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发展农民增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发展农民增收.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深修体林权制度改革磔椒!糠R园曾收年,我省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三年时间集中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工作,累计发放林权证余万本,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林木采伐、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资源评估、森林保险、生态补偿等配套改革,有效激发了林业活力,促进了资源增长、农民增收。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元,分别比年增长203%和U3%。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会议要求,围绕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深化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推进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实现林业经济由大省向强省跨越。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改革林权流转管理,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2、林权流转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林地规模经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手段。我们将在组织开展林改“回头看”的同时,重点改革完善集体林权流转管理。一是推进林权流转市场化。以县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和乡镇流转服务窗口为依托,推进建设林权流转公共交易市场,力争到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规范有序的市场交易体系和信息发布机制。分类制定林权流转格式合同,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引导林农通过公开交易市场流转林权,通过合作,出租等方式盘活林权,通过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以多种形式实现“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二二是探索价格指导机制。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建设,完善评估管理办法。改革资产评估方式,
3、推行“量价分离”评估制度。支持各地探索林地林木分级评价机制,推行林权流转基准指导价格,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林权流转监管。落实省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办法,推动制定集体林权流转地方性法规。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对流转主体、程序、合同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集体统一经营林地流转的监管。加强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维护林区稳定。二,实施分类经营改革,促进生态产业双赢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现林业多种功能的重要举措,我省区划集体所有公益林万亩、商品林万亩,集体公益林全部纳入了生态效益补偿。我们将围绕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长”和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着力推进森林
4、分类经营管理。一是从严管理公益林。认真落实国家公益林管理办法,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公益林采伐政策,严禁擅自将公益林调整为商品林。支持各地通过个人自管、集体统管、委托代管等方式明确责任主体,足额兑现落实生态效益补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指导明确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区域内集体公益林的经营管理责任,协调利益分配关系,探索重点生态区集体公益林政府赎买政策。二是放开放活商品林。指导编制县级森林经营规划,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改革采伐指标分配,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放活竹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开展采伐权公开拍卖、网上交易、联合采伐等试点。支持现代林业重点县、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5、特色经济示范县建设,总结推广“万亩林亿元钱”等复合经营模式。三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发挥林业资源面宽.生态、立体的优势,组织实施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业,适度发展林禽,林蜂等林下养殖业,有序开展松茸、贝母等林下采集,突出发展森林人家、林家乐等乡村生态旅游业,帮助林农实现“不砍树能致富”。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林业发展机制林改以来,我省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有效促进了林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但也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培育新型主体。抓好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创建活动,支持各地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
6、农民林业合作社、家庭(联户)林场、专业大户和涉林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认定动态化管理,支持林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打造特色字号林产品牌。二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专合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入股分红+保底分红+利润分红+劳务收入”等分配机制,探索“入股返利”“订单合作”“托管保底”“合资兜底”等合作方式,让林农与专合组织、企业、业主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完善支持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生态补偿、造林补贴、森林保险等政策,支持开展金融支林试点县建设,探索建立林权抵押融资收储基金和林业信贷担保金制度。制定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森林食品基地标准,探索林业项目实施主体普惠制,鼓励工商资本到林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林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键在落实、重点在基层。当前,我省基层林业体系还不健全,管理和服务能力还不强,与现代林业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基层林业站所能力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基础,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