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5).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时代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5年)为贯彻落实省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2019-2025年)精神,市出台了市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5年),对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为落实有关精神,推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加快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和健全全县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条件,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产出效率,做大做强创新主体,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县域科技经济竞进机制和比学赶超局面,为县域腾飞提供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一)
2、坚持创新核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完善创业培育服务,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二)突破关键问题。找准制约县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针对性,提高县域创新的有效性,在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三)确定科技创新目标。明确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推动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四)聚焦补齐短板。聚焦科技创新薄弱环节,找准工作突破口,采取有针对性举措,着力补齐短板,提升县域科技创
3、新整体实力。三、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县域创新跃升计划,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创新资源,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的要求,抓短板、补弱项,精准发力,统筹推进,努力实现科技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研发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完善,推动我县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四、重点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加强科技工作统筹部署,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一)强化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做好组织机构顶层设计和工作推进机制保障,确保跃升工作齐抓共管出实效1.强化科技创新组织建设。一
4、是完善由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科技、财政、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统计、教育、人社、税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的谋划、协调和督导,建立科技创新工作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和发展举措。二是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作用,提高科技综合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2 .发挥各部门协同创新作用。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工作综合性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创新工作举措,量化推进本部门工作,加强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统筹协调,打破职能界限和管理体制壁垒,整合集中各部门力量和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3 .积极争
5、取上级支持及奖励。各乡镇(街道)及部门积极发挥区域整体和部门渠道优势,加强与省、市部门的沟通和工作联络,努力争取上级政府部门在创新资金、创新荣誉表彰、创新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和奖励。(二)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发挥财政、企业、社会多元化筹措渠道,提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规模4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大工作力度,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支持,建立县财政科技资金快速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和使用财政科技投入,保证预算安排和支出优先。5 .提高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水平。针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指标,以推进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落地为重点,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
6、术交易税收减免等政策普惠力度,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优化科技资金投放,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撬动和放大效应,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研发资金投入。6 .积极争取上级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强纵向科技项目跑办力度;加强与京津冀地区高校院所横向产学研合作,提升项目研发的数量和质量。(三)加速科技创新要素流动和聚集,加强区域内外创新要素的流动配置,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和机构,提升创新成果产出规模和效率7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县域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激励和人才吸引政策,优化县域人才环境,加快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生活服务、税收
7、服务、住房保障、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京津冀人才合作、人才交流支持政策,积极推广“星期天工程师”“假日工程师”“网络专家”等人才柔性引进模式,扩大人才供给渠道。实施本土人才提升工程,注重对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培育本土化适用人才。加强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8 .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重点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抓手。重点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9 .提升扩大创新成果产出效率和规模。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借智”“借脑”工
8、程,通过入股、转让、许可等方式,吸引专利核心技术落户;推行知识产权兴企之路,将知识产权嵌入到市场、研发、采购、生产等整个过程中,实现专利实施与产业同步发展。10 .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间一公里”难题,为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推动科技要素集聚和科学配置,吸引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夯实创新的“领头羊”和中坚力量11 .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结合区域产业优势,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力度,在重大技术攻关项目、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9、、创新政策落实等方面集中资源重点支持,进一步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对行业和区域技术链、供给链、资源链、产业链的拉动和提升作用。12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制度,做强培育服务机构,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的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13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小微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权等激励措施,吸引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
10、差异扶持、扩量提质,扩大和稳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规模。(五)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县域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园区,发挥规模优势,凸显产业集群效应,培育高技术产业,实现科技经济协同跃升14 .强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化产业,打造人才、科研资源流动和汇集的通道和平台,优化知识溢出和创新生态环境,为高新技术产业孕育培植沃土。15 .提升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县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特色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与京津等地高校、大院大所、央企名企开展科技合作.促进平台共建、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人才培育、引才引智。(六)加快政策落实,
11、推动科普活动,打通科技政策落地通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16 .加大“科技特派员”工作力度。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面向基层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鼓励特派员全程参与创新主体和服务组织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管理等工作环节。17 .强化县域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加强对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科技政策宣讲,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重大科技政策落实。18 .优化科普内容,提高科普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把科学技术普及摆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
12、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部门责任。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压实部门责任,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工作推进保障措施,研判科技创新短板和瓶颈,确保主要科技指标跃升和科技综合实力提升。(二)加强数据监测预警,提高工作显示度。对照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做好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条件、创新产出、创新管理等科技创新能力指标采集、汇总工作,建立数据分析、监测预警机制,为工作决策提供全面、可靠数据,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评测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