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2-2023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2022-2023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校2022-2023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我校将严格执行区办学规定,以室重点工作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走深走实;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抓住课堂教学研究主阵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学科教学管理,从严、从细、从实抓好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2 .加强对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跟进与指导,保证活动真实、有效地开展。3 .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各年级分管领导、教务处加大课堂巡查力度,严格要求教师按课程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无故缺
2、课、擅离课堂。另外,继续实行推门听课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要求,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4 .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精准设计学生的作业和训练、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同时,精心组织好阶段性检测、认真、及时的做好检测的分析总结,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促使教学不断上台阶。二、扎实做好毕(结)业年级复习备考工作。1 .开好毕结业年级百日迎中考教师、学生、家长动员会。2 .各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做好复习备考计划,提前做好各项备考准备。做好近三年中考试题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中考信息收集工作,准确把握命题方向,研题集题,归纳整合,做好精准复习。3 .继续开展“人人一堂
3、展示课活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确保课堂优质高效。4 .组织好两次模拟考试,做好质量分析。5 .组织好毕业年级中考报名工作。6.组织好初四实验操作、信息考试、体育测试等备考工作。7.做好与老师的沟通交流。6 ,注重学风、班风建设,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教育,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9 .加强学生分层指导:拔尖学生的提高;薄弱学生的补缺(给他们信心,稳定教学秩序);“偏科”学生的补偏(扩大学生升学机会)。10 .对结业学科,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到提高学生AB级等级的数量上。三、优化教师队伍。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
4、要位置。2 .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优先开放名师课堂,把课程改革的理念,高效的教学模式,骨干教师经验融入到每节课堂教学中。3 .校本教研扎实开展。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培训制度,把“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落到实处,开展行动研究、反思研究、案例研究,加强校际合作,积极组建研究共同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4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借助“师生结对,一帮一”活动平台,深化课堂教学活动,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实现常态化,把对青年教师培养纳入各项常规教学活动中,强化讲课评课活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研,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快青年教师的教
5、学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实力和区内竞争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 .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继续搞好骨干教师教学展示(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教学汇报课活动)、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论坛,进行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实现系列化、常态化,增进交流和学习,发挥骨干教师的带教培养工作,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四、精心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工作本学期,我校为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双减”政策的要求,缓解学生家长的实际困难,健全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有需求的学生都能享受高质量的课后服务。
6、1 .周一至周五下午5:056:30,对在校学习结束后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提供延时托管服务。2 .服务内容(1)自主作业。组织学生在各自所在教室自主做作业,引导学生完成70%以上书面作业。(2)课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课业辅导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3)自主阅读。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供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4)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自选足球、跳绳、篮球、书法、美术、创客、机器人等校本课程,采取自主选课的方式参加,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情景式活动。(5)社团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指导组建新生文学社、辩论队、英语协会、数学建模、漫画社、摄影协会、轮滑社、绘画社、舞蹈、音乐合唱团、篮球、乒乓球、足球等社团或兴趣小组,自主开展实践探究、素质拓展活动。3 .师资保障(1)学校将课后服务课程研究开发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集备等活动研究课后服务内容与活动形式,不断挖掘教师资源潜力和学校资源,丰富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形式。(2)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美术、音乐等方面专业特长,提升课后服务能力。(3)积极利用好家长、社区、志愿者等教育资源,参与和支持学校开展公益性课后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