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分析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分类分析对策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垃圾分类分析对策建议为切实了解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现状与成效,*先后赴各镇(区)、村(社区)、再生资源处理企业进行了调研,到部分市民家庭进行了深入走访,现将调研情况和有关对策建议如下。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以全市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为目标,坚持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原则,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探索垃圾分类有效方法,注重垃圾分类过程管理,各项工作总体呈现稳步推进,提质增效的发展态势。(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相关部门、区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了市级生活垃圾分
2、类减量工作专班,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统筹协调全市垃圾分类工作。(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已基本建成餐厨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初步建成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投入使用各类垃圾分类处置终端23个,并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强化二次分拣、分类收运和严格监管考核等方式杜绝混收混运。(三)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我市先后出台了*市全市域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查评价办法,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垃圾分类纳入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区镇板块的考核项目,充分调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化。(四)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上下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
3、宣传载体,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通过市级宣讲团、各级志愿者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手段,举行“垃圾分类宣传月”等活动,让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二、存在问题(一)源头减量还需加强。虽然全市垃圾增长态势有所遏制,单结构性的生活垃圾源头增长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外卖、快递等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外卖盒、快递包装等废弃物急剧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建筑垃圾,成为源头减量的一大难点。由于传统习惯原因,全市“光盘行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厨余垃圾源头减量效果不佳。(二)时间地点不够合理。从社区居民走访调研中发现,垃圾收集时间和地点不合理,目前投放点开放时间大多设置在上午大
4、致在7:00-9:00,下午17:30-19:30,但是我们发现,小区居民中,下午17:30-19:30是下班高峰期,回家做饭后收集的厨余垃圾,早已过了投放时间,而第二天上午7:00-9:00投放时间又正是上班和上学的高峰期;不少小区只设一个投放点,且投放点和上下班实际路线较远,造成垃圾投放极不方便。投放时间和地点的不合理造成垃圾分类工作很难有效落实。(三)居民意识有待加强。目前,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有害垃圾危害的宣教方式还相对单一,未能做到入脑、入心、入户,群众缺乏对垃圾分类整体性认识,难以准确掌握垃圾分类标准。同时,群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进行改变,毕竟严格准确的垃圾分类将会大大增
5、加丢垃圾的复杂度,再加上居民的从众心理较强,看小区其他居民都没有垃圾分类,就产生了懈怠心理。目前的工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桶边督导、上门规劝等高强度人力监管模式,难以长时间维系和推广。(四)末端处理仍然滞后。我市垃圾处理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结构式缺失、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厨余垃圾初七设施建设较慢,导致居民产生的部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焚烧;大件垃圾、建筑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缺口较大,无法满足现有处置需求。三、对策建议(一)加强制度管理,夯实垃圾分类工作基础。一是完善法制基础。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要设定相应罚则,使垃圾分类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守的社会准则。二是完善物业管理机制。主管部分
6、应加强对物业的管理,明确物业再垃圾分类管理中的主体责任,要求物业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服务。三是完善引导机制,鼓励基层社区成立垃圾分类社区组织,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同时将垃圾分类执行率融入到“文明单元”“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中。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更好地提升家庭文明素养,以实际行动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时尚。(二)加强考评管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各镇区、板块要从组织领导、宣传培训、硬件配置、分类效果、督促检查等方面加强考评。通过采取定期督查和日常抽查的方式,每月对考评对象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督查打分,并通报排名。各部门要加强对本单位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垃圾分类情况的督查力度,制定督查考核方法,重点督查分类实施的配备情况和分类效果,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落实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三)加强科学管理,形成垃圾分类工作共识。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城市工程,居民是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也是最终的实现者。建议小区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一小区一方案”,不搞“一刀切”,在方案制定中由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深入沟通,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时间、地点等事项开展协商,充分发挥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