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ppt(4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承德高新区高铁商圈崔梨沟道路工程承德高新区高铁商圈崔梨沟道路工程农民工夜校农民工夜校一、现场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时一、现场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二、现场钻孔灌注桩吊放钢筋笼二、现场钻孔灌注桩吊放钢筋笼入孔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入孔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三、现场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三、现场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四、基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四、基桩的质量检验标准一、现场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钻进中坍孔(一)钻进中坍孔1.现象:在钻孔过程中,如果钻孔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就显示坍孔。此时,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钻头进
2、尺。2.危害:使钻孔无法正常进行。易造成掉钻、埋钻事故。3.原因分析:(1)泥浆比重不够或其他泥浆性能指标如粘度、胶体率等不符合要求。(2)由于掏渣或清孔而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低于孔外时,压向孔壁的水压力减小,造成坍孔。(3)护筒埋置太浅,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变软,孔口坍塌造成护筒漏水形成坍孔。(一)钻进中坍孔(一)钻进中坍孔 4、预防措施:(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沙中钻孔时,应选用较大比重、粘度的泥浆,并放慢进尺速度。也可投入黏土掺片石或卵石,低锤冲击,将黏土膏、片石卵石挤入孔壁稳定孔壁。(2)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负责补水,保证钻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5、防治方法:(1)发生孔口坍
3、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坍孔部位不深时,可用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周围土夯填密实,重新钻孔。(2)发生孔内坍塌时,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黏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会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进行钻进。(二)钻孔偏斜(二)钻孔偏斜1.现象:现场钻成的的桩孔,垂直桩不竖直,斜桩斜度不符要求的标准。或桩位偏离设计桩等2.危害:使灌注桩施工时钢筋笼难吊入,或造成桩的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使桩柱式桥墩、桥台难于与桩吻合相接。3.原因分析:(1)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2)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
4、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3)扩孔较大出,钻头摆动偏向一方。(4)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5)钻机弯曲,接头不正。(二)钻孔偏斜(二)钻孔偏斜 4、预防措施:(1)开钻之前复测桩位,待调整好位置以后,桩机四周用垫石等固定住,防止机器在钻进过程中跑偏,并经常检查校正。(2)入岩之前必须重新校验桩头,调整好钻头位置。(3)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短冲程冲击。 5、防治方法:(1)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正直。(2)冲击钻进时,应回填砂砾石和黄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进。(三)缩孔(三)缩孔1.现象:孔径小于设计孔径。2.危害:产生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小及降低桩承载力
5、的质量问题。3.原因分析:(1)钻具焊补不及时,严重磨损的钻锤往往钻出比设计桩桩径稍小的孔。(2)钻进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4、预防措施:应经常检查钻具尺寸,及时补焊或更换钻齿。有软塑土时,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5、防治方法:采用钻具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四)掉钻、卡钻或埋钻(四)掉钻、卡钻或埋钻1.现象:钻头被卡住为卡钻。钻头脱开钻杆掉入孔内为掉钻。掉钻后打桩造成塌孔为埋钻。2.危害:影响钻孔正常进行,延误工期,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3.原因分析:(1)冲击钻孔时钻头旋转不匀,产生梅花形孔。或孔内有探头石等,均能发生卡钻。倾斜长护筒下端被钻头撞击变形及钻头倾
6、倒,也能发生卡钻。(2)卡钻时强提、强扭,使钻杆、钢丝绳断裂;钻杆接头不良、滑丝;电机接线错误,使不能反转的钻杆松脱,钻杆、钢丝绳、联结装置磨损,未及时更换等均能造成掉钻事故。(3)打捞掉入孔中钻头时,碰撞孔壁产生塌孔,造成埋钻事故。(四)掉钻、卡钻或埋钻(四)掉钻、卡钻或埋钻 4、预防措施:(1)经常检查转向装置,保证灵活,经常检查钻杆,钢丝绳及联结装置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件,防止掉钻。(2)用低冲程时,隔一段时间要更换高一些的冲程,使冲锥有足够的转动时间,避免形成梅花孔而卡钻。 5、防治方法:(1)对于卡钻,不宜强提,只宜轻提钻头。如提不动时,可采用小冲击钻冲击,或用冲、吸的方法将钻头
7、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再提出。(2)对于掉钻,宜迅速用打捞叉、钩、绳套等工具打捞。(3)对于埋钻,较轻的是糊钻,此时应对泥浆稠度,钻渣进出口,钻杆内径大小,排渣设备进行检查计算,并控制适当的进尺。若已严重糊钻,应停钻提出钻头,清除钻渣。冲击钻糊钻时,应减小冲程,降低泥浆稠度,并在黏土层上回填部分砂、砾石。如是坍孔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埋钻,应使用空气吸泥机吸走埋钻的泥沙,提出钻头。(五)护筒冒水、钻孔漏浆(五)护筒冒水、钻孔漏浆1.现象:护筒外壁冒水,护筒刃脚或钻孔壁向孔外漏泥浆。2.危害:护筒内承压水头高,并得不到保障,易引发坍孔。也会造成护筒倾斜、位移及周围地面下沉。3.原因分析:(1)护筒埋设太浅,
8、周围填土不密实,或护筒的接缝不严密,在护筒刃脚或其接缝处产生漏水。(2)钻头起落时,碰撞护筒,造成漏水。(3)钻孔中遇有透水性强或地下水流动的地层。(4)护筒内水位过高。(五)护筒冒水、钻孔漏浆(五)护筒冒水、钻孔漏浆 4、预防措施:(1)埋设护筒时,护筒四周土要分层夯实,土质要选择含水量适当的黏土。(2)起落钻头时,要注意对中,避免碰撞护筒。(3)对有钻孔漏浆相应情况时,可增加护筒沉埋深度,采取加大泥浆比重,倒入黏土慢速转动。用冲击法钻孔时,还可填入片石、碎卵石土,反复冲击增强护壁。(4)适当降低护筒内的水头。 5、防治方法:(1)如护筒严重下沉位移,则应返工重埋护筒。(2)钻孔孔壁漏水,可
9、倒入黏土或填入片石、碎卵石土,以增强护壁。(六)孔底沉渣过厚(六)孔底沉渣过厚1、危害:使桩身承载力降低、宜引起桩身混凝土产生夹泥或有夹层,发生桩身断裂。2、原因分析(1)护壁泥浆选用不当,密度不符合要求;(2)清孔清渣程度不足;(3)下放钢筋笼及导管时对孔壁碰撞;(4)施工间歇过长;(六)孔底沉渣过厚(六)孔底沉渣过厚 3、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钻孔泥浆指标,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之间,确保泥浆握裹沉渣的能力;(2)、确保清孔彻底充分,进行一次、二次清孔。 一次清孔:目的是将孔内的颗粒状物排出孔外,减少孔底沉渣,节省二次清孔时间。二次清孔:目的是控制桩身质量。在安放钢筋笼、下导管过
10、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悬浮在泥浆中的泥、砂砾和石屑会沉入孔底,并在安放钢筋笼和导管时也会擦碰孔壁,所以二次清孔尤为重要。(3)、选择合适的清孔方式,采用掏渣法和抽浆法相结合。(4)、确保混凝土的首灌量,首灌时要求储料斗内应由足够的砼量,以增大砼对孔底残余沉渣的冲击力,使孔底沉渣在不间断的冲击下顺利排出孔外,首灌砼应确保导管埋入砼面以下1m。二、现场钻孔灌注桩吊放钢筋笼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钢筋笼碰坍桩孔(一)钢筋笼碰坍桩孔1.现象: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已钻好的孔壁发生坍塌。2.危害: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埋住钢筋笼。3.原因分析:(1)钻孔孔壁倾斜、出现缩孔等孔壁极不规则时,由于钢筋笼入孔
11、撞击而坍孔。(2)吊放钢筋笼时,孔内水位未保持住坍孔。(3)吊放钢筋笼不仔细看,冲击孔壁产生坍孔。(一)钢筋笼碰坍桩孔(一)钢筋笼碰坍桩孔 4、预防措施:(1)钻孔时,严格掌握孔径、孔垂直度或设计斜桩的斜度,尽量使孔壁较规则。如出现缩孔,必须加以治理和扩孔。(2)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要始终维持孔内有足够水头高。(3)吊放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中心,并竖直插入。 5、防治方法: 同钻孔坍孔一致。(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1、现象:钢筋笼吊运中变形。钢筋笼保护层不够。钢筋笼底部标高与设计不符。2、危害:使桩基不能正确承载,造成桩基抗弯、抗剪强度降低,桩的耐久性大大
12、削弱等。3、原因分析(1)桩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吊入时没有严格按规程办事,支垫数量不够或位置不当,造成变孔。(2)钢筋笼没有绑设足够垫块,吊入孔时不够垂直,产生保护层过大及过小。(3)清孔后由于准备时间过长,孔内泥浆所含泥沙,钻渣主见又沉落孔底,灌注混凝土前没有按规定清理干净,造成实际孔深与设计不符,形成钢筋笼底面标高有误。(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二)钢筋笼放置的与设计要求不符 4、预防措施:(1)钢筋笼根据运输吊装能力分段制作运输,吊入钻孔内再焊接相连接成一根。(2)钢筋笼在运输与吊装时,除预制焊接时每隔2.0m设置加强箍筋外,还应在钢筋笼内每隔3.04.0m装一个可拆卸的三角形临
13、时加强架,待钢筋笼调入钻孔后拆除、(3)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混凝土垫块或塑料小轮状垫块,使混凝土垫块厚度和小轮半径符合设计保护层厚。(4)最好用导向钢管固定钢筋笼位置,钢筋笼顺导向钢管吊入孔中。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还可保证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不发生偏离。(5)做好清孔,严格控制孔底沉淀层厚度,清孔后,及早进行混凝土灌注。三、现场钻孔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导管进水(一)导管进水1.现象:灌注桩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口灌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口涌入导管等现象。2.危害:
14、导管进水,轻者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轻度夹泥;重者产生桩身混凝土有夹层甚至发生断桩事故。3.原因分析:(1)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由于灌满导管和导管下口至桩孔底部间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算不当,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口,而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口进水事故。(2)灌注混凝土中,由于未连续灌注,在导管内产生气囊。当又一次聚集大量混凝土拌合物猛灌时,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加入的防水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接口漏空而进水。(3)导管拼装后,未进行水密性试验。由于接头不严密,水从接口处漏入导管。(4)测深时,误判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致使导管底口脱离孔内的混凝土液面,使水泥进入。(一)导管进水(
15、一)导管进水 4、预防措施:(1)确保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总方量,能满足填充导管下口与桩孔底面间隙和使导管下口首灌时被埋没升读1m的需求。首灌前,导管下口距孔底一般不超过0.4m。(2)在提升导管前,用标准测深锤(锤重不小于4kg,锤呈锥状,吊锤索。用质轻,拉力强,浸水不伸缩的尼龙绳)测好混凝土表面的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将导管底口埋于已灌入混凝土液面下不少于2m-6m。(3)下导管前,导管应进行试拼,并进行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试拼的导管,还要检查其轴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试拼合格后,各节导管应从下而上依次编号,并标示累计长度。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圆周方
16、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位。(4)首灌混凝土后,要保持混凝土连续的灌注,尽量缩短间隔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饱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一)导管进水(一)导管进水 5、防治方法: 首灌底口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的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利用导管作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吸出。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混凝土。(二)导管堵管(二)导管堵管1.现象:导管已提升很高,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接近1m。但是灌注在导管中的混凝土仍不能涌翻上来。2.危害: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严重时,易发展为断桩。3.原因分析:(1)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2)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在管内。(二)导管堵管(二)导管堵管 4、预防措施:(1)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在18-22cm之间,并保证具有良好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离析和泌水。(2)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中断灌注不应超过30min。 5、防治方法: 灌注开始不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