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2894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程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程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管理制度.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管理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全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师资培训工作为基础,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校本教研工作为推力,以建立新的评价机制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和造就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二、课程管理具体要求(一)改革课程功能。树立全课程教育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改革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提高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功

2、能,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三)改革课程内容。强化“课标”意识,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提高学校与教师把握“课标”与执行“课标”的能力。(四)改革课程实施。树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课程观,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紧紧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题策略,进行全课程下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重建课堂文化,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程实效,实现单位时空内效益的最大化。(五)改革课程评价。树立新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六)改革课程管理。坚持制度创新,建立校本教研制度、选课指导制度、学分管理

3、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等,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七)改革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实施全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一支符合全课程要求的专家型、课程型的教师队伍。(八)建立和健全课程的管理制度,构建全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校长是学校全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成立学校全课程指导委员会;在某个年级段试行学分制,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与程序,规范操作过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选课的研究和指导,建立选课指导责任机构、责任人,规定选课指导工作的程序,安排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选课指导手册,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建立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鉴定学生学习领域学科学习质量,建立

4、全课程教学监测机制等制度,提高全课程管理水平。(九)认真履行学校全课程管理职责。制定学校学年全课程实施方案;依据学校全课程管理制度,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独立自主或与校外有关机构、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教学、评价与考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全课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建立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确保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十)从囿于校园到走向社会的转变。全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我们必须把视线从狭窄的校园移向广阔的社会,尤其是移向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十一)理顺关系,从“单一”走向“综合”。全课程

5、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体系,给学校以很大的自主权。要求我们学校管理者改变过去等靠的课程管理模式,主动出击,根据有关课程文件,结合自身情况、教师专业水平、学生的各种能力,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同时保证好三类课程的合理比例,既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校本课程的课时,也不能用校本挤占国家、地方课时,更不能随意拔高课程标准。(十二)继续加强全课程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非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解读和学习,提高对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十三)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十四)加强课程的过程性管理和监控,不断反思、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