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总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总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的损失,结合我市建设实际,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阳泉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1.3 工作原则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救援的原则。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处置工作。L5震级分类:破坏性地震按震
2、级及其造成的破坏程度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特大破坏性地震四类。一般破坏性地震,指发生4.5-5.9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数十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下(含1亿元)的地震;中等破坏性地震,指发生6-6.5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伤亡200人以内,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5亿元(含5亿元)以下的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指发生6.6-7级的地震或造成人员死亡200至IOOo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30亿元(含30亿元)以下的地震;特大破坏性地震,指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或造成人员死亡IOOO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30亿元以上的地震。2组织指挥体系及
3、职责我局成立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及现场指挥部。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2.1领导组组成及职责组长:局长副组长:分管副局长成员:由市住建局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组职责:指导、协调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市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及时了解掌握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事故情况,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市人民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发布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组织救援人员对事故发生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领导组办公室职责:负责领导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信息的收集、核实
4、、处理、传递等信息汇总工作;负责接收和传达、执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市人民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协调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事故的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2.3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局长担任。现场指挥部下设通讯联络组、抢险抢修组、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医疗善后组、安全监察组6个应急专业组。2.4应急工作组及职责(1)通讯联络组:组长: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全体人员职责:负责信息的收集、传递、上报工作;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各种内、外部联系。(2)抢险抢修组:组长: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科科长成员:工程质量和安全管
5、理科成员及相关专业人员职责:对大型机械、器具的进场作业调控,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设施进行抢修;具体指挥、协调现场人力、物力调配使用;做好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和现场警戒。(3)技术保障组负责人:勘察设计和科技管理科科长成员:勘察设计和科技管理科、村镇建设管理科、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科和市政设施建设科的全体成员及相关建筑施工领域专家职责:负责日常根据建筑施工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制定可能出现而必须采用建筑工程技术、行业技术应急方案,做好应急技术储备,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现场指挥部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有效地指导应急救援工作,为科学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应急结束后及时进行技
6、术方案整理归档。(4)后勤保障组负责人:计划财务科科长成员:计划财务科、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科的全体人员职责:协助制定应急物资的储备计划,并监督检查应急物资的储备落实和建档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应急物资变更情况,及时进行应急物资的更新使其处于达标状态;定期收集和整理应急物资资源信息,建档归档,为应急行动启动做好物资资源信息储备;在应急响应启动后,有效地组织应急物资到达现场,并及时对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5)医疗善后组负责人:人事教育科科长成员:人事教育科人员职责: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做好家属的稳定工作,做好伤员和家属的慰问工作;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
7、处理医疗救护相关事宜。(6)安全监察组负责人:政策法规科科长成员:政策法规科和建筑市场管理科的全体成员职责:负责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性质、相关人员的责任;提交事故调查报告,按“四不放过”的原则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组织对事故应急救援情况进行总结、评估。3临震应急在市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进入临震应急期后,要做好下列工作:3.1 应急准备领导组要加强对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落实有关应急工作;组长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到,参与处理破坏性地震应急的有关工作。3.2 临震应急领导组办公室根据市指挥部办公
8、室的通知迅速按照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所明确的任务,进入临震应急反应状态。主要工作包括:(1)领导组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落实各项临震应急措施。(2)迅速向市指挥部报告有关应急准备情况,请求指不O(3)随时与市指挥部办公室进行联系,了解震情,做出相应反应,并向地震预报地区建设系统了解情况,传达领导组的有关指示,指导地震预报地区的有关应急工作。3.3 各县应急准备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迅速配置和抗震救灾有关的装备和器材,按照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旦破坏性地震发生,迅速深入地震灾区开展工作。4震后应急4.1 震情与灾情的报告(1)
9、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应按以下程序报告: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一领导组办公室一领导组组报告内容:简要汇报城市基础设施的受灾情况。(2)为尽快判断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和震情发展趋势,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本着主动报告的原则,在基本搞清情况的前提下向领导组办公室报告震情和灾情。(3)领导组办公室向市委、市政府及省建设厅汇报灾情和抗震救灾的简要情况,请求指示和支持。4.2 一般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1)地震灾区所在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2)领导组迅速开始工作,组织全市建设系统进行抗震救灾应急工作。(3)迅速在局机关设立抗震救灾值班室,按照职责进行有关工作。(4)迅速向市
10、委、市政府及省建设厅报告有关地震灾区的简要情况,请求指示。(5)根据灾区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报告和请求,决定是否组织有关部门支援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4.3 中等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1)地震灾区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反应1)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与县(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请示抗震救灾工作任务,接受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2)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办公室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按照县(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领导组布置的工作任务和所承担的职责,落实各项应急措施。3)立即赶赴地震地区了解有关情况,确定抗震救灾应急反应措施。4)向领导组办公室报告有关地震灾情和应急工作的
11、情况,提出援助规模建议。5)组织有关单位对灾区遭受地震破坏的供水、燃气、热力、公交等市政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2)市住建局应急反应1)领导组立即开始工作,组织建设系统进行抗震救灾应急工作。2)立即在局机关设立抗震救灾值班室,按照职责进行有关工作。3)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及省建设厅抗震办公室报告有关地震灾区简要情况,请求指示。4)迅速向地震灾区派出市局前线指挥工作组。5)迅速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和管理干部赶赴地震灾区,协助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有关工作。6)迅速向地震灾区派出震害调查和抢修队伍。4. 4严重及以上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严重及以上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在市人民政府
12、、省建设厅及国家建设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执行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方案。5后期处置4.1 善后处置事发地领导组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的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4.2 恢复重建恢复重建工作由事发地县(区)人民政府负责。需要上级支持的,由事发地县(区)人民政府提出请求。6应急保障6.1 队伍保障和装备保障县(区)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建筑施工企业(单位)要成立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事故应急专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预备队员购买人身意
13、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处置人员的人身风险。6.2 通信保障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领导组负责逐步建立完善以阳泉市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事故应急响应为核心的通信系统,并建立相应的通信能力保障制度。6.3 物资保障县(区)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建筑施工企业(单位)要做好应急物资物资储备和综合管理工作,与有关企业签定大型施工机械设备调用合同,以保障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6.4 经费保障市住建局要做好应急救援必要的应急资金准备,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7附则7.1 宣传、培训和演练领导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宣传,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同时,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符合修订情形的应及时组织修订。7.2 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7.3 预案解释本预案由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科负责编制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