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148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县中医院与乡政卫生院构建医联体实施方案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指在保持资产归属关系、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情况下,由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制度创新,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坚持公益、创新机制,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医联体建设发展,健全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

2、、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效率提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实,方便群众更好就医,不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二)工作目标。2020年,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二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根据实际推进医联体建设,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到2022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共享,基层服

3、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二、主要任务(一)推进建立多种医联体模式1 .参与上级医疗集团的组建。县级医院应积极与三级医疗机构加强联系,参与省、市医疗集团的组建。支持县人民医院与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与医学院、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协作关系,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方便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2 .组建县域医疗共同体。重点建设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中心)卫生院为枢纽

4、、村(社区)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共同体,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分别与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形成综合医疗服务医联体、中医医疗服务医联体、妇幼保健服务医联体,在医联体进行人才共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流动、服务衔接等方面合作。鼓励县级医院实施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全面推行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建立帮扶协作机制的松散型医共体。2020年,每个牵头单位至少要建立一个医共体示范单位。鼓励

5、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可加挂“某某医共体医院”牌子,但不得作为成员单位医疗机构第二名称。医共体主体单位和成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分别报其执业注册登记机关进行告知性备案。3 .建设跨区域专科联盟。根据县级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医疗机构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支持县人民医院与中心医院建立胸痛中心专科联盟、与第三人民医院建立传染病专科联盟,县中医院与医学院建立放射治疗专科联盟,县第二人民医院与医学院建立消化专科联盟,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大学华西医院建立检验学科联盟。借助

6、信息化技术,建立医院与辖区内的二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之间联系,加强专科联盟建设,优化医疗资源供给侧结构,方便患者在基层就医,增强群众获得感。4 .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全面开展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模式,构建县级医疗机构与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民营医院、村(社区)卫生室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率先在县人民医院建立区域影像、心电诊断中心,在县中医医院建立区域检验中心。推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上级制定方案、下级实施治疗”医疗模式。利

7、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二)完善内部分工协作机制1 .完善组织管理和协作制度。制定医联体章程,规定主体单位和其他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医联体以管理和技术合作为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组织制度。医联体可探索成立理事会。2 .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联体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县级医院负责疾病的临床诊断,急症和重症患者的救治,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指导、实施双向转诊,负责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对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接收市

8、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诊一般常见多发病患,合理引导疑难和急危重症患者转诊,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村(社区)卫生室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3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医联体牵头医院要设置全科医学科,负责对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过程中预约专家、预约转诊、预约床位、预约检查、预约诊疗等工作,同时负责安排到医联体成员单位坐诊或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医联体牵头单位和基层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生团队”,以“服务包

9、”或“服务套餐”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到2022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鼓励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1所二级和1所三级医院为转诊就医医院,构建“1+1+1”的组合签约模式,在确保基层首诊的基础上,签约居民可在组合内自由选择就医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收费机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免费、有偿签约两种服务包,积极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及延伸医疗服务,按照签约服务协议收取服务经费。上级医院的预约门诊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并下放预约权限,通过预留号

10、源、预留床位、开通转诊患者绿色通道等方式,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签约居民享受连续处方优待政策,通过长处方、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4 .科学实施双向转诊。在医联体内推行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根据医联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双向转诊服务流程。医联体内确需转诊的患者,可以优先转至医联体内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提供连续性诊疗康复护理服务。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11、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一康复一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5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医联体要进一步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健全同质化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手术分级管理、术前讨论、手术安全核查、疑难病例讨论、分级护理等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对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和考核,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监测、评估和通报制度,狠抓医疗服务过程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抓好医院感染控制、医疗费用控制、抗菌药物使用、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等工作,认真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1 .促进人员有序流动

12、。医联体内统筹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在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2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二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

13、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加强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推动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3 .完善统一信息平台。以“智慧广元”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统筹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联体内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共享、业务协同。加快建成医联体内医疗机构之间远程医疗系统,完善远程医疗服务诊疗规范,合理确定服务项目、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大力开展预约诊疗、远程问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监测等服务,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4 .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检验、消毒供

14、应、影像、心电、病理等中心。整合区域医疗资源,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检查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一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按照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相关规定,支持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在医联体内部调剂使用。三、保障措施(一)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医联体发展短板,提高区域内疑难重病诊疗能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以及远程医疗协作水平,推动医联体更好在基层发挥作用。按照分级属地原则,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

15、机制。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按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鼓励医联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才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二)强化医保杠杆作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积极推进医联体内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各医疗机构自身级别确定。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推动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推动特殊疾病门诊下沉到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导门特病人基层就诊。探索不同模式医保支付方式,实行医联体内“医保总额管理,结余留用,超

16、支合理分担”管理机制。完善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诊疗规范,探索制定日间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相关政策。(三)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医联体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规范合理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转变单纯对业务量的考核模式,重点考核医联体建设成效、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大型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基层人才结构改善和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医疗费用控制、医保费用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