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202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2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习202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是对过去工作的全面回顾。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要怀坚定信心,以昂扬姿态,扬帆再启航,共同走好这条属于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新时代“长征路”。开新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汇聚“拼搏之力。做冲锋陷阵、绝不逃避的“奋斗者”。奋斗是最为亮丽的精神底色。从周恩来总理青年立誓“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到江泽民同志欣然赋诗“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明天的中国,奋斗
2、创造奇迹”,正是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的党历经百年依旧风华正茂,我们的祖国、民族饱经磨难仍然生生不息。唯有奋斗,生命方能精彩。新征程上,我们要树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底气,强化“扛红旗,立丰碑”的责任,及时对标先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以“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魄,想出新方法、闯出新道路、拼出新作为。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除了鲜花,还布满着荆棘和泥泞,我们要笃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砥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顽强意志,前赴后继、勇挑重担、绝不逃避,既要仰望星空、心怀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赤子之心、进取之心、实干之心“一笔一划”将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
3、章。展新貌,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诚心滋养“民生之力。做躬身为民、心底无私的“勤务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无论是从“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中领会到的一腔赤诚,还是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读到的为民情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坚如磐石。过去五年里,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经济社会各大领域取得的突破均有目共睹,探其根源,皆在为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把人民放在心尖,把使命扛在肩头,才会得到人民的衷心认可和拥护。我们要时刻以饱满热情的精神面貌,观民风、知得失,淳风化俗、安家定国,自觉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勤恳朴实,务
4、实工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要凝聚共识,增进团结,真正做到想民之所想、盼民之所盼、急民之所急,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无我”的境界中感“为民之甘”,品“宗旨之甜”。谱新篇,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恒心锤炼“坚韧之力。做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拓荒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达到的。回顾非凡五年,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踏遍千山万水,实事求是、踏实肯干、勤劳奉献、开拓创新,描绘出了新时代的美好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跋山涉水的过程无疑是一次旷日持久的人生修行,绝非一蹴而就。正所谓“道不可
5、坐论,德不能空谈”,只有在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培育直面困难的勇气和应对挑战的智慧,勤于阅读,乐于行走,敢于斗争。要立志以史为师、以人为师、以文为师、以实践为师,在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中“识得东风面”,在应对重大考验时发现更多“万紫千红”,练就过硬本领,接好历史“接力棒”,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这一路,我们将走得无比坚定,也无比自信。学习2023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阵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6、。通览报告全文,“民生”二字贯彻始终,报告中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民生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报告中的民生“含金量”,值得广大党员干部细细品读。从“7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中读懂“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政府工作报告说,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压减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腾出的资金千方百计惠企裕民,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70%这一数字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路径,是我们党全心
7、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共同富裕的民生梦想早日照进现实。从“年均新增1270多万人就业”中读懂“以人为本”的为民初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就是稳民生。政府工作报告透露,过去一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200万人;过去五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270多万人。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得益于党和政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实际上就是夯实了民生“压舱石”,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8、,需要继续保持。接下来,各级党委政府依然要把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搭建就业平台、千方百计培育就业技能,以高质量就业工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从“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中读懂“利民为先”的终极追求。“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过八年持续努力,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5亿人;上亿人出棚进楼、实现安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报告中的这些数字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人民越来越成为国家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大“受益人”,人民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将民生“置顶”,努力推出更多公平、普惠的“民生大礼包”,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以民生保障的现代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