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典型案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典型案例随着我国的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对于全面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社会背景下,培养新型技术性的人才就成为专业的主要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院依托自身优势与区位优势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应用校企协同创新的合作方式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应用工学结合、校企协同创新方式开展人才培养进行分析。一、实施背景成都市公布成都优化调整后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名录,对原有66个产业功能区、17个产业生态圈进行调整。其中,崇州拥有3个成都市级产业功能区,涵盖天府旅游、都市农业、智能制造等多个板块。其中,位于崇州的成
2、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属于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崇州周边有各类大型、中型、小型电气自动化企业坐落其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实践技能人才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二、主要做法电气自动化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对接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基于“1-2-3-3”的人才培养模式。“1-2-3-3”的人才培养模式图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I两个培一养平台 ,)全育 人一个培养目标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级技能型人才位育人国际化办学中福共建(三种培养手段,图13”人才培养模式图具体情况如下:(一)“
3、1”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抓行业趋势,统领人培全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产业功能区,培养与现代化企业相适应的电气专业技能型人才。(二)“2”个培养平台:深化建设校内外双基地,实现育人双循环。通过专业指导和校企共建等多种手段,搭建了校内和校外两个培养平台。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研并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按照教育对接产业、学校对接企业、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的原则,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校企教学教研、生产实践等协同合作,积极组织开展“认知、跟岗、顶岗”实训,校企共同修定人才培养方案。(三)“3”种常态化培养手段:常态培养推进,动
4、态评价加持。深化三教改革,将一体化教学、信息化教学、国际合作办学三种常态化人才培养手段融入改革全过程。新建西门子工业自动化认证培训中心、AHK考核专用设备、改造PLC等多个场地。“14431”教师培养体系下,打造出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课程。对学院现有门户网站数字化校园平台版本进行升级,以满足专业信息化教学需求。本专业成功申报、建设了成都市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世界技能竞赛第19赛项工业控制项目的参赛选手主要训练基地。正是省示范专业的建设,助力专业快速成长,使得本专业承担了四川省、成都市在该项目竞赛成绩突破的重任。(四)“3”全育人:以
5、“全”为核心,以“育”为根本校企多元互动,配合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国际化办学。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成果成效本专业不断实践、完善并构建的“1233”校企协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善专业办学条件,使专业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迈向高端,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同西门子数字化工厂集团等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入学介绍、跟岗实训、奖学金评比等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新增1个中德班,开展了德国外教专周教学活动8周,讲座2次,3名教师考取AHK培训师,2名考取AHK考官证及博途培训讲师证书。使其具有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时代特征,推行的人
6、才培养模式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改善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创新特点突出,引领专业稳步发展。四、经验总结(一)案例成功启示1 .电气专业人才培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专业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人才培养工作。2 .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坚持立足行业、服务社会。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充分挖掘专业在行业、地区产业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积极规范、常态化地开展校企深度融合、产教结合的合作项目。通过开展校企文化、技术、人才、教科研、实习实训等互融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师生岗位认知感、技术认同感、专业责任感。3 .电气专业人才培
7、养坚持高端引领、示范辐射。通过与西门子(中国)、德国IB深度合作,将行业高端设备、培训体系引入教学环节。西门子工业自动化认证培训中心、成都市工业控制技能竞赛集训基地等一批代表专业高端水平的场地、设备、培训体系逐步引进到校内并积极开展各项培训认证活动,助推专业快速高端发展,为专业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产生了积极作用。(二)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1 .培训体系的常态化转化不足。如何将国内外优质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本土化转换,特别是如何将培训认证体系进行常态化推广,如何将国外职教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全面引入课堂等方面还需要加大改革步伐。2 .世赛培训成果的课堂转化与运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世赛工业控制项目所
8、涉及的先进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故障排除是本专业今后对标国际标准的方向。如何将训练成果、比赛成果进行课堂转化与运用也是需要专业下大力气探索与教研的主战场。今后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强世赛成果转化,惠及专业师生。五、示范推广本案例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项目对象,适用范围是以该专业为主,其他如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建设均可以借鉴。主要应用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软硬件条件改善等场景。本案例推广过程中,应注意:一是要积极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与企业实际需求;二是要深入分析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寻求典型代表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深度合作项目;三是要以广阔视野,高端建设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教培场地,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不断满足专业高水平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