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某县助推进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某县助推进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5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经验材料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乡村振兴创新经验交流材料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经验交流材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验材料近年来,*市*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关要求,通过“三聚三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一、聚焦党建引领,夯实堡垒促提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围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下功夫,聚力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一是建强组织。抓细抓实换届“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范围,2022年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1个。储备村级后备
2、力量1137名,严格落实“2+1”结对帮带工作机制,破解农村无人可用难题。全面推行“红动乌江三色走廊”基层党建联建模式,由1家或多家县直单位定点联系1个乡镇(街道),每年帮助3至5个村建强堡垒、抓好产业,构建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二是抓好队伍。出台*县村(社区)干部考核管理指导意见,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探索开展“百名支书进机关”精准提能行动,选派优秀年轻村(社区)干部到涉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县直部门跟班学习,通过走进机关跟班学、集中授课精准学、分组交流研讨学和实地观摩现场学,大力提升村(社区)干部综合履职能力。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顺利开设村干部本科班、大专班
3、和中专班,入读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429名。三是优化治理。在517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全面推行“1+1”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健全村级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务实管用、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提高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建立健全评议、督导、退出等准入监管制度,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化村级组织“三多”问题治理,清理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6000余块,更新撤换老旧制度1200余条。二、聚焦产业融合,建强引擎促提速。按照培育点、连好线、拓展面、全覆盖的方式,持续深化“六共”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力壮大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是集体经
4、济与主导产业“双融合”。围绕全县“一主两辅”农业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黄牛、红薯、茶叶3个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延伸发展黄牛交易地、牛干巴、红薯酒、红薯零食、生态茶等项目,以点带面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黄牛、红薯、茶叶”品牌。结合地域优势,同步发展优质蔬果菌、花椒、中药材、烤烟等产业,推动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场地租赁、组织化劳务输出等方式,实现富集体、富群众目标。二是集体经济和与闲置资源“双融合”。针对农村耕地搭荒、山地利用率低、农耕服务滞后等问题,印发*县农村闲置资源资产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探索和破解制约农村闲置宅基地、摞荒土地、山林等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的现实问题,建立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的
5、长效机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拓宽群众稳定收入渠道。三是集体经济与典型带动“双融合”。选择产业发展基础好、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强的村作为“六共”机制示范点进行培育,统筹组织、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做好指导、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稳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对“六共”机制示范点进行规范化打造。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六共”机制示范点68个,其中8个示范点作为首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样本点,已经过乡级初评和县级验收。三、聚焦资源整合,健全机制促提效。聚焦农村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优化要素保障,聚力完善乡村振兴制度基础。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充分
6、发挥党建联建机制作用,大力整合各级各类资源,积极搭建投资洽谈、技术服务、交流合作、产品推介等平台,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的扶持,积极主动帮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做好产销对接。二是健全驻村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四个划转”要求,按照“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农业部门帮产业村、科技部门帮专业村”原则,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887名,实现293个“五类村”全覆盖。每季度分析研判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情况,定期开展优秀年轻干部政治素质调研,2022年来选拔任用一线干部57人,进一步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重基层的选人用人鲜明导向。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在
7、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最大程度整合资源,注重引入外来资金和资源,探索出一套适合各村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群众人人能入股、户户有股份,改变群众对集体资产不闻不问的观念,积极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共担发展风险,共享集体收益,激发内在活力。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经验材料*县*产业模式作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区产业融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打造出了以“农业+文旅+康养”复合经营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式发展的“神峰模式”,有效带动*县及周边7万农民增收致富,趟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有力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小变大”实现规
8、模经营。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将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紧密结合,有序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授权管理、高标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革新等途径,促进“小田并大田”,实现“个体”变“农场”。*主体产业园区总面积6500亩,建设有现代农业集约化育苗科技园、先农食品科技园、先农酱菜园、智慧物流园、大别山农耕文化馆、*旅游度假村、神峰森林海温泉康养小镇等,形成环神峰山24公里休闲农业观光带。流转土地6850亩,建设了40个果蔬家庭农场,涉及*罗田7个乡镇40个村,实现脱贫户1304户3921人稳步增收。向外拓展先秋坛北燕基地IOOO亩,在全国14个省市发展锡林格勒羊腿等“以购代捐”二
9、级基地27个。建设黑禧猪养殖场50个,眼镜山鸡养殖场70个。在孔家坊村流转土地40亩,建设湖北先农酱菜厂,将“小作坊”变为“大工厂”。“大变精”实现产业链延伸。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产品科技附加值,创建企业品牌。一是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在完善数字农业监管中心、直播带货中心、数字剧院基础上,科学编制*县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规划,重点打造智慧农业物流园、现代化育苗工厂、现代化育雏工厂。二是精心运营,打造休闲度假康养示范区。投资3.5亿元建设的*温泉小镇开启“21天养生营”康养新业态,实现候鸟式养老的长短期互补,新增周边村1000个低收入人口就业。三是人才先行,培
10、养现代农业生力军。与*市城投集团联手开办*乡村振兴商学院,年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4万人。计划5年内在全国复制10个*,实现全国连锁、员工过万人、年综合收入过40亿元目标,让神峰模式遍地开花,让中国好农业惠及更多好农民。“农变旅”实现三产融合。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都市农乐园服务、文化生态餐饮、休闲农业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康体养老等新业态。成立*先秋坛旅行社、先根坛(*)国际旅行社,单店年均销售400万元,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创造了“旅游无淡季,天天游客满”的奇迹。先后开发生态农业体验游、革命老区红色游、乡村风情休闲游、历史文化观赏游等旅游
11、综合线路和神峰森林海温泉小镇,投资兴建了客房、餐厅、剧场、会议中心等,成立旅游大巴车队,每天接待能力达到1700多人,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打造七天六夜森林康养幸福营,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以前的2.5天提高到7天以上,有力推动了旅游经济发展。“一变多”实现联农带农。健全完善“四个一批”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群众在生态农业“全链条”式融合发展上持续增收,共享发展成果。培养一批新员工脱贫一群农户。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先秋大医商学院、神峰耕读院、新农民培训学院,山庄员工经过培训变身“九大员”(服务员、演员、导游员、市场营销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农业技术员、业余通讯员、义务卫
12、生员),3456个家庭摆脱贫困,1万多名新型职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舞台。定点一批养殖户致富一群家庭。定点1304个低收入户,实施户户“十头猪、千只鸡”养殖计划人均增收5907元。发展一批专业村小康一片乡村。推行村企联姻、群众加盟,村集体每年得到10万元左右提成奖,40个专业村由此而生。同时,为土地流转后的农民提供生活(每亩每年付250公斤稻谷)、收入(家门口上班老年人每人每天6070元,山庄上班中年人月均工资3000元左右,都市农乐园上班年轻人月均工资500010000元)、增收(8小时工作之外养鸡)、致富(8小时工作之外养猪)等“四重保障”。兴办一批村企带动一方百姓。在*村建设*厂,年产酱菜3
13、40吨,年收入3000万元,村经济合作社土地入股占有10%的股份,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吸纳100多人就业。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统揽全局工作,创新开展以万名党员争“五星”,百村支部夺“红旗”为主要内容的“争星夺旗”活动,赋能基层组织、推动比拼争先,着力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强大动能,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工一、明确标准强引领。制定关于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争星夺旗”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党员层面围绕政治学习、勤劳致富、服务群众、遵规守纪、弘扬正气设置5大类20项“五星级”党员评选标准,激励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一线立标杆、做表率,勇当时代先锋。在
14、支部层面围绕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幸福设置4大类33项评选标准,引导村党组织抓实基层党建,推动“五大振兴”,争创产业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四美”红旗村。二、规范程序促争先。“四美”红旗村按照“村自评、镇推荐、部门联合验收、县委常委会确定、大会表彰奖励”进行评选,每年命名表彰10个“四美”红旗村。“星级”党员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支部认定”的程序,结合年度民主评议党员每年开展一次,全县评选100名“五星级”党员,授予“*县时代先锋”称号,在全县上下形成争星夺旗创先进、你追我赶促振兴的竞争局面。三、擂台比武拼实力。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每季度举办一场“擂台赛”,组织镇村党
15、组织书记走村观摩、同台比武,亮实绩、谈打算、展风采,按照看(走村观摩)+赛(实际展示)+比(综合评分)3个环节开展,通过设台打擂、现场晾晒、量化打分、挂钩考核的形式评选“季度红旗村”,压紧压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引导基层干部真正将“民情地图”绘在心中,将“发展蓝图”落在实处。四、双向奖惩提干劲。建立“奖励+处罚”双向激励举措,将创建结果与村干部补贴待遇、评优树模等直接挂钩。创建为“四美”红旗村的,村级奖励工作经费5万元,村党组织书记每月增加补贴200元,在评优树模、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中优先推荐。“五星级”党员授予“*县时代先锋”称号,优先进村“两委”班子。同时规定各镇综合排名末位的村,
16、扣减村“两委”干部绩效补贴,连续2次排名末尾的村建议镇党委约谈调整,以“正向激励+反向惩罚”全面激发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五、健全机制强推进。将“争星夺旗”作为县委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县104个村“一村一策”制定晋级争星方案。县委建立健全每月调度、季度观摩、定点包抓、动态调整4项机制,推动“争星夺旗”活动持续走向深入。注重把“争星夺旗”成效作为选拔考核干部的“重要考场”,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锻炼、考察、识别干部,今年来6名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得到提拔重用,在全县上下树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乡村振兴创新经验交流材料今年以来,为破解县域发展难题,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全域乡村振兴,*县立足自身特色,积极探索“五个五”模式,不断丰富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一、突出五种理念,超前谋划布局。前瞻理念。认真研究国家工作导向,出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构划前瞻推动工作。创新理念。注重方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