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7173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art3飞行程序设计(普及版).ppt(5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十四、飞行程序设计的组成及准则IAF仪表进近程序的组成进场航段进场航段起始进近中间进近最后进近复飞航段MAPtFAPIF等待程序根据飞行阶段,仪表飞行程序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起飞离场阶段、航路阶段,进场阶段,进近阶段,复飞阶段和等待阶段。国内目前主要进行的是起飞离场阶段、进场进近阶段、等待阶段的设计与研究。 仪表离场程序假定所有发动机工作 离场程序的起点:以跑道起飞末端(DERDER:Departure End of the RunwayDeparture End of the Runway)为起点 离场程序的终点:飞机沿固定的飞行航迹到达下一飞行阶 段(航路,等待或进近)允许的最低安全高度/

2、 /高为止。9-1 离场标准的程序设计梯度(PDG: procedure PDG: procedure design gradientdesign gradient) 3.3%3.3% PDGPDG起始于跑道起飞末端(DERDER) 之上5m5m(16ft16ft)的一点。离场直线离场 起始离场航迹与跑道中线方向夹角1515为直线离为直线离场。场。当起始离场航迹不经过跑道起飞末端(DERDER)时,)时,在正切跑道起飞末端处的横向距离不得超过300m300m。直线离场航线必须在20.0km20.0km(10.8NM10.8NM)以内取得航迹引导。)以内取得航迹引导。直线离场允许不超过1515的

3、航迹调整,航空器在航迹调整前,的航迹调整,航空器在航迹调整前, 应保持跑道方向至少应保持跑道方向至少达到跑道之上达到跑道之上120m120m(394ft394ft) 转弯离场 (指定高度和指定点) 离场航线要求大于离场航线要求大于1515的转弯的离场方式;的转弯的离场方式;转弯离场时,航空器必须在转弯之后10km10km(5.4NM5.4NM)之内)之内 取得航迹引导取得航迹引导。转弯最低高度:DERDER标高之上标高之上120m120m;全向离场 除去障碍物片区以外离场方式-影响起飞的因素:影响起飞的因素: 避开不利地形和障碍物; 航空器的操作能力和性能(航空公司考虑); 可用的目视助航设施

4、; 跑道特性; 可用的导航设施; 发动机失效等不正常情况(航空公司考虑); 跑道污染、侧风影响等不利天气(航空公司考虑)。p航路航线种类 p基本准则 航路航线应当根据运行的主要航空器的最佳导航性能划设 中高密度的航路航线应当划设分流航线,或者建立支持终端或者进近管制区空中交通分流需要的进离场航线 航路航线应当与等待航线区域侧向分离开 航路航线的交叉点应当保持最少,并避免在空中交通密度较大的区域出现多个交叉点;交叉点不可避免的,应 当通过飞行高度层配置减少交叉飞行冲突航路、航线p进场程序种类 进场程序实际上是进近程序中的进场航段 我国许多机场的离场程序以走廊口作为进场程序的开始点 在为一个机场设

5、计进场程序时,应为每一条可用于着陆的跑 道设计所使用的进场程序 一个机场为所有进场的航空器规定了仪表飞行条件下的进场 航线时,我们将这些航线统称为标准仪表进场程序进场作用: 理顺航路与进近之间的关系,实现从航路到进近的过渡,以维护机场终端区的空中交通秩序,保证空中交通 流畅,以提高运行效率。 在空中交通流量较大的机场,由于该航段较为复杂,于是 将其分离出来,称为标准仪表进场程序,并单独制图(标 准仪表进场图)。进场进近起始进近 作用:消失高度,并通过一定的机动飞行,使航空器对正中 间或最后进近航迹。中间进近 作用:调整航空器的外形,减小飞行速度,少量减少高度, 调整航空器位置,为最后进近作准备

6、。最后进近 作用:完成对准着陆航迹、下降着陆起始进近直线进近沿DME弧进近反向程序直角航线推测航迹程序下降梯度起始进近:最佳4% 8%中间进近: 5.2% 最后进近:最佳最小 5.2% A、B 6.5% C、D 6.1%目视进近程序p 目视机动(盘旋)是完成仪表进近后的目视飞行阶段。由于 不符合航迹对正或下降梯度准则等原因,跑道不适于直线 (straight-instraight-in)进近着陆时,通过该阶)进近着陆时,通过该阶段,使航空器处于可段,使航空器处于可 着陆位置。着陆位置。p最后进近航迹与跑道中线延长线夹角超过3030,或下降梯度,或下降梯度 超过超过6.5%(A/B),6.1%(

7、C6.5%(A/B),6.1%(C类以上类以上) ),必须使用目,必须使用目视机动(盘旋)视机动(盘旋) 进近程序。进近程序。p在设计的直线进近符合要求时,也需要设计和公布目视盘旋 进近的最低超障高度/ /高,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高,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目视盘旋进近空难过程模拟图直升机搜救直升机搜救精密进近程序 是指利用那些导航精度高,而且既能提供方位 信号,又能提供下滑道信号的导航设备设计的仪表进近程序。 目前,能够作为精密进近程序的导航设备有仪表着陆系统 (ILSILS)、微波着陆系)、微波着陆系统(统(MLSMLS)、精密进近雷达()、精密进近雷达(PARPAR)以)以 及由全球导及由全

8、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垂直引导的进近(航卫星系统提供垂直引导的进近(GNSS APVGNSS APV)。)。 目前我国主用的精密进近导航设备是仪表着陆系统目前我国主用的精密进近导航设备是仪表着陆系统(ILSILS)。)。仪表着陆系统的地面系统由航向台(Localizer)(Localizer)、下滑台下滑台(Glide Slope)(Glide Slope)、指点信标(、指点信标(MarkerMarker)和灯)和灯光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光系统四个部分组成。ILS精密进近精密进近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非精密进近程序设计NDBNDBVORVORVOR/DMEVOR/DMELLZLLZ复飞p在进近过程中,当

9、判明不能确保航空器安全着陆时,复飞是保证安全唯一手段p每一个仪表进近程序都必须设计一个复飞程序p精密进近不设复飞定位点,复飞点在决断高度或高(DA/DH)与下滑道的交点处。p复飞种类目视进近程序的复飞仪表进近程序的复飞 精密进近程序 非精密进近程序复飞 直线复飞和转弯复飞两种类型和转弯复飞两种类型转弯复飞有三种形式: a a)指定高度转弯复飞,即规定转弯起始于一个高度)指定高度转弯复飞,即规定转弯起始于一个高度/ /高;高;b b)指定点转弯复飞,即规定转弯起始于一个定位点或电)指定点转弯复飞,即规定转弯起始于一个定位点或电 台;台;c c)立即转弯复飞,即规定转弯起始于)立即转弯复飞,即规定

10、转弯起始于MAPtMAPt。复飞程序必须规定一个点为复飞程序的开始和一个点为复飞程 序的终点. .复飞程序终止的高度高必须 足以允许: 开始另一次进近; 回到指定的等待航线; 重新开始航线飞行。复飞爬升梯度 2.5%等待程序的设计方法 直角航线程序进入程序 以导航台为等待点的等待程序的进入按直角航线程序的进入 方法飞行 出航飞行时间:飞行高度在4250m4250m(14000ft14000ft)或以下时,出航飞行时间为1 1 分钟;在此高度以上,出航时间为1.51.5分钟 以VORVOR交叉定位点或VOR/DMEVOR/DME交叉定位点作为等待点尽可能按径向线进入等待十五、中断进近与复飞十六、

11、保护区及超障高p规定的飞行航迹两侧和下方划定的没有障碍物穿透的空间。p不同航段保护区的名称、形状、大小也不相同。p保护区一般分为主区和副区。p主区一般是以规定航迹为对称轴划定的区域,航迹(航段)下方提供全额超障余度。p副区一般是在主区两侧对称划定的区域,提供自主区边界全额超障余度向副区边界超障余度逐渐减少为零。基本ILS面:用于初步评估ILS最后进近和复飞精密航段障碍物影响的一组面,相当于附件14中障碍物限制面的进近面、过渡面和复飞面。障碍物评价面(OAS):用于评估ILS最后进近和复飞精密航段障碍物影响和计算超障高度而设定的一组面,形状为汤勺型。碰撞危险模式(CRM):OAS面评估的备用方法

12、,或者用于OAS面下面障碍物密度过大时的评估。是一种精确评估单个障碍物危险率或所有障碍物累计危险率的计算机模式。障碍物鉴别面(OIS):用于评估起飞离场航段障碍物影响而设定的一组斜面。等待区和缓冲区:等待区是指在等待高度层根据航空器速度、风的影响、计时误差、等待定位点特征确定的标准等待航线及其进入程序所需的空域范围。等待区超障余度为300米(高原山区增加至600米)。缓冲区是指等待区以外9.3km的区域,超障余度自内向外梯级递减。超障余度(MOC):指定航段或区域内最低飞行高度距离区域内障碍物的最小垂直安全间隔,是设计仪表飞行程序的主要安全考虑。最小超障余度只是可以接受的最低的运行安全水平。进

13、近阶段超障高主区主区 付区付区 起始进近起始进近 300M300M 300M-0M300M-0M 中间进近中间进近 150M150M 150M-0M150M-0M 最后进近(有最后进近(有FAFFAF) 75M75M 75M-0M75M-0M (无(无FAFFAF) 90M90M 90M-0M90M-0M 离场超障高 OIS面的梯度 2.5% 如果没有障碍物穿透OIS面, 程序设计梯度为3.3% 如果有障碍物穿透OIS面,则为超障余度0.8% 加上实际梯度复飞各阶段的超障余度检查复飞各阶段的复飞各阶段的MOCMOC复飞阶段复飞阶段 主区内的主区内的MOCMOC 起始起始 7575或或90M90M 中间中间 30M30M 最后最后 50M50M 高度损失(HL):精密进近的超障余度的表示方法,分为使用无线电高度表的余度和使用气压高度表余度两种情况。Studying together is OVER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C/C++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