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加快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转型的实践起点,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发挥社区生活圈基础性和综合性作用,把社区建好,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的发展思路,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步骤,加快推进市域社
2、会治理现代化,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社区短板、提升服务品质为核心,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将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作为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二、基本原则-坚持目标引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是指在15分钟步行路程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坚持保基本和提品质统筹兼顾,在补齐民生短板、统筹均衡布局、满足便捷使用的同时,主动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引领
3、全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全面发展,促进社区融合。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存在的短板,多措并举推动解决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居民自我管理职能发挥不够、经济微循环不完整和“一老一小”等社会问题。提高公众参与。调动社区居民、本地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方式、多途径地参与社区事务,开展各类社区现状评估与居民意愿调查,充分听取社区居民、街道、企业、社团等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补充完善短板清单,应对需求“对症下药”。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更高效、广泛地发动社会各界出谋划策,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共建。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要求,建立动态评估及
4、引导机制,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市统一划设的电子地理网格,进行谋划布局及社区生活圈服务要素配置,交通路网、公共区域和基础设施配套合理落格,提早布局甚至留白,对空间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深度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引导,根据不同社区实际,深入分析发展阶段、人口特征、用地条件、环境因素对服务要素内容及规模、覆盖、效率、品质四类指标的影响程度,针对性完善各类服务要素内容,优化空间布局。强化系统治理。以系统思维整合社区资源,按照节约集约、科学布局、有机衔接和时空统筹等空间治理方法,合理安排各类功能,推进社区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复合利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三、目标步骤按照“
5、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步骤,突出便民利民惠民导向,通过三年建设(20222024年),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分阶段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逐步实现全市社区服务体系便捷化、配套功能设施完善化、业态服务品质多样化、治理模式智慧高效化,实实在在增进民生福祉,彻彻底底畅通经济微循环,方方面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一阶段:摸排现状,确定试点(2022年3月)各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社区业态建设情况摸排工作,摸清新老社区业态建设情况,立足实际,全面统筹属地社区周边业态发展基础、空间规划布局、人口年龄构成、居民需求等情况,结合实际开展一刻钟
6、社区生活圈试点推荐工作(海勃湾区3个、乌达区1个、海南区1个)。各区要及时将建设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名单上报至市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阶段:编制方案,打造试点(2022年312月)各区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突出“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特点,结合试点实际情况制定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规划,于3月31日前报市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各牵头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根据圈层打造要求和职能职责,同步制定工作推进方案,于3月31日前报市推进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试点打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抓好分类施策,合理
7、调整、科学配置各类业态,在不搞大拆大建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增功能,年内积极申报级、国家级试点。第三阶段:以点带面,总结经验(2023年112月)总结试点经验,统筹兼顾“保基本”和“提品质”,组织各区开展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推广工作,同时紧跟新时代居民生活消费升级新需求,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口,聚焦社区品质提升和功能拓展,进一步推动城市转型升级。2023年底,全市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10个,其中:海勃湾区6个、海南区2个、乌达区2个。第四阶段:全面推开,形成规模(2024年112月)全面推进我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在海勃湾区城区实现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乌
8、达区、海南区在原有打造基础上,逐步探索城区社区生活服务圈向农区延伸,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扩大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范围。四、重点工作着力打造“舒适安居圈,便民消费圈,社区文化圈,优教普惠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城市颜值圈,服务响应圈”为一体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合理配置服务要素。服务要素涵盖社区服务、住房改善、日常出行、生态休闲、公共安全、就业引导等六方面内容。按配置要求,服务要素分为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和特色引导型等三种类型,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包括夯实社区基础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均衡布局休闲空间、构建社区防灾体系等;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包括提供多元社区服务、提升数字化管理服
9、务、塑造宜人空间环境等;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包括打造具有附加功能的特色社区及构建面向未来的社区生活场景等。(-)舒适安居圈。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新项目开发等工作。保障社区公共卫生、安全韧性,配建无障碍、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停车等设施。依托智慧手段引领生活方式革新,加强智慧社区建设。落实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拓展物业服务内容,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和服务,全方位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便民消费圈。科学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因地制宜配齐社区商业设施短板,满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丰富社区商业业态,促进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
10、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集聚式发展。支持品牌连锁企业进社区,发展智能社区商店。构建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积极发展可移动商业设施,鼓励“一店多能”。加快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鼓励开展配送上门等增值服务。实现社区商业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多层次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三)社区文化圈。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服务。坚持高标准打造棋牌室、公共图书室、体育健身室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进书香建设,加快建设“一刻钟”全民阅读圈、“中国书法城”,增加优质文旅服务供给。落实全民健身国
11、家战略,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错峰开放。进一步向街道和社区倾斜体育赛事活动资源,全面提升市民人文素养。(牵头单位: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四)优教普惠圈。坚持就近入学原则,进一步均衡布局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服务资源供给覆盖面,健全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将青少年教育内容融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培育“托育照护”及“老年照护”专业人才,推动教育人才下沉社区。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提升青少年儿童校外公益服务能力,拓展儿童成长空间,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指导机制,创造“适儿化设计”环境。(牵头单位:市教育局)(五)养
12、老服务圈。针对我市老龄化发展趋势,凸显我市养老服务特色,开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在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优秀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市养老服务发展布局,推进养老机构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障碍环境和适老化建设改造工作。建立完善高效便民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养老,丰富养老服务智慧化场景,推动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幸福居”为主题,着力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样板。(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六)健康医疗圈。优化医疗机构规划布局,规范医疗资源管理,建立高覆盖、高品质、全方位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满足居民日常小病看诊、取药等基础性门诊医疗服务需求,扎实开展
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小区,补充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采取政府补贴、行业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在社区开办婴幼儿照护机构。深入实施“健康”“智慧医疗”,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增加优质医疗服务供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和市民健康意识。(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七)城市颜值圈。推行城管领域“三长一站”工作模式。通过对公厕、社区智能安防、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环卫、垃圾分类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的高标准建设、管理、维护和改造,实现社区人居环境绿色、整洁、舒适。借助大数据发展运用,以智治支撑为牵引,
14、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工作。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倡导低碳、文明出行。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率,合理规划公交站点、线路及运营时间。健全重大疫情、灾难、事故等应急救助机制,提高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水平,打造和谐平安社区。(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八)服务响应圈。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构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响应机制。完善“12345”市民服务“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群众诉求响应处置速度和满意率,推动各部门力量下沉街道,形成权责清晰、条块联动的工作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智慧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促进公共事务和便民服务智能化,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实现运行更加
15、安全、秩序更加良好、环境更加宜居、管理更加智慧的目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机制,打造“一格一长一警”的网格化综合服务团队,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奠定坚实基础。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发动居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构建起各部门与街道、社区融入、互通、衔接、共享的联动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各项工作中,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16、加快构建方向一致、步调一致、重点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力以赴推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二)压实主体责任。各区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照责任分工,细化节点安排,加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试点建设。市直各牵头部门要加强规划指导、跟踪协调、资金争取和政策支持,及时掌握建设进度。把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边总结、边推广成熟经验做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强化政策保障。支持利用周边闲置的土地、旧厂房、仓库、商业综合体以及违法建筑拆后空地等建设便民设施,对开展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单位、团体,在品牌引进、统一承租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落实配套政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社区建设。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对承接养老服务、应急保供、社区服务中心等企业,创新消费信贷服务,为社区提供专业、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四)完善监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