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盆村赶家园至油茶基地至垭口环线改扩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盆村赶家园至油茶基地至垭口环线改扩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说明书.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路面设计说明的最小高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1.3填方路基:填方路段需清除地表腐植土,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和草皮、淤泥,然后进行碾压夯实,压实度不低于90%,若底部松土厚度大于0.3米时,应翻挖再回填,如含水量大于设计,应晾晒后再碾压,路基压实标准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lO-2006)规定及下表要求。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面计起深度范围(cm)压实度(%)路堤上路床030293下路床308093上路堤80150290下路堤1502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293L4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石料作路基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压实。含有
2、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水量超过规定的,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易风化岩石及软质石用于填料时,应按土质路堤标准填筑。用粗粒土(填石)时,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厚度的2/3o填石路堤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第三篇路基、一、路基设计(一)、路基设计原则及依据本路段的路基设计,系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lO-2006)、重庆市农村公路施工简易手册和其他有关的规程、规范等进行设计。(二)、横断面设计原则该项目路基宽度6
3、.5米其中路面宽5.5米,硬路肩2X0.5米。行车道和路肩横坡为双向横坡,行车道路面横坡为2.0%,路肩横坡为2.5%,超高以路基中心线为超高旋转轴,路肩一同超高,按线性超高,超高缓和段的止点于圆曲线的起点上,按一类半加宽方式加宽。(三)、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Ll填方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挖方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0.1和1:0.3。L2由于路线经过地带地势较陡,多为斜坡,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挡土墙施工难度大,纵面拉坡时尽量多挖少填,尽量避免挡土墙的施工。以减少工程数量和降低路基施工成本。路基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按照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考虑,临界高度根据土质和气候因素按照当地经验选用,尽
4、量使不利季节路槽距地下水位1.8路肩:本项目采用C20片石碎路肩,路肩规格50X30(顶宽50cm,高30cm),路肩施工时,沿纵向每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2、软土路基处理部分软土路基必须采用片石换填或透水性好的中粗砂换填,换填厚度根据地质以实测弯沉值进行控制,弯沉值要求I250Xlo-2mm。二、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量分析,路面设计采用标准轴载BZZ-IOOo结合沿线自然条件、公路用途及当地筑路材料来源和施工经验等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路面设计为沥青碎石路面,路面横坡2.0%,路肩横坡2.5%o路基要求弯沉值IW25010-2mm,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掺量为5%的水泥碎石
5、稳定层,设计弯沉值I70X10-2un,要求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MPa;基层下铺筑4cm厚填隙碎石层,基层上洒布2mm厚透油层:面层为4cm厚沥青碎石面层,设计弯沉值IW45X10-2mm;设计使用年限为6年。三、施工一般注意事项1、各结构层原材料及混合料的配合比、干压、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2、基层、面层应进行施工配比设计,经试验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全面展开施工。3、25cm厚基层应一次施工成型,压实度和弯沉等各项技术指标均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时注意基层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施工。4、其他各结构层应按相关规范所规定的各工序规定的操作要求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
6、量。5、路肩必须稳固,并应做到直线平顺、曲线圆滑,顶面平整。路基填土必须分层碾压,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每层的厚度应不大于30厘米。压实工作要点: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以便能适应基础强度增长: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具拉走:压实路线先两侧后中间,要经常注意土的含水量,并视情况采取措施。(对于压实设备的选择,建议采用不小于20T振动压路机)1.5 挡土墙设计:在地面横坡较陡、设计填土厚度较大且砌筑取材方便的地段,设置路基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基础、墙身均采用M7.5水泥砂浆砌ML30片石,砌体内外错缝,填缝紧密,灰缝饱满;衡重式挡土墙设计采用C15片石碎浇筑
7、,若需采用其它材料,由业主、施工方和监理现场共同计量确定。挡土墙设计类型:15米高为重力式挡墙,5米高度以上为衡重式挡土墙。基底承载力不得低于0.3Mpa,基础埋置深度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决定。重力式挡土墙顶宽0.6米,内坡比为1:0.3米,外为直立式。衡重式挡土墙顶宽按墙高和设计图中墙高对应基底宽度推算,墙身采用内外收坡,内坡比为1:0.25米,外坡比为1:0.05米,墙身与基础比为1:0.1,衡重台设在墙身上部3/5处,具体参照设计图。挡墙每隔1015米、或地形、地质变化以及转折分段处设一伸缩缝,缝宽度3cm。墙体纵横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孔径为IOCmXIOCln的正方形,纵向间距2-2.5
8、米,成梅花型设置,最下排需高出地面0.3米,内高外低使积水通畅,墙背设置砂砾石反滤层,反滤层厚度0.3米(参见挡墙设计图)。1.6 挖方路基:石质路基边坡均采用光面爆破。尽量减少病害工程,避免山体滑坡。1.7 路基排水:设置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进行排水,在挖方路段设置浆砌边沟,边沟规格为50X30X40(边沟顶宽50cm,高30Cnb底宽40cm)。压实速度相平衡,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中间不停顿。5、压实沥青混合料应在摊铺后立即压实,压实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遍数及组合方式依据试铺段确定。碾压时掌握好碾压温度,碾压机具进行适当组合和编队,碾压机械
9、时应以钢轮为主,胶轮为辅,振动时采用高频率、低振幅。沥青碎的压实度应达到94%以上(以马歇尔实验密度为标准密度)。6、接缝处理及开放交通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即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的宽度暂不碾压,作为后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然后再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面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采用平接缝,切缝时间宜在混合料尚未冷却结硬之前进行。原路面必须用切缝机锯齐,形成垂直的接缝面,并用热沥青涂抹,然后用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面层上,错过新铺层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再改为纵向碾压。沥青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
10、自然冷却到周围地面温度时才可以开发交通。对于碎面层加铺段尽头处,应设置接坡段,以接顺老碎路面,同时方便后期衔接。其他未及事宜见设计图及相关规范。6、沥青面层交工检测指标值:横向力系数SFC60应254,构造深度TDO.55InnU四、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沥青混凝料配合比的设计首先应根据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干压,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满足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其次,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试铺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
11、,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的随意变更。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干压、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合机械拌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3、运输从拌合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运料车运输混合料可用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为了保证摊铺温度,每车到现场均应测量混合料温度,低于摊铺温度时,混合料不得卸车。4、摊铺沥青碎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温度和摊铺速度,摊铺温度的不得小于150C.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调节至与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