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18412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领农村委对我市乡村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县和有关乡镇工作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了市农业农村、乡村振兴、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文旅、城管等部门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我市“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落实,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了开局良好

2、、成效初显。(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脱贫攻坚结束后,全市“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乡村振兴。今年6月份,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成立。二是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了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实绩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形成了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底对账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以及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农村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各地坚持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线,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市成功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发展先行区、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休闲农业示范市、水生蔬菜特优区、优质粮油发展区等“五大发展平台”,组建了油茶、稻虾共作、涉农电商、柑桔、蔬菜、农旅、畜禽、茶叶、中药材、水产等“十大产业联盟”,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共发展稻虾共作基地20万亩、福柑基地15万亩、白茶基地10万亩。大冶市初步形成了“一菜、两茶、三花、四果、五试点”的特色农业产业格局,阳新县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水果、近郊蔬菜、生态茶叶、道地中药材、规模畜禽、生态水产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三)实

4、施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271个行政村开展实施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地深入开展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3年来,全市共新改建农村户厕10.6万户、农村公厕1545座。三是积极创建美丽乡村。成立了市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实施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工程,重点打造“三纵一横”四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大冶市殷祖镇和大箕铺镇、阳新县枫林镇和王英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紧围绕“

5、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继续加大教育、健康、住房、饮水、兜底救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深化实施“三送一稳”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效。二是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长效机制。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变故困难户为监测重点,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三是切实抓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坚持统筹调动,压紧压实各县市区、行业部门责任。(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以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为重点,推进涉农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两清”工作基

6、本完成,全市821个村和农改社区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核实资产51.84亿元,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64万余人。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纠纷调处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农村土地承包日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日趋健全。三是统筹推进粮食流通、集体林权、农垦等改革。全市7个国有农场如期完成社会职能剥离、社区设立和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市农业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增速良好。同时,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基层治理等方面工作都有序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7、。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乡村规划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缺乏统筹考虑,缺乏对当地资源禀赋的深入研究,没有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没有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没有围绕“多规合一”进行规划。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不强,存在“千村一面”的现象。一些地方还存在村庄规划实施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普遍,厕所改造仍有欠缺,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二是产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强、品牌不响、效益不高、产业链不长、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不鲜明,产业链条不紧,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加工转化效率不高,缺

8、乏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品牌。规模产业基地、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不够紧密,带动农户的能力不强。三是农民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激活。一些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够,组织发动群众的方式方法陈旧,干部拍板多、农民声音少,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和主战作用不够。农村基层人才“引不进、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较为突出。个别地方封建迷信、房族宗派势力仍然存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仍需加强。三、几点建议(一)健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工作合力。要着力完善市、县两级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市、县、乡、村各自的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促进各级各

9、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健全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考核制度,将考核内容纳入市对县(市、区)的考核体系。要加强督导检查工作,通过定期分步督查和工作实绩考核,推动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二)科学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乡村发展布局。要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在立足地方实际,深入实地调研,挖掘村庄特色,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全域实施乡村规划编制。要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优化细化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多规合一”的乡村总体规划。要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实施好农村污水、厕所改

10、造、垃圾分类等工程。要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先点后面、示范引领,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明确不同村庄、不同阶段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和具体目标,分梯次、有重点、多样化推动乡村振兴。(三)坚持产业优先,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聚焦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按照打造“全产业链”的要求,充分发挥在资源整合、项目推进、工作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大力打造农业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要

11、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四)积极宣传引导,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深入宣传党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政策举措,宣传各地的典型经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乡村振兴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要坚持农民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治理主体地位,探索制定相关激励机制,积极推行两议两公开、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要通过制定实施农村人才振兴计划,完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乡村振兴坚强“战斗堡垒”。(五)强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在5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变故困难户三类对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加强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开发式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借鉴运用好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