长寿金约160万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生活压力。二、存在不足和意见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已形成一个重要的养老窗口期。对比老人日益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还存在社会资源整合不够、市场化发展水平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如下建议:(一)继续抓好养老服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辟养老服务专题,广泛宣传国家养老服务政策法规和各级养老服务产品,引导全社
5、会关注和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养老观念,凝聚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等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养老事业。同时,及时修编完善养老服务规划。深入开展调查摸底,掌握养老服务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情况,根据老龄化趋势特点,抓紧修编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既要按照护理型、助养型和居养型分类要求,又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中低端和高端梯度配置,合理提前布局,整合资源力量,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加快规划落地Q(二)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养老资金投入;尽可能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设施供地政策,保障用地供给;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失
6、信联合惩戒机制和养老服务工作奖惩考核机制。实施政校合作和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在职业学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打造专业化的养老人才队伍。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困难、高龄老人提供护理补贴。努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切实推动养老服务工作较快发展。(三)突出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受传统养老文化影响,绝大部分老年人将选择居家养老。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生活环境的适老化改造,从老旧小区、特困老年人住房做起,进行安全性、无障碍和整洁性改造;有计划地推进养老示范住宅小区创建。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法定要求,现有小区公共房屋要优先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或者周边区域有空闲的公共服务用地,要用于建设居家养老配套设施。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管理指导,使其规范运作,并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餐、保健理疗、康复调理、文体活动等服务,实行医养融合一体化,让老年人在社区内接受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惠及城乡全体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