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探究 论文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探究 论文 .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探究摘要:为了确保劳动教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其他育人目标提供强大助力,教师有必要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即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知识与技能;随后立足于教育实施模式的建设路径,提出两条自己的看法,以期能为教师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提供借鉴价值。关键词:“双减”;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教育原则;教学内容引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重要的构成内容,劳动教育具备促使学生树立起良好品格、提升学生智力、强健学生体魄、培育学生审美能力的综合育人作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较为重要的推
2、动作用。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进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参与劳动的实际经历,积极探索落实劳动教育内容的路径,以便能提升授课质量,确保劳动教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推动学生朝着优秀方向迈进的重要力量1.o一、“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目标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注重强调了及早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故而,尽管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某些时候甚至需要被教师与家长照顾,也应接受一定的劳动教育,以便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其日后成为合格的建设者提供牢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劳动能力相对较弱,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活动应与其能力相符。换言之,劳动教育目标要合理、科学
3、。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教育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文件,并明确指出,各级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体而言,劳动素养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劳动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措施,切实强化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促使其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确保其能热爱劳动一一对于老师所布置的劳动作业,他们全身心投入,十分享受创造劳动成果的机会;诚实劳动一一在参与劳动活动中,小学生能做到不偷懒,积极面对;辛勤劳动一一应充分发挥“不畏艰苦”的精神,勤于劳动;具备良好的敬业态度一一在劳动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形成追求极致的劳动态度。其次是劳动价值取向。现阶段多数小学生都是在父母呵护中长大
4、的,由于缺乏劳动的机会,他们很难体会父母的艰辛。部分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以“劳动为耻”。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应转变小学生的看法,促使其形成“劳动最崇高”的理念,引导其逐渐树立起“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正确劳动观,切实体会到“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的含义,理解“劳动”是平等,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而己,最终养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最后是劳动知识与技能。这是学习参与劳动的关键。若是缺乏相应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学生即便有劳动的心,也无法实施。国务院将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目标分成两个阶段:1-3年级和4-6年级。前者要求学生应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与社会劳动,比如对简单劳动工
5、具的正确使用、饲养动物的基本知识等,确保其养成初步服务意识;后者要求学生能掌握清洁卫生、种植等劳动的基本知识,能借助于现有的工具完成劳动目标。二、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小学劳动教育区别于劳动实践,前者是通过让小学生参与相应的劳动活动,而形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为其更好地完成劳动目标提供必要助力;后者是单纯的实践。在构建小学劳动教育模式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尽量构建启发式、项目式等教学课堂,而慎用直接讲述式,以免引发学生的反感。1 .教育原则小学劳动教育活动,除了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比如教育性以外,还应根据劳动教育的内容,坚持教学的思想性、综合性等原则。小学劳动教育的综合性是指
6、劳动课程的教学应涉猎广泛,与其他学科形成深度融合。“劳动教育”应从内容、形式等方面打破学科的壁垒,体现出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的内容。小学劳动教育的安全性是指所开展的劳动活动应以学生的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为基础。安全是劳动教育的基石,没有安全的劳动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劳动教育”唯有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推动小学生朝着优秀方向迈进的关键。2 .具体教学的内容现阶段尚没有统一的劳动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教学的难度。然而,教师应意识到,即便有教材作支撑,自己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需要根据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科学地设计,以便能构建高效劳动课堂,切实解决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
7、题,为其早日完成劳动教育目标创造有利条件O首先是价值观。比如在繁华的城市中,多数小学生在家中都极尽宠爱,换言之,学生劳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劳动意识较为薄弱。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所有班级,并要求各个班级成立劳动小组,人数以5-8人为宜。在劳动实践中,各个学生通过认真翻土、埋下种子、定期浇水等举措,直至植物成熟。期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农作物的具体名字、生长特征、浇水情况等,引导其学习写作劳动心得体会,这有助于其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对于他们掌握更多劳动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其次是劳动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校外劳动的举措,不断强化学生的劳动观念
8、。譬如在植树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种树,促使其在挖坑、栽树苗和浇水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又比如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前去敬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为爷爷奶奶表演自己拿手的歌曲、跳舞等;高年级小学生可以给爷爷奶奶读报纸、讲故事等。在端午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包粽子”的活动。部分学生碍于包粽子的技艺不佳,可能迟迟不愿参加,但随着教师的指导、其他学生的相互帮助、个人技艺的提升,他们将渐渐喜欢上包粽子,这对于其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最后是劳动技能。部分小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劳动活动,并非其劳动意识欠缺,而是他们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故而,在劳动实践中,会
9、因为无所适从而渐渐丧失兴趣与热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通过多种举措,对学生劳动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明确他们所欠缺的劳动技能的种类。之后借助于信息技术,将不同种类的劳动技能制成8-15分钟的微课,其内容包括技能的种类、实施步骤、应注意的地方等。学生通过学习以后,会对劳动技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了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劳动材料。以粽子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糯米、粽叶、绳子等材料,促使其借助于刚才所学的理论知识,渐渐掌握相对较难的包粽子技艺4o三、结语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为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了必要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
10、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劳动教育目标,创设科学的劳动教育实施模式,以便能提升劳动教育的科学性,促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为其日后获得个人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基础。参考文献:1李静蓉.“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03):27-30.2陈姗,谭中玲,隋红军,毕研环.“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S2):220-223.3阮玉兰,吴芳.“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6):111-113.4熊畅,陈方媛.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辽宁教育,2022,(0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