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0724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第8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ppt(2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八章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l第一节 班集体l第二节 课堂管理l第三节 课堂纪律管理l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l第五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l第六节 各教育因素的协调l第七节 教师心理第一节第一节 班集体班集体l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级发展的最高阶段班集体四大特征:一、共同的目标;二、组织结构和领导核心;三、共同生活的准则;四、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l二、发展阶段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如下阶段: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第二节

2、课堂管理l一、课堂管理及其基本原则一、课堂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教师、学生、课堂情境教师、学生、课堂情境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1、目标原则 2、激励原则 3、反馈原则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三、课堂气氛三、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面某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一)课堂气氛的类型:(一)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二)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二)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简答题)(教学领情)1、教师的教学

3、2、教师的领导方式(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3、教师对学生的期望4、教师的情绪状态(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条件(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条件1、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2、教师的移情3、教师的期望4、教师的焦虑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l1、洞悉能力l2、兼顾能力l3、分段教学活动顺利过渡的能力l4、维持全班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l5、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的能力l6、避免产生微波效应第三节第三节 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纪律管理l一、课堂纪律一、课堂纪律l(一)课堂纪律概念(一)课堂纪律概念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

4、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课堂纪律l(二)课堂纪律的类型(二)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三)课堂纪律的发展(三)课堂纪律的发展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分为4个阶段:阶段阶段特征特征1、反抗行为阶段45岁的儿童,当教师或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得到约束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57岁的儿童,很少具有自我纪律感,表现得不稳定,为了避免出现纪律问题,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监督。3、人际纪律阶段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

5、人喜欢自己。你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就会安静下来。4、自我约束阶段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能够自我约束。l二、课堂结构二、课堂结构是以教室为活动场所,通过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职权、责任的制度化而有计划地协调师生活动,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组织系统。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l(一)课堂情境结构1、班级规模的控制2、课堂常规的建立3、学生座位的分配l(二)课堂教学的结构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2、课程表的编制l三、课堂问题行为三、课堂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l( (一一) )问题行为的性质问题行为的性质l(二)问题

6、行为的类型(二)问题行为的类型l(三)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三)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1、对教学产生厌倦情绪,寻找其他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2、过度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寻找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3、希望老师和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手段违反纪律。l(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1、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课堂行为一般分为三种:积极的、中性的、消极的积极的、中性的、消极的(与课堂气氛类与课堂气氛类型的区别型的区别)2、课堂行为问题的矫正、课堂行为问题的矫正 (简答题简答题)(1)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

7、为(2)邻近控制)邻近控制(3)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4)使用幽默)使用幽默(5)安排余暇)安排余暇(6)移除诱因)移除诱因(7)提出要求)提出要求第四节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三者)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一、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l班主任的五大工作职责班主任的五大工作职责:1、做好教育引导工作2、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3、组织好班集体活动4、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5、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l二、班集体的培养方法二、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简答题)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

8、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形成良好的班风6、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第五节第五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l一、课外活动一、课外活动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l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二、课外活动的内容1、学科活动2、科技活动3、社会活动4、文学艺术活动5、文娱、体育活动6、劳动技术活动l三、课外活动的特点三、课外活动的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性选择2、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l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四、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

9、动l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1、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2、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互相配合,互相促进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5、因地、因校制宜第六节第六节 各教育因素的协调各教育因素的协调l一、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1、互访2、书面联系3、召开家长会4、成立家长委员会5、举办家长学校6、举办学校开放日l二、学校与社会教育力量的合作1、协调社会教育力量2、合理使用社会资源3、发挥社区人才优势4、服务文明社区活动5、排除社会不利影响第七节第七节 教师心理教师心理l一、教师角色心理教师角色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并为社会所期望

10、的行为模式。l二、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角色要求1、引导促进者 2、参与者角色 3、开发利用者角色4、评价者角色 5、研究者角色l三、教师威信三、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影响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效应。教师威信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4)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强化心理沟通l四、教师心理特征四、教师心理特征(一)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三

11、)教师的行为特征(四)教学效能感(五)罗森塔尔效应四、教师成长心理四、教师成长心理福勒和布朗,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五、教师心理健康五、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具有健全人格、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准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悦纳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工作和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控制情绪。l(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l1、教师个人、教师个人一、调整认知方式,增强耐压性二、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三、乐于交往,取得社会支持四、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l2、学校、学校一、学校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减少教师压力二、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l3、社会、社会一、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的重要条件二、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健全评估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评价体系四、有效推进教育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