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目的辨别、评价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Wei) 险源和风险,并确定风险控制措施。2合用范围本程序合用于公司体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危 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3.职责3o 1管理者代表组织开展公司危(Wei)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3o 2安环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危(Wei)险源辨识、风险 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并对各部门的危(Wei)险源 辨识和风险评价等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3o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Wei)险源辨识、风险评价 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4.程序4.1 危(Wei)险源辨识4.1.1 危(Wei)险源辨识的类别。按导致事故和
2、职业危 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4. Io Io 1人的因素4o l.lo Io 1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a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 超限等);b.健康状况异常;Co从事禁忌作业;d.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eo辨识功能缺陷。4. Io Io Io 2行为性危害因素ao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等);bo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Co监护失误.40 1.1.2物的因素4。1. Io 2o 1物理性危害因素a。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 缺陷、其它缺陷);bo防护缺陷
3、(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 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它防护缺陷);c.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 花等);do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等);e.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等);fo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g.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堆料垛滑动等);h.明火;1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 温液体等);j.粉尘。4o 1.1.2o 2化学性危害因素a。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 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等);bo自燃性物质;Co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
4、液体、有毒固体、有毒 粉尘与气溶胶等);d.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 体等);40 Io 1.2o 3作业环境因素a.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 照、通风不良、缺氧、气温过高、气压过高、气压过低、 高温高湿、自然灾害等;bo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不清 等);Co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 志选用不当等).4. Io 1.3管理因素a.职业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bo职业安全责任制未落实;Co职业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d.操作规程不规范;e.培训制度不完善等。4.2危(Wei)险源辨识的范围:危(Wei)险源辩识的范 围必须覆盖
5、公司的组织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以及过程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危(Wei)险源辨识和风险 评价程序应考虑如下方面:4。2o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4o 2.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 者).4o 2o 3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4。2.4识别来自于工作场所之外、可能对组织控制下的工 作场所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危(Wei)险源.4.2o 5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所产生的、在工 作场所周围的危(wei)险源。4。2o 6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无论由组织还 是由外界所提供。4.2。7组织、活动或者材料的变化或者提议的变化。4. 2.8职业健康安
6、全管理体系的修改,包括暂时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4o 2.9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械/设备、操作程序和 工作组织设计,包括为适应人员能力的改装。4.3危(Wei)险源辨识方法40 3o 1问询和交谈。4o 3o 2现场观察。4o 3.3查阅有关记录.4.3o 4获取外部信息。4。3. 5工作任务分析。40 3.6安全检查表。4。4危(Wei)险源辨识的主要内容4.4.1公司地址及环境条件:公司地址的工程地质、地形、 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 面进行分析.4.4. 2公司平面布局4 4 2。1总图:功能分区往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 布置;高
7、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风险品 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造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 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4.4。2o 2运输路线及码头:道路、码头。4.4。2.3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采光(操作 规程、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4。4。2.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有毒、腐蚀性、燃爆性) 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4. 4. 3生产设备、装置4.4o 3o 1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 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4。4.3o 2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 和误操作,静电、雷电。4.4.3。3风险性较大设备4o
8、 4o 30 4特殊单体设备、装置:乙快站、氧气房、变配 电站、拍片间、热处理间等。40 4o 3.5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 等有害作业部位。4o 4.3.6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 卫生设施.4. 4.3o 7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等.4o 5人员(包括合同方和访问者)的活动。4o 6公司厂界附近由公司控制下的工作活动产生的危( wei )险源制废水超标并璇、厂界噪声排放、运输危( Wei)险物品泄露等,可按环境因素进行评价)。4.7管理上的缺陷(如危(Wei)险源的识别不齐全,对 风险的评价失误等)。5.风险评价5o 1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
9、价分析危(Wei) 险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大小。5.2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简称LCE) o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 评价风险性的大小。即D=LXEX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 风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者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或者减少人体暴露于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者减轻事 故损失,直至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分数值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 程度1065o 2o 1 L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汀)恒 1 聿双二土叫KI日匕=-Iv1WtS mJ B
10、C JjMir相当可能可能、但不时常可能性小、彻底意外Oo 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Oo 2极木nJ能Oo 1实际不可能5o 2o 2 E一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Oo 5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5.2o 3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4015731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灾难,数人死亡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严重,重伤 重大,致残引人注目,需要救护5o 2. 4 D-风险性分值.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风险程 度。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是可接受的风险;如果风险分 值到达70- 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风险性,需要及
11、时整 改;如果风险分值160-320之间,那末这是一种必须即将采 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风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 值表示环境非常风险,应即将住手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 为止。风险等级划分如下表所示.风险等级划分(D)分数值风险程度风险级别320极其危(Wei)险,不 能继续作五级(特大风险)160320业四级(重大风险)70160高度风险,要即将整改三级(较大风险)2070显著风险,需要整改二级(普通风险)20普通风险,需要注意一级(低风险)5o 3o重要危(wei)险源的确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 为重要危险源:50 30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5。3o 2相关方的合理抱怨和要求
12、;5o 3o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的;5 30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 措施的;5o 3o 5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规定的重大危(Wei) 险源;5o 3.6依据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的结果,属于三 级及其以上级别的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6o确定风险控制措施6o 1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6o 1.1消除:如果可能则彻底消除危(Wei)险源或者泯灭 风险来源,用安全物质取代危(Wei)险物质,如采用无 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用无毒、 非可燃物代替高毒、高燃溶剂等。6. Io 2预防: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 安全电
13、压、熔断器、事故排风装置等。6o Io 3替代: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用低毒、低燃物代 替高毒、高燃物,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 消声装置、使用低压电器等。6o Io 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Wei)险、 危害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 物质分 开。如遥控作业、隔离操作室、防护屏、安全 距离、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6o 1.5联锁保护:当操作者失误或者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 (wei)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Wei)险、 危害发生.6. Io 6警示标志和装置。在易发生故障和危(Wei)险 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 设置声、光
14、或者声光组合报警装置。6.1.7个体防护设备。只用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控制措施 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以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6.2风险控制措施:6. 2.1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6o 2. 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6.20 3加强教育与培训;6o 2o 4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6o 2o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6.21 6保持现有措施.7.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评审确定的控制措施是否 会产生新的危(Wei)险源,是否选择了成本效益的最佳方案等。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涉及到的所有作业活动 或者设备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危(wei)险源辨识和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填写 在“职业健康安全危(Wei
15、)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 览表”。8o安环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危(Wei)险源辨识评价结果汇总审核,确定相应控制措施,报管理 者代表审批发布。9.危(Wei)险源辨识评价的更新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对危(Wei)险源要重新识别、补充 和评价:9o 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9.2生产活动内容或者工艺发生重大变化 时;9。3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9. 4发生职业健康安全事件时. 10.相关文件和记录危(Wei)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重要危(Wei)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危(Wei)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 览表填表部门 填表日期序号作 业 活 动危险源可能导致 的事故风险评价方法风 险 级 别现有措 ae( 见 注)作业条件风 险性评价法L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