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0529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总则为了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是指存在于生产场所、设备和设施中可能导致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隐患危害危害程度按照隐患导致事故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2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主管及车间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如下:(-)贯彻执行国家、山东省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落实地

2、方政府相关安全生产工作指示。(二)审议通过本公司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并监督执行。(三)审议公司级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目标及实施方案。(四)每季度组织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评比、通报班组双重预防体系开展执行情况。(五)研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对各项双重预防体系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落实。(六)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建立,并监督各班组有效落实。(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组长、副组长及各成员职责,具体见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3隐患排查1、排查类型排查类型主要包括: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安全员等管理人员的经

3、常性检查。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主要分为车间级综合检查、公司级综合检查;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生产设备、电气系统等进行的专业排查。4)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行业季节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解冻坍塌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雪、防冻、防滑等为重点。2、分级排查根据本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情况,隐患排查分为: 公司级排查 专业级排查 车间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1)日常隐患组织级别为岗位级、班组级,应由各班

4、组长及岗位人员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排除,不能立即排除的,及时上报。2)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每季度组织一次;车间每月组织一次;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每半年组织一次;4)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生产实际,每季度开展一次;5)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o3、排查项目按照下发的各层级隐患排查清单在在职责范围内进行排查。4、排查结果记录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清单及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4隐患治理4.1隐患分级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参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

5、第16号),可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二个等级。其中:(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伤害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较小,在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易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且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4. 2隐患的判定标准是否是隐患,应以该风险点中危险源的风险是否达到了企业“不可承受”的水平,即是否为“不可承受风险:具体判定时应考虑以下方面:a)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b)不符合针对风险点制定的“典型控制措施”;c)不符合主管部门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提出

6、的特定要求;d)不符合企业制定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e)违反企业采取的且证明有效的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5. 3本单位重大隐患判定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1)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2)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3)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4)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5)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7)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的其他重大事故隐患。不同级别隐患分别实施登记跟踪管理。4

7、. 4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通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填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本级无法处理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进行隐患等级判定,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将事故隐患定期向从业人员通报。4.5隐患治理流程包括:(1)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通报方式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2)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

8、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3)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4)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5)验收。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5隐患分级治理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根据治理能

9、力确定治理等级: 岗位纠正 专业治理 公司级治理一般隐患的职责各班组即为治理责任人,如确认无能力实施治理,则应申请实施专业治理或厂级治理。5. 2一般隐患的整改(1)能够现场纠正的一般隐患,应责令责任人立即进行纠正,不再登记隐患排查情况表。(2)无法立即进行纠正的,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班组责任人下发整改指令,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由隐患整改班组班组长立即组织整改。6. 3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难以整改的隐患,隐患整改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论证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7.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8.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9. 经费和

10、物资的落实;10. 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11. 理的时限和要求;12. 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对于简单易行的整改措施,也可参照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要求实施。13.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对无法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隐患整改责任单位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涉及重大事故隐患还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5.5隐患治理验收1) 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的验收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隐患治理效果的验收由下发隐患整改指令的责任单位组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提交整改回执,验收人进行签字确认。2)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厂长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

1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和治理结果应及时报告钢城区安监局。5.6奖励与资金(1)举报奖励。岗位员工举报违章作业行为,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经确认后给予200元的奖励。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并成功避免事故发生的,一次性奖励500元。奖励金额经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执行。(2)专项资金。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由各车间、设备部等提出申请,经生产副总经理批准,报财务部落实,安全员监督资金使用。6档案管理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隐患排查治理台账;(3)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4)重大事

12、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单独建档管理。7评审与更新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3)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4)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5)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6)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7)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