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工农旅融合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子工农旅融合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朝天区镇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朝天区中子农工旅融合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2-2035年)(公示)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政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序言为做好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 篇”文章,按照广元市委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部署, 以及关于全省县域内片区划分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以片 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以片区规划引领国土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布局,促进乡村振兴和朝天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特编制广元市朝天区中子农工旅融合发展片区(以下简 称“中子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中子片区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
2、位于四川省北部 边缘、广元市北部、朝天区东北部。片区地处秦巴山南麓, 川、陕交界处,西接朝天区大滩镇、朝天镇、沙河镇,南邻 曾家山镇,东、北与陕西省宁强县接壤。片区中心镇中子镇 政府所在地距朝天城区18公里,距广元市区36公里,距宁 强县城40公里、距成都360公里。片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昆高速公路、西成高铁、108 国道从中子镇区边缘穿过,是出川入陕之咽喉,素有“天府 北来第一镇,入川之后第一站”、“秦蜀重镇”、“川北门 户”之称。中子片区土地利用现状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次之, 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较少。片区总面积为23462. 23公顷,农 用地面积为22099.55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
3、94. 19%;建设 用地总面积为1065.36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4.54%;自然 保护与保留用地总面积为297. 32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1. 27% O在各类用地中,耕地与林地占比较高,分别为3284. 88 公顷和17610. 16公顷,占片区总面积的14%和75. 06%;建设 用地占比较少,且绝大多数分布于潜溪河河谷地带,但是村 庄建设用地在总建设用地中占比较高,为481.09公顷,占总 建设用地面积的45. 16%o本规划是朝天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 的下位规划,是中子片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 等工作的具体安排,是该片区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4、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规划期限为2022-2035 年,基期年为2022年。公示内容V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统筹推进全省乡村国土空间规 划编制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 新发展理念,坚持“六个优化”、“四个尊重”,统筹发展 和安全,开发与保护。全面落实广元市建设中国生态康养名 市、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态康养后花园、西部绿色商品供应地 的战略任务,以“四个尊重”为根本遵循,以“六个优化” 为重要内容,统筹资源要素配置,全面推进广朝一体化发展 和乡村振兴为目标,进一步优化片区空间格局,壮大乡村集 体经济。规划原则严守底线保护天然林、生态林,切实维护生态安全,落实最严
5、格 的生态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遏制 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针对建设用地分散和低 效利用问题,促进居民点向镇区、聚居点集中,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民意愿,以人的需求调查为基础,预判人口 流动,城镇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以生产、生活需求为依 据,提升当地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切实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市民村民参与到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因地制宜根据片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发展基 础和发展条件差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确定不同地 域,不同发展阶段村庄的发展路径、发展对策的建设引导, 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防止“千村一面”。
6、城乡融合强化城乡要素充分流动与合理配置,鼓励城乡生活服务 和生产配套设施的全域共享,鼓励城镇和园区通过产业升级 发展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口就业,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城乡 发展和建设,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功能衔接、融合发展的区 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协调结合片区划分和中心镇、村的设置,立足片区功能定位 和各单位自身的职能、职责,通盘考虑、优化生产力布局, 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培育做强地区核心,引领带动全域产业、 服务、配套统筹升级。适度超前国土空间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 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既要体现可操作性、又 要注重前瞻性,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节约集约,合理布局城 乡空间,确保
7、规划既有超前性又具落地性。三、发展定位结合朝天区各片区的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横向 对比,着重挖掘中子片区交通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历史文 化底蕴,将本片区的目标定位为:“秦蜀北来第一镇,全域融 合示范区”一一广元市对外开放门户,城乡全域农工旅融合 示范片区。四、规划目标到2025年,片区生态环境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生 产基础得到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工、 旅”融合的产业框架基本完善,体制机制和支撑体系基本成 熟,产业品牌效益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建成川陕 大通道上的产业节点和区域服务次中心。到2035年,全面推进城乡要素充分整合与流动,农、工、 旅产业深度融合带动
8、农业持续增收,基本建成广元市对外开 放门户,城乡全域农工旅融合示范片区。五、主要内容(一)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强化土地底线约束。构建“一区、两山、两带”保护格局。促进生态保护, 集聚优势农业产业,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设施配置,合力镇 村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构建“一区”一一水磨沟省级自 然保护区,“两山”一一潜溪河北翼笋林山区域,潜溪河南 翼曾家山区域,“两带”一一潜溪河生态带(包括双峡湖水 库)、水磨沟河生态带,强化片区的资源环境格局保护。优化“一轴、一核、三组团”开发格局。依托中子农工 旅融合发展片区优质本底资源,形成“一轴、一核、三组团” 开发格局,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一轴-
9、一潜溪河河 谷地带的东西向镇园融合发展轴:以沿京昆高速、国道108 (京昆线)为主要依托,聚集城镇、工业园区、村庄等土地 资源,形成高效融合发展的区域。一核-一中子片区发展极核: 以中子镇为核心,联动柏树、枣树、五里联动周边村庄形成 中子片区发展极核。三组团:宣河-潜溪-旭光协同发展组团、 转斗-转南-校场协同发展组团、水磨沟-蔡坝河-马家坝协同 发展组团,以中心村为基础,聚集生活服务和产业发展要素, 形成辐射周边村庄的次级极核。划定“三区三线”,明确空间约束底线。结合国土空间 适宜性评价,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 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划定“三生空间”,构 成完整的
10、城乡人居环境。生态空间:主要包括水磨沟省级自 然保护区和潜溪河、清边河、水磨河流域、保护天然林等区 域,面积124.25平方公里,占比52.82%;农业空间:主要 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105. 68 平方公里,占比45.04%;城镇空间:主要包括现状城镇建成 区及城镇拓展区,面积5.28平方公里,占比2.24%。生态保 护红线:落实上位规划生态保护红线,主要包含大巴山生物 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56. 50平方公 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落实上位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成果,杜绝占优补劣、逼田上山,片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线并细化到图斑地块,划定面积
11、13.21平方公里;城镇开 发边界:尊重城镇发展规律,框定总量、限定容量,划定城 镇开发边界4. 92平方公里。(二)优化产业布局,构筑“农工旅”融合的产业体系。优化片区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一片三核四区多节点” 的产业发展结构。以中子工业园区和七盘关石材城两处工业 区合力打造中子经济技术开发片区,未来将作为中子农工旅 片区重要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石材产业和农副产品及食品 加工等两大领域的工业体系,与片区一产核桃种植和水果种 植形成产业联动,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与三产互动形成工 旅融合体验项目。“三核”为中子工业园区、七盘关石材城 和水磨沟景区。两处工业区发展可带动周边村落人口向园区 聚集,同时
12、工业区公服设施和基础设施可与周边村落共享。 水磨沟景区多为生态康养度假区,以生态康养为人气吸引极 核,以生态体验、自然景点观光为特色,吸引人流带动水磨 沟镇区发展。“四区”为河谷产业发展区、特色农旅休闲度 假区、生态农林区和水磨沟生态休闲度假区。(三)以蜀道文化、红色文化和细石器文化为特色赋能 全域旅游,融入广元大旅游环线。以中子铺细石器文化、蜀道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 和红色文化为代表,打造一批重大旅游体验精品项目,积极 融入广元全域旅游环线,依托古村、古街、古道、古关、古 驿等历史文化遗迹和细石器文化遗址,打造文化体验产品, 共建大蜀道文化体验游线路。依托红军攻克苏维埃政治部、 苏维埃旧
13、址和红坪战壕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 产品,共建红色文化缅怀游线路;依托明月峡、龙门阁重点 风景名胜区、水磨沟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 产品,共建自然生态观光游线路;依托山水生态资源,打造 康养旅游产品,共建休闲养生度假游线路。提升通景旅游公 路等级,畅通景区连接线,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快 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高品质文化主题酒店和精 品民宿,提升旅游住宿设施水平。推广五大特色餐饮品牌, 以蜀道文化和乡村度假为重点,引入新媒体互动、VRAR技 术手段,大力开发夜间文旅产品。打造一批环境优美、个性 鲜明、业态丰富的特色街区和门店、网红打卡地。建成乡镇 -景区-乡村
14、旅游点多层级的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体系。(四)科学预测人口和产业发展趋势,引导“镇园一体” 的特色城镇化。按照朝天区经济副中心的定位,做大做强中子场镇以及 工业园区,预测规划末期(2035年)中子片区人口为43612 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5891人,城镇化率为59.37%。结合 村级经济区划分,充分考虑现状镇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 经济职能与辐射带动能力,分析人口流动趋势,考虑被撤并 镇村群众的实际需求,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能力、 引导人口集聚、便于乡村治理”的原则,规划构建由“1个 中心镇、1个一般镇、6个中心村/社区和16个基层村”组 成的镇村体系。(五)营造独具魅力的高山河谷人居景
15、观格局,塑造美 丽山水田园环境。优化乡村聚落形态,构建“小城镇、微村落”空间布局, 合理控制城镇建设规模总量,结合山地地形特点,城镇整体 以河谷组团式布局为主,整体环境以塑造高山河谷地域特色 为基础,结合片区主题进行营造:中子镇以工业发展和蜀道 文化为主题,以“蜀道记忆,河谷小镇”为形象定位;水磨沟 以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为主题,以“红绿水磨沟,山水生态地” 为形象定位。村庄延续乡愁记忆,打造“小规模、组团化、 生态化”的乡村生活生产形态。控制村落规模尺度,控制在 IOO户以内;村落布局依山就势,沿河沿路沿坡形成组团式布 局;环境营造上保留原有农田、林地,展现乡野田园风光,将 农业生产与文旅景观
16、相结合,构建山地田园公园场景。片区 风貌整应体现川北地方特色、乡村特色和传统风貌治,宜采 用传统建材和工艺,农房形式、风格、体量、色彩,体现传 统川北民居风格主要特征。(六)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发展,助力片区乡村振 兴。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问题,规划充分尊重民意为原 则,引导居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新增29个居民点,建 设用地62. 78公顷,使聚居总人口达12448人,聚居度达 75. 4%o尊重中子片区山区地貌和缓坡农业种植的地形特征,推 动优势种植业规模化发展,引导形成梯度的种植结构,重点 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片区乡村规划不少于10% 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 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发展和项 目用地。(七)聚集发展,镇园一体,建设美丽宜居城镇。中子镇按照农工旅融合,镇园一体的特色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