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6096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猩红热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猩红热培训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猩红热临床症状及疫情处理一、病原学1、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链球菌为革兰阳氏球菌,可分为三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人和动物感染;丙型(r)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3、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又可分为AH和KV共20组,而致病的绝大多数是A组,少数是B组。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17天,平均3天2.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前驱期:起病急,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充血、发炎,可有脓性分泌物。整个口腔粘膜充血,舌质红,舌乳头红肿呈杨梅样,称“杨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出疹期:恢复期(脱皮期):二、临床表现(续)出疹期:发热数小

2、时至一天后开始出疹。皮疹初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1日内蔓延全身。皮疹呈弥漫性猩红色针尖大小点状疹(鸡皮疹),可有痒感。皮疹间皮肤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后呈白色,数秒钟后恢复原状(指压痕阳性)。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皮疹密集、色深、形成线条(帕氏症阳性)。颜面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无充血,显得苍白(口周苍白圈)。二、临床表现(续)恢复期(脱皮期):于病程第一周末开始脱屑及脱皮,其顺序同出疹,一般经24周脱完,脱皮期开始时杨梅舌已消退。疹退及脱皮后无色素沉着。二、临床表现(续)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可分为:1.典型猩红热2.轻型猩红热3.中毒型猩红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易并

3、发心肌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肝脏损害、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4.外科型:皮肤伤口周围细小皮疹,后波及全身。5.产科型:目前已少见。三、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2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主要) 伤口或产道传播(少) 细菌污染的日用品、器具 及食物等间接经口传播3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及学 龄儿童多见 三、流行病学(续)4 流行特征:全年散发,但冬春季高 发。患病后可产生长久的抗菌及 抗红疹毒素免疫力。但红疹毒素 有A、B、C三型,而型间无交叉免 疫,故可患两次甚至三次猩红热。三、流行病学(续) 1、疫情分类疫情分类 (1)、聚集性疫情: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5例

4、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一周内,同一班级、宿舍或办公室内,发生3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猩红热病例。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三、流行病学(续)2、疫情报告程序疫情报告程序 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生聚疫情时,应立即报告地段保健科和辖区中小学保健所。地段保健科接到聚集性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所在区CDC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区CDC接到报告后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三、流行病学(续)3、调查处理内容调查处理内容 (1)了解和掌握学校及托幼机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及教职员工总数、班级数、发病班级或宿舍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卫生条件

5、等。 (2)对每一名病例开展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填写猩红热病例个案调查表,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流行病学史和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3)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明确首发病例的发病时间、病情、所在班级、发病原因的初步印象等。 (4)疫情发生前一周和发生后集体活动情况,学校周边社区成员的发病情况等。 (5)收集其他可能影响传播的流行病学因素,如共同就餐、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等。三、流行病学(续)4、疫情控制措施疫情控制措施(1)、尽早隔离治疗猩红热病人,隔离期为7天。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也应按猩红热隔离治疗。因传染病隔离治疗的托幼儿童或学生,待疾病痊愈后方可复课、复园。(2)、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注意观察其体温、皮肤及咽部情况,对可疑人员劝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3)、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在校师生每日晨午检制度,对发热、咽峡炎和扁桃体炎的学生应劝其尽早就医。托幼机构在医学观察期间活动。(4)、开展健康教育,疫情不接收新入托儿童,也不转托、转班。疫情期间避免组织开展集体发生单位应注意教室开窗通风,全校注意日常卫生清洁和公用物品擦拭消毒。三、流行病学(续)5、信息追踪信息追踪 发生聚集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向区CDC报告本单位每日新增病例数。区县CDC对于新发病例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和评估疫情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