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扎实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办法实施,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工作。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加强所有教学环节教师课程思政常识培训,继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
2、的思政教育资源,正确处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XX人。二、建设内容与要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不懈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与省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3、、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
4、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识和能力。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的主要领域,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等12个领域安全,以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4个不断拓展的新型领域安全,把国家
5、安全教育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能在实践中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深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优秀故事进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认真了解、学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干实事多干事的精神。三、建设目标与任务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抓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核心点,以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的目标为统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五年内力争完成“六个一”建设目标和任务。已立项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要主动作为,走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团队、教改项目建设的最
6、前列,发挥前期建设基础优势。建成一个有“师院”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基于学校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与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与学校发展规划,建成以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人才评价为主线的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形成“一院一品”或“一专业一品”。建成一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在形成“一院一品”或“一专业一品”的基础上,整合各学院资源,建成一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建设原则,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把课程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五年内,建成20个左右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力争建成1-2个省级及以上课程
7、思政示范专业。一一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让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相互支撑与补充。立足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理提升课程高阶性、增加课程挑战度、突出课程创新性,构建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示范课程,五年内,建成50门左右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力争建成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10门。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师资团队。以课程思政名师培育与课程思政团队建设为抓手,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激励与评价机制,加强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培育重要内容,五年内,培育校级
8、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团队10个左右,力争培育省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师资团队1-2个。立项一批课程思政改革研究项目。秉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行的理念,以产出为导向,着力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与运用。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五年内,立项校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0项左右,力争立项省级级以上课程思政教改项目5-10项。四、建设举措(一)以一流大学建设为抓手,推进专业思政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成为德智
9、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XX人。各学院要坚持特色建设,坚持“一院一品”或“一专业一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优势,为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建设区域一流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而持续努力。研究制定专业思政建设方案,探索专业思政建设的内容、途径、方法及有效载体,推动形成专业思政建设的有效机制。要以专业、系、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专业思政教研教改,深入挖掘专业教育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全面建设专业与思政有机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二)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统领团队、平台等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各学院要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10、准和一级专业学位类别(领域),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和效果,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有教学大纲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及责任落实制度。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的具体制度,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地位;突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三)以分层分类课程建设为主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育人环节全过程各教学单位(含课程承担单位)要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在实施课程思
11、政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公共基础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教育课程要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深度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实践类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打破界限,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促进知行合一。对不同专业课程进行分类建设。文史哲类专业课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现实结合;经管法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等职业素养;教育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师生树立
1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追求;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技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感、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培养大国“三农”情怀,让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制定课程建设标准,完善课程准入机制,新开课程必须经过试讲、专家认证等环节,严格保障开课质量。根据课程性质,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课程知识、能力、素养、价值等各方面的目标,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完
13、善课程评价体系,综合教师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工作投入、教学方法应用、学生的学习成果对课程开展质性评价,重点考察课程设计中育人元素的挖掘、融合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成效性,促进课程建设的科学化。(四)以提升教学团队理念和能力为主体,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意识各教学单位(含课程承担单位)要建设好教学团队“主力军”,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激励和带动广大教师树牢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育人能力,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更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五)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为战场,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各教学单位(含课程承担单位)要发挥
14、课堂教学“主渠道”、“主战场”作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建设责任意识,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坚持依法依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严肃课堂教学纪律,强化教师授课纪律约束,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根本要求,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严格课程考核。对照课程各层次目标,针对性
15、设计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价值观形成情况。注重过程性考察,用信息化手段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数据,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五、保障措施(一)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一是建立学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质评办、教师工作处、人事处等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规划与助推,各教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主要领导为具体责任人的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各二级学院要成立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三是各领导小组要结合部门的职能与任务,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提升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二)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标准教务处牵头
16、,参照贵州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师资团队、教改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师资团队、教改项目建设标准以及遴选标准。质评办牵头,制定课程思政建设配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三)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全员行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思路、方法等学习行动,树立教职工新时代的课程思政理念,提升教职员工课程思政的意识,了解课程思政的内容。一是开展课程思政网络学习行动,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课程思政内容。二是开展线下课程思政培训行动。邀请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专家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理念、知识与技能培训,分享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与经验。三是举办课程思政建设校内同行交流“沙龙”,教师共同分享交流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思路与建议。(四)加强建设与重点支持学校将课程思政建设列为本科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持续予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