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自然资源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半年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自然资源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半年度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区自然资源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半年度总结20xx年以来,资阳区自然资源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适应新的发展越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围绕“巩固前提基础、强化两轮驱动、促推三量提升、锻造四大长板、聚力五个振兴”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现将工作开展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开展每月党课教育,驻村第一书记讲授党课。抓党建,带队伍,着力发挥党员干部引领作用,村民有困难及时为村民办实事解决难题,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担当,扎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开展植树美化主干道的绿化工作。科学规划,全面动员。结合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全
2、面规划布局,通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种植树木,形成连片效应,形成“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文化、一路一风景”的绿化模式。(三)主动沉入一线,狠抓工作落实。根据上级明确的工作重点,紧盯时间节点,多次深入挂点村调研指导春耕生产工作,了解掌握各村春耕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遇到难点、节点问题,为当前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走进农户家中宣传政策,鼓励其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工作;走进田间地头核实播种育秧面积、大田翻耕面积、大田移栽面积等,持续抓好抛荒地整治清零、主体落实等工作,对每个环节核实的数据到户到田块,形成工作台账,为不折不扣完成春耕生产任务打下扎实基础,圆满完成春耕生产工作任务,
3、鼓励农民插双季稻,完成插双季稻的任务指标。(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标准,全面落实垃圾清运、分类消杀等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志愿者无“盲区”无“死角”地开展消毒消杀,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处理和分类消杀,通过从源头抗“疫”的方式来有效预防,为文兴村、双枫树村居民群众筑牢卫生健康安全屏障。(五)及时掌握监测户家庭动态。实施重点帮扶,严格落实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认真梳理脱贫监测户遇到的实际困难,与贫困户一起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完善帮扶措施。上半年每月走访监测户、贫困户共160人次,送温暖献爱心8(X)0余元,给“文兴村”“双枫树村”投资灾毁项目资金10万元
4、,帮扶资金9万元。(六)开展自建房排查工作。自今年5月起我区全面开展自建房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双枫树村危房19栋,经营性房屋8栋;文兴村经营性房屋8栋,现已上报,正在积极整改。(七)开展“结对子”帮扶。局领导和业务骨干共24名同监测户“结对子”采取“一对一”帮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鼓励他们要振奋精神,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相信在党的各项政策的帮扶下,生活一定能变得越来越好。二、存在的问题上半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不应满足于被动应付上级安排,等靠思想严重。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制约。文
5、兴村、双枫树村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流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产业发展缺乏项目支撑和长远打算。三是以工促农、以镇带村联动发展不充分。受历史条件、两村体制机制等方面限制,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较突出,各类要素向乡村聚集效应仍不明显三、下一步打算(一)明确乡村振兴发力方向,开创发展新局面。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为主线,继续巩固畜牧、渔业高效农业产业地位,提高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现代畜牧业、渔业产业体系,围绕海洋渔业、畜牧、乡村旅游等产业,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新技术、新装备。(二)发挥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6、,动员群众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真正让新农村建设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鼓励社会参与,动员外出乡贤反哺家乡,激励企业利用政策优惠向新农村进军,通过企业化运作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从而达到共赢的局面。(三)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培育和发掘乡土人才。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本土的特色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生产型人才,延续乡土人脉。另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各方人才参与乡村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村庄自主洽谈人才引进和人才合作的方式,促使农业科技教育人才进驻并服务农业农村,通过构建优越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吸引城市精英进入农村和外出打工人才返乡创业,实现乡村发展人力资本的整体提升。(四)进一步创新基层管理体制。一是加大力度对乡村基层组织及其带头人进行全方位监督,杜绝权力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二是完善依法治村的制度体系,增强基层干部的法意识和法治精神,同时对广大村民普及法制教育,引导农民遵法守法并能够以法律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强化基层组织,不断创新组织方式,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