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882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调研报告】对固原市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几点思考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构建“一主一带一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市委五届五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内涵与路径选择,为固原建设宁夏副中心城市擘画了蓝图。全面理解副中心城市及其发展定位关于副中心城市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市场、交通、行政的支配下,商品或服务消费的空间范围存在一个有规则的等级关系,每个等级的地域系统又有相应级别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特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常是行政区域)形成的与经济主中心结构、功能相似,但数量、水平有差别的次级增长极,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经

2、济效益和自身增长的发展,必将向周边扩散来推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因此,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普遍现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人口和城市功能过分集中的压力,还能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种有益探索。站在宁夏全局看固原的发展历程固原从2002年撤地设市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召开五次固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固原发展的阶段性战略重点,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倾斜力度、加大人才培育与资金投入力度等,促进固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XX年底,固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较2002年底增长了IL5倍,人均GDP增长了19.66

3、倍,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2倍。(一)固原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机遇与优势。20XX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XX2035年)进一步提出构建“一主一带一副“城镇空间格局,固原市被确定为宁夏唯一的副中心城市,立足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宁夏南部地区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中心、生态园林和文化旅游城市。战略机遇。固原市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是自治区党委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赋予固原市发展的新定位、新使命,不仅提升了固原在全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还为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抓高质量发展、实现赶超式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地理区位优势。固原市处于我

4、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重要节点,还是银川、兰州、西安3个省会城市交汇的中心点,为加快开放发展和融入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圈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具有潜在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近年来,固原市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先后被列入“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荣获“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和“全域旅游创建典范城市”等荣誉,为副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气候环境优势。固原市境内年均降水量超过400毫米降水线,夏季(68月)平均温度只有18.8,是真正的“清凉世界”、“避暑胜地”。农业资源优势。固原市无工业污染、病虫害少,生产的蔬菜色泽鲜亮、脆嫩多汁,肉厚纤维少,

5、芳香甘甜,被授予“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二而且,固原黄牛肉、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胡麻油等优质农产品也是闻名全国。文化资源优势。红色文化资源,如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单家集革命旧址、青石嘴战斗遗址等;丝路文化资源,如须弥山石窟,以及波斯鎏金银壶、萨珊王朝时期的凸钉玻璃碗等。民俗文化资源,如高台马社火、魏氏砖雕、杨氏泥塑、回族民间器乐等。(二)固原建设副中心城市的短板。从GDP增长看,经济总量发展不足。通过比较宁夏(固原)2017年至20XX年的GDP数值,固原市GDP保持增长趋势,平均增速(6.5%)比全区高0.26个百分点。20XX年,主中心城市银川市GDP增长值是固原市GDP增长值

6、的6倍,固原市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度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发展不足。从经济首位度分析,资源集聚能力薄弱。主中心城市银川市近5年的经济首位度是固原市的6.1倍。固原市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还存在开放程度不高、人才总体性短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促进发展的金融血脉不畅、对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的集聚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面临发展不足的最大实际。从产业结构分析,三产绝对占比较低。20XX年,主中心城市银川市三大产业的占比为3.7:45.4:50.9,固原市占比为17.1:2L5:6L4,但是主中心城市银川市三产的产值在全区三产中的占比是固原市的5倍,固原市作为宁夏副中心城市,资

7、源开发不够且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抢抓机遇奋力推动固原副中心城市建设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建设以“宜居宜业、文旅融合、开放包容、团结和谐”为固原副中心城市内核的蓝图已经绘就,惟有从以下方面笃行,才能高质量建设聚产业、聚资源、聚要素、聚人气兼具生态文旅特色的宁夏副中心城市。(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赶超式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做到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方面借助相对的区位优势,不仅要统筹四县一区的城市布局,优化辖区内公路发展布局,还要不断拓展区外重要城市的航线航班,弥补高铁建设滞后的短板,逐步打通经济发展的道路堵点,在

8、此基础上继续争取相关国家政策,积极融入全国高铁网,建设连接“西兰银”城市综合枢纽,为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地和投资消费旺地创造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发挥好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农业资源等比较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地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突破口,引导生态产业区域集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高质量规划建设具有生态文旅特色的宁夏副中心城市,主动融入西兰银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发展,更好发挥建设宁夏南部地区人口集聚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副中心城市的战略价值。(二)坚持苦干实干,继续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西海固地区经历了从苦瘠甲天下的历史记忆到发生脱胎换骨新变化的巨大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

9、、社会团体力量和各族群众接力奋斗、苦干实干的结果。未来,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依然需要发扬“三苦”作风,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为指引,奋力谱写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固原新篇章。一方面,既要看到固原撤地设市20年来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赶超式发展的信心,又要客观认识固原GDP总量在自治区五个地级市,乃至周边甘肃省的庆阳、平凉和白银等相邻城市所处的位置,增强“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在新起点上要继续深化对市情发展的现状认识,准确把握市情特点,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带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以“慢不得、要不得、等不得”的紧迫感,积极培育“跳起来摘桃子”精神,不断激发

10、全社会力量干事创业激情。(三)结合发展实际,不断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围绕“高质量规划建设具有生态文旅特色市的宁夏副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地、绿色发展引领地、投资消费旺地、宜居宜业幸福地、文化旅游目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地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讲,一是聚焦“红色固原、绿色发展”战略定位,以红色资源为纽带,用好六盘山干部学院的党性教育平台,建设思想政治新高地,以红色文化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以绿色发展为载体,建好宁南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借助冷凉气候和特色农业等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基地、乡村康养示范基地,努力把固原建设成西部重要的生态休闲避暑旅游度假

11、区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聚焦“五特五新五优”发展布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以特色发展为目标,用活“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固原黄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当地“国字号”资源优势,不断制定招商优惠政策、人才引进与培育规划等,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通过实施产业千亿倍增计划,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落户固原各县区,参与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奋力推动全市赶超式发展迈出新步伐厚植发展潜力。三是聚焦“新产业培育新动力”的发展思路,以生产端优化提升催生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结合固原绿色发展的优势,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发展“飞地经济”,抢抓宁夏枢纽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机遇,以宁南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基础,推动“数据外包+直播电商+数字传媒+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更好发挥宁南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宁夏副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生产技术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