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2365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我区医养结合工作现状,助力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破解“养老难”问题,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教科文卫工委对我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年以来,多次走访区卫健局、区民政局,实地走访各类养老机构,并于6月下旬组织工委委员与职能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养老机构等负责同志开展深入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共同建言献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区是市区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中心老城区,全区户籍老年人口32.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7%,人口老龄化

2、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心工程来抓,连续将养老服务工作列入区“十大民生实事”,确保养老服务工作年年都有新进展、新成效。我区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白云街、建设街和农林街入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白云街东湖新村社区和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积极主动,完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和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区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研讨解决工作

3、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规范、高质发展。二是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方案、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确保养老服务工作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落实。三是强化绩效激励考核。将养老服务工作指标纳入机关绩效考核指标评分体系,加强督查指导,强化结果运用,助推养老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用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一点、保证本级财政供给一点、加大区福彩金投入一点、吸引社会资源支持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解决养老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问题,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二)多措并举,增加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一是强化医疗机构、养老机构联动。鼓励养老

4、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全区27家养老服务机构、18家街道颐康中心均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服务签约率为100%o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加强内部医疗服务建设、设立内部医务室、在养老机构内部建立护理站,促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内养老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实现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推进孝慈轩养老院等8家养老机构被确定为长期护理险试点单位。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护理床位比例,区公办养老机构失能、半失能、高龄困难老年人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70%,提前实现护理型床位占比要求,进一步强化公办养老院的兜底保障功能。在区属医疗机构设置康复科、康复病区,提供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服务

5、,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治疗区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在区东山福利院建立与区中医医院合作的康养示范基地,形成我区独特而鲜明的养老服务特色。二是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颐康中心建设纳入书记工程,全区18条街道颐康服务中心全部完成建设,北京街、六榕街、登峰街获评市级示范试点。深入推进护理站建设,18家护理站为居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养老机构,促成由单一托老功能向嵌入式机构转型升级,持续向入住长者及周边社区提供助餐配餐、家政照料、医疗护理等服务。全区建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301个、养老机构31家,建成医养结合机构9家、护理站18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12间,增设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

6、,初步建成“食医住行乐”五位一体的社区15分钟为老服务生活圈。三是加大居家养老支撑力度。建成全市首张家庭养老试点床位,通过适老化改造入户、智能监测设备入户、专业护理服务入户的“三入户”工作,把养老设施、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的卧室。建立家庭病床3435张,为辖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预约出诊、护理、定期上门查房等服务。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内10.67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并定制个性化的“耆乐医养”健康服务包,构建新型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四是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大力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取消前置审批及区域限制,提供便捷服务,做到应发尽发,应办尽办。积

7、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的改革探索,在全市率先建成PPP-BOT项目合作模式运营的东山福利院四期项目,入选“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三)严格监管,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一是明确服务规范。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每季度由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消防、建设水务等部门组成督导组对辖内养老机构开展115项检查,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质量基准线。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评估,实行养老服务质量与政府补贴挂钩机制。二是压实安全责任。落实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养老机构继续实施封闭式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冬春防火等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入住长者生命财产安全。委托有资

8、质的第三方机构指导全区养老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应急演练等安全服务提升工作。三是提升专业能力。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扶持力度,对从事养老服务护理岗位的专业人才,给予5000-200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就业补贴,每年拨付经费50万元以上。协助非户籍养老护理员作为扶持类人才使用总量控制类入户指标办理入户,2022年为3名护理员争取入户名额。二、存在困难和问题(-)空间不足,服务设施建设难。老城区历史欠账多,我区222个社区中有64个社区没有养老服务设施,全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能达到市养老服务条例每百户25平方米的基本要求。在现有设施中,数十个“星光老年之家”设置在建筑物2

9、楼以上,没有电梯,难以满足服务长者的要求。市要求今年年底前50%的社区至少建设一个颐康服务站,2023年实现社区颐康服务站全覆盖,而我区黄花岗、华乐、农林、珠光、登峰、建设等街道受场地限制,完成指标存在较大困难。(二)疫情持续,影响机构运营。受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辖区内养老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人员分开闭环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由疫前的80%降至60%,长者饭堂服务人数不到疫情前的一半,近两年停业、注销了5家护理站。(三)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受限。据市发改委对2021年全市公办养老机构调研数据显示,荔湾区公办养老机构(200张床位)财政

10、投入500万元/年;白云区公办养老机构(200张床位)财政投入760万元/年;我区公办养老机构450张床位,财政投入仅320万元/年,财政投入数全市最低。我区公办养老机构东山福利院曾是全省首家五星级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近年来受资金短缺、服务收费核定标准低、人才培养难引入难等因素影响,院舍建设落后、设施陈旧,长者入住率不高,无法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在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意见建议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一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定位及具体的实施路径

11、,为医养结合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机制保障和人财物支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协同各单位推进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争取更多闲置公有物业下放,用于医疗、养老服务设施场所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长者,提升我区养老服务品质。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投入支持,争取市层面合理核定公办养老机构服务价格标准并动态调整。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员管理激励机制,确保队伍稳定,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二)提高医养结合水平,让老年人更有“获得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大健康”理念,强化全民健康教育

12、,健全老年健康管理体系。深化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争取上级在政策、资金、资源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开展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评估,加快长期护理保险扩面提质,让更多老人和家庭受惠。进一步深化区公办养老院与区中医院合作,探索中医服务与养老机构照护服务的深入合作,发挥区中医院名老专家门诊、治未病等中医特色服务优势,打造我区公办养老院中医医养结合服务品牌。(三)完善社会力量投入机制,提升专业化、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投资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区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构建社区15分钟为老服务优质生活圈。进一步深化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与辖内卫生服务机构的深入合作,全面提升全区民办养老机构医养服务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