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心组研讨发言】少数民族特色村窠可持续发展应处理好三对关系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承载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承好少数民族文化,就是繁荣 发展中华文化,就能留住民族的根,从精神层面激发少 数民族群众自强不息,勇毅前行,与其他民族一道迈向 现代化。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 源,通过农文旅融合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在民族地 区实现有家的地方有工作、能致富,提升少数民族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生活着白、汉、彝、 回等47种民族群众,13个世居民族,全州10667个自然 村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有6554个自然村,少数 民族特色文化丰
2、富多样。近年来,大理州建成了 96个州 级民族村寨,15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38个村寨 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全省第一,45 个村寨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理州少 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发展中存在民 族特色和文化特色被削弱、村寨整体风貌管控不力以及 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辩证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统一 与特色、外力与内力三对关系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 续发展应然之需。保护与发展。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宝贵资源。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根和魂,让各民族文化在与时代前 行中永续发展,也让各民族独有文化成为
3、发展的动力源, 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游客来到云南、来到大理,除 了看山看水,就是看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了解中华文 化的博大与包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承载着各民族的历 史和智慧,为发展提供独有资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 展是保护的持久动力源。反观现实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 发展滞后与各民族群众发展致富的愿望特别强烈形成反 差,如果少数民族村寨的保护能带来少数民族群众更好 的发展,促成更好的生活,就能够调动更高的积极性, 使村寨真正“活”起来。经济发展还能为保护提供物质 基础,谈保护不仅仅是村舍、设施,更要有文化的传承, 生产生活的智慧以及风俗习惯的延续,让少数民族特色 村寨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更好地保
4、护,迸发更强生命 力。统一与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应做到规划先 行,做到“多规合一”“一规执行到底”。统一编制规划 是开发的前提,但统一村寨风貌绝不是盲目强调一致性, 甚至整齐划一,必须把统一与特色辩证统一起来,而“特 色”必须呈现同一主题和风格,呈现出丰富与和谐共存, 绝不是五花八门,各行其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之 初要组建专业团队,对少数民族村寨展开摸底调查,充 分征求村民意见并结合村寨的具体情况,把握好民族性 和地方特色,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定位来编制规划,用 规划管控“风貌”这个“颜值”,“特色”这个灵魂,让 民族文化“活”在村寨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个少数民 族群众的身影里,有效避
5、免同质化以及破坏性开发。比 如,沙溪古镇定位为以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文化创意 为特色产业,辅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茶马古道千 年古镇,建设世界一流、中国唯一、宜居宜业的休闲旅 游小镇。建设中突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 活生态”融合发展,使沙溪古镇建设保护与发展利用有 机结合,突出历史文化传承,科学开发旅游文化资源, 有效传承和弘扬白族本土文化、传统建筑风格,保持小 镇田园风光及古朴宁静的历史风貌,为各地特色村寨保 护和发展提供了样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命力在民 族和特色上,展现独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体现因地制宜,实现环境风貌与自然人文统一协调、相得益彰。外力与内力。少数民族特色
6、村寨的修缮开发,要借 助外力整合各方力量,实行政府规划引导,企业投资运 营,民众积极参与实现保护和发展的目标愿景。例如, 巍山县在东莲花村投资40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巍山 县红河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0余万元,在东莲花 村打造以民俗文化和美食为旅游载体的东莲花美食街, 推动东莲花村旅游业发展。生活在村寨中的少数民族群 众是保护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村寨是生 活在其中的每个人的共有家园,保护需要他们参与,传 承和发展更离不开他们,发展成果也应该与他们共享。 依托少数民族村寨的独特资源优势促进发展,带动周边 群众共同致富,是党和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 寨的初衷,使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 质性进展是使命,用更好的生活凝聚人心是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因此,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 和发展过程中合理分配公司、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才 能激发乡村活力,画出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