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附县域特色产业及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附县域特色产业及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附县域特色产业及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摘要: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县围绕县域特色和资源禀赋,从实际出发,坚持以“草、薯、油、羊、牛五大特色产业和“四小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集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销对接、风险防控等关键要素为一体的示范点,全面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扶贫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在全县基本实现了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全覆盖,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关键词:县域经济;特色产业;产业融合一、县域特色产业及产业融合发展现
2、状(一)农牧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县立足“草薯油羊牛”五大特色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持之以恒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一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20年,全县完成正茬农作物播种面积65.25万亩,同比增加1.82万亩,增长2.69%。至目前,累计收获各类农作物41.88万亩,占正茬播种面积的64.5%。二是现代农业稳步提升。坚持把戈壁农业作为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累计建成各类设施大棚5515座,位奇镇产业园区设施无籽西瓜等一批农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二)文旅产业融合全方位发展。县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前瞻性谋篇布局,高强度投资开发,多产业联动发展
3、,探索出“文艺+文创旅游+扶贫”“体育+惠民”发展路径,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充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以融合发展区为主的格局,形成了更加清晰的产业发展框架。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产品体系全面。先后策划编排出舞蹈和本土文化节目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开发推出滑冰滑雪、户外露营等新业态。二、基于特色产业的产业融合模式(一)标准化种植与精细化加工融合县按照“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要求,基地以订单农业+连片种植为主,形成公司建基地,实施统一供种、施肥、播种、收购。农技中心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全程开
4、展田间管理工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冷冻保鲜、储藏流通等产业,构建“从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二)研发创新与营销服务融合县以加快工蕖园区建设、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承载服务能力,促进“两化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智慧园区和中小微企业云平台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控制、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三)体验消费和绿色、有机农业
5、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县深入挖掘农业的生态、休闲和文化价值,以旅游装扮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以垂钓戏水、烧烤野餐、种植采摘、红色教育等为主的生态产业经济,促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乡村游逐渐成为全县旅游的一大亮点。案例:镇村,属于“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戈壁滩,实际却蕴藏着发展戈壁设施农业的天然优势:土壤富硒、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该村利用精准扶贫产业帮扶到户资金入股的形式,建成了260座钢架大棚,曾经的戈壁滩上,一座集休闲采摘娱乐为一体的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区拔地而起,让入股农户不仅当年就得到了800元的收
6、益分红,而且解决了就近稳定就业的问题。三、县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一)带动农业增长情况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农业产业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的态势。2019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6.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9.5%,剩余的户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8%。(二)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情况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狠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兴产业提质增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
7、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累计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50家,引导支持农户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对接,通过土地租赁、就近务工、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三)带动农业增收与就业情况依靠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带动就业稳步增长。大力组织实施千名创业者培育计划、返乡创业人员典型培树计划和家庭服务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计划,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有效带动和扩大新增就业。至目前,县共建成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0个,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3565人,创办市场主体2200家,带动就业2.02万人。四、当
8、前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问题(一)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全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大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村集体规模化生产经营缺乏长远规划和创新思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且现有的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建设方面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带动农户发展能力较弱。一些原来培育发展起来的先进典型后续开发和管理还跟不上,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果
9、不明显。(三)果蔬储藏设施依然滞后,产品销售平台搭建不完善。首先虽然近年来县扶持建设了一批贮藏设施,但贮藏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大量商品鲜薯无法通过贮藏来调节市场,导致价格较低,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次疫情后,激发了网络销售的新一轮浪潮,当前“直播带货”风潮席卷全国,但县电商发展缓慢,没有自主的电商销售平台,网络销售行为较少,成为全县农产品销售增长的一块短板。五、对策建言能(一)强化经济发展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继续抓好对冲政策措施的落地,强化政策落实效果的跟踪和监测,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努力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抓住危机中激发的“红利”。(二)紧抓农业产业化
10、发展。一是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为统揽,突出“一乡一业一特色”,以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戈壁农业为重点,积极引进培育一批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要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合作社在助力群众增收和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把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融合起来,积极探索推行“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以市场营销水平的提升推动农业生产效益实现最大化。(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运行机制和交易规则,实行公开交易。推动“土地保底入股+绿色多元经营”产
11、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土地流转农民与合作社、种植大户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发展方式转变。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建设,健全落实财务管理等制度,切实提高示范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参考文献:川卫晓军.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经营者,2017(5)23-24.2狄强,张章.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8(8)15-18.引郭平.浅谈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J.速读,2019(2)20-21.4肖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与途径J.当代经济,2019(3)13-14.丁继友.浅谈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9(5)25-26.县统计
12、年鉴G.2019.摘要:县位于省南部,山多、林多、耕地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水平不高,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品牌不强,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为摸清县农业产业总体情况,通过对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实地调研,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关键词: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现状;对策建议县是位于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km2,辖个乡镇个村和个社区,人口万人。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
13、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为此,笔者通过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县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1产业总体情况1.1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县农业种植主要呈现“南桃中竹北油”布局,山核桃的主要生产地域范围为南部的荆州、家朋和伏岭3个乡镇,延伸至金沙镇和板桥头乡,面积8533hm2,产量4400t,产值5亿元;笋竹林的主要生产地域范围为中部的扬溪、华阳、金沙3个乡镇,面积10400hm2,产品有冬笋、苗笋、笋干、笋衣等,其中笋干产量3000t;油茶主要生产地域范围为北部的长安、上庄2个
14、乡镇,面积3000hm2,加工山茶油240t;林业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全县茶园面积2186hm2,名优茶产量1760t,产值2亿元;出口精制茶产量60003加工产值1.8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00hm2,品种主要有菊花、前胡、黄精、黄蜀葵、覆盆子等,其中饮用干菊I35Oto编制完成全国首个徽菜产业发展规划,徽菜原材料基地1767hm2,黑猪、小黄牛生态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已具备一定规模,完成徽菜产业产值18.6亿元。全县蜂农总数达2650余人,养蜂9.8万群,产值1.62亿元,为省养蜂第一大县,但产品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1.2 农业经营主体情况全县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65亿元,其
15、中规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11.2亿元。全县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2家,农业经营主体1145余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89家,合作社426家,家庭农场630家。依托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引进茶叶、山核桃、蜂产品、徽菜原料等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1.3 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实施产业品牌创建工程,助推乡村产业大发展。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以原产地、地理标志和区域名牌为依托,重点实施“十大品牌”培育行动,打造金山时雨茶、长安菊花、扬溪竹笋、瀛洲香菇、板桥大米、徽菜、山核桃、粉丝、黑猪、小黄牛等10个区域公共品牌。金山时雨、山核桃、火腿等获
16、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296个,“三品一标”认证24个,市级以上产业特色村39个,黑猪列入国家农产品保护目录。1.4 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2020年,全县电商农业企业有恋实多、小黑黑、薯小萌、五峰园、南米苑等121家,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到10亿元,同比增长25%,位居宣城市第2位。完成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75个,覆盖率达100%,成为省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县。引导马道悠然、金绿源、纪世山宝等12家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建立了网销产品种养加工基地,建成78个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实现行政村和农村社区全覆盖。建成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乡镇11个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乡镇全覆盖。2存在问题2.1 农业企业发展融资难农村固定资产抵押物银行不认可,农业企业贷款困难,投资不足,从而制约了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