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7994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科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肾综合征诊疗规范2023版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1.SyndrOme,CRS)通常是指同时存在的心脏和肾脏病理生理紊乱,多数是由于某一脏器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导致另一脏器功能的急性或慢性减退,既包括继发于心力衰竭的肾功能减退,也包括肾功能受损后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随着社会老龄化,急慢性心、肾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大多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美国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注册研究显示,急性左心衰竭住院患者中,30%合并慢性肾功能减退史,20%血清肌W2mgd1.o还有研究发现,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性肾损伤Scutekindneyinjury,AKI)发病率

2、高达55%,且是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心血管疾病又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肾脏病协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南资料显示,CKD患者10年内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20%。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心血管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超过50%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心肾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重视。CRS概念最早由1.ed。UX在1951年提出,当时仅指心功能不全引起肾功能受损。200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将CRS定义为治疗心力衰竭过程中,因肾功能受损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2008年ROnco

3、等提出CRS新定义,即因心脏或肾脏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而导致另一器官急性或慢性功能受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定义强调了心肾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根据心脏、肾脏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发病时间先后将CRS分为5型:I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心脏功能急剧恶化继发引起急性肾功能减退;n型CRS:慢性心肾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导致慢性肾功能减退;in型CRS:急性肾心综合征,肾功能急性恶化引发急性心功能不全;IV型CRS:慢性肾心综合征,慢性肾功能减退引起慢性心功能下降;V型CRS:继发性心肾综合征,系统性疾病同时影响心脏和肾脏功能。CRS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血流动力学变化、神经内分泌激活、炎症、免疫损伤、

4、贫血、氧化应激等。CRS治疗原则强调兼顾心脏和肾脏。积极治疗心脏和肾脏基础疾病,及时发现和纠正CRS易患因素,积极改善心脏、肾脏功能,尽早阻断心脏-肾脏间不良相互作用。第一节I型心肾综合征I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较为常见,是指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导致的急性肾功能恶化。I型CRS发病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及非血流动力学机制,心肾相互作用,多种因素参与其中。急性心力衰竭(acuteheartfai1.ure,AHF)患者继发AKI不仅提示病情严重,还是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弥漫性心肌病变、急性心脏后负荷过重、急性容量负荷过重、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竭等。

5、AHF时仔功能恶化可分为两种亚型。多数急性肾功能恶化主要与右心功能不全、右房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有关(即充血性肾功能恶化)。后向压力假说认为,中心静脉压升高可逆向传递至肾静脉,继发引起肾静脉主动性充血,导致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床扩张,压迫肾小管管腔。肾静脉充血还可增加肾间质压,加重肾脏尤其是皮质低氯。中心静脉压升高还可引起腹腔内压增高,压迫腹腔脏器,肾脏也静脉回流减少,导致被动性静脉淤血。此外,大量腹水等其他原因所致腹腔内压升高也可增加中心静脉压,进而影响肾脏灌注。AHF时还有部分肾功能恶化则主要与心排血量下降,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有关。AHF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均引起心排血量减少,超过肾脏代偿

6、能力,导致肾血流量降低和肾脏灌注不足,持续低灌注还可使肾脏对各种损害因素易感性增加,最终导致肾皮质缺血、梗死。上述两种发病机制可共存。因此,临床上需仔细评估I型CRS患者肾静脉压力升高和心排血量下降对肾脏灌注的影响。神经体液因素、炎症、氧化应激、免疫调节、凋亡、内皮激活、利尿剂抵抗、药物性肾损伤等非血流动力学因素也在I型CR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低血压和肾脏低灌注可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活化,促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1.dosteronesystem,RAAS)过度激活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nervoussystem,SNS)兴奋、抗

7、利尿激素(精氨酸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多。AHF时促血管收缩、钠潴留的神经激素和促血管扩张、利钠的激素均释放增多,但前者更占优势,最终导致肾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肾功能恶化,加重容量过负荷、体循环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精氨酸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也可促使血管收缩,加重容量过负荷和低钠血症,进而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因心功能失代偿再住院、死亡及AK1.发生风险。肾静脉压升高也常伴有RAAS过度激活、SNS兴奋,并促使炎症介质释放,增强炎症反应。值得重视的是,RAAS过度激活和SNS兴奋虽可增加钠水重吸收和血管收缩,维持肾脏灌注压、肾小球内压和滤过分数,但代偿机制也伴有负性效应。RAAS和SNS长时间激活

8、对心肾均产生不利影响,如促使心脏左心室肥大和重塑、心肌纤维化和凋亡,促进肾脏钠水潴留、肾内血流重新分布和髓质血流减少、仔小球硬化和肾小管纤维化、入出球小动脉收缩和有效滤过率下降等。此外,RAAS和SNS过度激活还可通过刺激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途径损伤肾脏。【临床表现】急性左心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右心衰蝎则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临床综合征。I型CRS患者急性仔功能减退易发生在急性心功能恶化早期(48小时内)。由于肾脏灌注不足,I型CRS早期表现为尿量减少和肾前性氮质血症,但后期常伴有不同程度容量过负荷,且对利尿剂反应明显降低。【诊断】I型CRS尚无

9、临床诊断标准,AHF病程中应密切随访肾功能,根据尿量、血清肌酹、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变化,早期明确AK1.诊断,某些尿液生物学标志物浓度有助于早期发现AKI0【治疗】I型CRS临床治疗重点和难点在于同时兼顾心肾。首先治疗基础心脏疾病,纠正心功能恶化诱因。肺/体循环淤血但不伴有外周组织低灌注的“湿暖”型急性心力衰竭,如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首先血管扩张剂,其次为利尿剂;肺/体循环淤血为主,首先利尿剂,其次为血管扩张剂。肺/体循环淤血伴外周组织低灌注的“湿冷”型急性心力衰竭最为危重,如收缩压M90mmHg,可给予血管扩张药、利尿剂,疗效欠佳者可考虑正性肌力药物;收缩压V90mmHg则首选正性肌力药物,

10、无效可考虑使用血管收缩药,低灌注纠正后再使用利尿剂。AHF患者应严格控制出入液量。肺/体循环淤血及水肿明显者应严格限制饮水量和静脉输液速度。无明显低血容量因素者,每天摄入液体量一般宜在150Om1.以内,不要超过2000m1.。保持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500m1.,严重肺水肿者水负平衡每天为1OOO-2000m1.,35天后过渡到出入量大体平衡。同时限制钠摄入2gdoAHF合并容量过负荷时,纠正容量过负荷极为重要,首先静脉祥利尿剂。但大剂量利尿剂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循环血容量减少过快过多,导致肾功能恶化,进而增加死亡风险,且样利尿剂预防和治疗AKI作用未获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故I型CRS患者仅在病程

11、早期短期谨慎使用。新型利尿剂托伐普坦是血管升压压素V?受体拮抗剂,只排水不利钠,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水肿、伴低钠血症、肾损伤倾向患者,可显著改善充血相关症状。AHF患者利尿剂抵抗时处理策略包括:增加祥利尿剂剂量;静脉推注联合持续静脉滴注,以避免祥利尿剂浓度下降引起钠水重吸收;2种及以上利尿剂联合使用,如祥利尿剂加廛嗪类利尿剂,也可加用血管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应用增加肾血流药物,如小剂量多巴胺或重组人利钠肽等,以提高肾灌注,改善利尿效果和肾功能;纠正低血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感染等,尤其注意纠正低血容量;必要时超滤脱水或其他肾脏替代治

12、疗。超滤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容量过负荷状态、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因素,设定超渡速度及超滤量,平稳、有效地纠正容量过负荷,进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对心功能不稳定的CRS患者严格控制超渡速度,酌情延长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直至24小时不间断连续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尽量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药物选择方面,I型CRS患者应慎用ACEI/ARB类药物,以避免或减少高钾血症、血清肌酹进行性升高等不良反应,但已用ACE1.者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并非停用ACE1.的指征。I型CRS心排血量降低尚未纠正时,不推荐使用B受体阻断药。另外,心功能减退患者尽量避免和减少造影剂肾损伤。正性肌力药物能通过

13、改善血流动力学而增加心排血量,有助于改善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维持肾脏灌注,改善肾功能。顽固性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考虑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左心室辅助装置。血管扩张剂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中心静脉压及心肌耗氧量。利钠肽不仅有扩张血管,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动脉压力、右心房压力和体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作用,还具有排钠、利尿、抑制RAAS和SNS激活、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作用。【预防】从防治CRS角度出发,首先强调尽量避免和阻止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肾静脉充血和肾灌注不足,及时发现和纠正CRS易患因素,尽早阻断心脏-肾脏间不良相互作用。第二节I1.型心肾综合征D型

14、CRS(慢性心肾综合征)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或AHF反免发作导致逐渐进展的慢性肾功能损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45%-63%合并CKDo肾小球滤过率(g1.omeru1.arfi1.trationrate,GFR)即使轻度下降,也会显著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并提示血管病变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和CKD同时存在不一定是n型CRS,诊断n型CRS还需临床上能推断慢性心力衰竭是CKD发生或发展的病因。【发病机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次数也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H型CRS时,肾脏静脉压增力口、肾脏低灌注、右

15、房压增高同样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肾静脉压升高和肾静脉扩张可刺激机械感受器和肾脏局部交感神经,引起肾动脉血管收缩和GFR下降。心排血量减少、肾灌注压降低可激活RAAS和SNS,增强钠水重吸收,从而维持肾脏灌注压和滤过分数,但神经内分泌长期过度活化对心肾均产生不利影响。RAAS和SNS过度激活均可引起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引发肾缺血缺氧,还可促进炎症因子和活性氧簇(ROS)释放,增强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造成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治疗】对于慢性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干预目的是通过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消除诱因,避免心肌损害发生、发展,避免

16、出现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同时缓解症状,改善预后。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需根据急性失代偿期和慢性稳定期病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治疗药物。除纠正诱因、控制出入水量、吸氧等一般治疗外,心力衰竭常用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B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B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离子增敏剂)、窦房结起搏电流特异性抑制剂等。此外,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心力衰竭伴CKD和贫血时,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纠正贫血可能有助于改善左心室肥大和心脏功能。合并肾功能减退的CRS患者服用ACEI/ARB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并密切随访肾功能及血钾变化,如果服药后4周内血清肌酹升高超过基础值30%,ACEI/ARB剂量减半并酌情加用其他降压药,超过基础值50%或出现高钾血症,应及时停用ACEI/ARBo不能耐受ACE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