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与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疮的预防与护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压疮的预防、护理与治疗单位:苏州永鼎医院姓名:乔静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治疗KeywordPressureUlcer;Prevention;NursingCare;Treat一、压疮的定义与产生原因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易发生在一些骨质凸出的部位,如既尾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根部等。在活动受限、脊髓损伤、重症监护患者(ICU患者)以及年龄大、营养不良、皮肤弹性降低、水肿等病人身上最为常见。口-3二、压疮的临床表现与形成过程(-)近年来,压力性溃疡已经取代了褥疮一词。其临床特征为:D无痛;2)边缘
2、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者火山口状;3)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有裂隙交其分隔成数个部份,不易充分引流;4)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恶臭分泌物或者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组织,使股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二)压疮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依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三期:1)瘀血红润期瘀血红润期又称为I度压疮。原因为受压部位的皮肤浮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受压部位的皮肤呈暗红色,并有红、肿、热、痛或者麻木。判断标准为,解除对该部位的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仍不能恢复正常。此期皮肤的完整性未破坏,为可逆性改变,如及时去除致病原因,则可阻止压疮的发
3、展。2)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又称U度压疮。损伤延伸到皮下脂肪层。受损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并有炎性渗出,形成大小不一的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潮湿红润的创面,如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压疮继续发展,此期病人的感觉疼痛。3)溃疡期溃疡期又称In度压疮。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前着较轻,为浅层组织感染、化脓,脓液流出后,形成溃疡,病人感觉疼痛加重。后者严重,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常可抵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若细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环,还可造成脓毒血症或者败血症,危及病人的生命。三、压疮的预防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技术复杂,并非依靠严格的规定就能
4、杜绝的简单问题。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采取各种预防及护理措施,避免压疮的发生,是我们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临床问题。压疮的预防是指通过减少病人与他们所接触物体表面压力的大小及缩短压力对局部组织作用的时间来防止压疮的发生。预防被广泛认为是控制压疮最为有效的方法。预防措施普通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压危高危人群、翻身、使用支撑面、增加营养、保持肛周及床褥干燥卫生。1-31.预防压疮的第一步是识别高危人群。D根据患者不同的卧位观察骨突出和受压部位。2) 了解患者皮肤营养状况:皮肤弹性、颜色、温度、感觉
5、。3) 了解患者受压皮肤状况:潮湿、压红,压红消退时间、水泡、破溃、感染。4) 了解患者躯体活动能力: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意识状态。5) 了解患者全身状态:高热、消瘦或者肥胖、昏迷或者躁动、疼痛、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水肿等高危因素。2 .使用支撑面支撑面可分为:低技术持续低压支撑面(ConStantlowpressureSUPPortS,CLP)、替代性压力支持(alternatingpressureSUPPorts,AP)装置、其他干预措施。1)低技术持续低压支撑面(COnStantlOWpressuresupports,CLP)CLP包括海绵、静态充气支撑装置、注水支撑装置、注凝胶支撑装置
6、、硅化纤维填充装置、足跟雌高器和雌。27项随机对照研究(RCT)研究结果显示,与使用标准医用床垫相比,海绵床垫或者支撑面可降低患者的国发生率。22)替代性压力支持(alternatingpressureSUPPorts,AP)装置检验替代性压力支持装置效果的RCT研究质量不高,样本量太小,因此其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P3)其他干预措施其他干预措施包括手术床铺垫、坐垫等。3 .翻身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尽管各种坐垫、床垫及支具已不断改进,各种翻身床、气垫床或者砂床的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最基本的,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还是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给病人翻身,或者是病人自己定时变换体位。体位变换
7、可防病人同一部位受到长期的持续压力。普通交替地利用仰卧位、俯卧位。在许多压危预防方案中,传统的做法是每2h翻身一次1。4 .加强营养有证据显示,营养状况差与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关联L3。一项RCT通过测量145例压疮三期以上患者的体重(BW)、肱三头肌的厚度,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血清白蛋白,对患者营养状况与压疮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87%,评定营养状况的3项指标中,BMI、BW指标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05),表明营养不良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且随着营养不良程度加重,患者压疮在三期以上。应重视压疮患者的营养问题,实施营养干预,从而提高
8、其生活质量4o5.皮肤护理日常的皮肤护理,要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避免局部刺激。及时更换衣物床单,保持床铺平整无褶皱和渣屑。适当按摩拍背和温水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医护人员要运用良好的转移技巧,减少转移病人是造成磨擦或者皮肤受损,同时,在转移是避免拉扯病人的皮肤,可使用辅助工具协助提起病人材转移。四、压疮的护理与治疗方法(一)护理要点1. 评估患者:1) 了解患者营养状态。2) 了解局部皮肤状态。3) 了解压疮的危(wei)险因素。2. 减少患者局部受压:D对活动能力受限的患者,定时被动变换体位,每两小时一次。2)受压皮肤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压红不消退者,应该缩短翻身时间。3)长期卧床
9、患者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4)骨突处皮肤使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5)躁动者有导致局部皮肤受伤的危(Wei)险,可用透明贴膜予以局部保护。3. 翻身:D在床头设明显标志,并贴好体位变时间表,表中记录翻身时间,体位等。2 )翻身先后要对压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认真检查并记录结果。3 )翻身时间要严格按时间表进行,不得随意更改。4 )翻身动作轻柔,不可拖曳。5 )翻身先后要注意整理床面,使之平整无杂物。6 )对排泄物污染的褥单,要及时更换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7 )在骨突部位垫好软枕,减少压力过于集中。4 .皮肤保护:1)温水擦洗皮肤,使皮肤清洁无汗液。2)肛周涂保护膜,防止大便刺激
10、。3)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局部清理,保持清洁干燥。5 .对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热水袋或者冰袋,防止烫伤或者冻伤。6 .加强患者营养,根据患者情况,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饮食,必要时,少食多餐。7 .压疮护理:1)淤血红润期: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者减压贴保护。2)炎症浸润期: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溃疡贴)覆盖;有水泡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避免局部继续受压;促进上皮组织修复。3)溃疡期: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增加营养摄入,促进创面愈合。(二)治疗方法压疮的治疗要注意创面局部处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
11、的综合治疗。首先、是解除压疮区域的压迫,否则任何治疗都将无济于事。其次、要控制影响压疮愈合的全身困素,如营养改善,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治疗水肿,控制糖尿病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压疮治疗可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1 .保守疗法:I、度创面原则上采用保守疗法。1) I度压疮:此期重点祛除危(Wei)险因素,避免压疮发展。主要措施有增加赶身次数避免局部过度受压、避免磨擦力和剪切力。2) II度压疮:此期重点是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小水泡可用滑石粉包扎促进吸收;大水泡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出液,外涂2%味喃西林溶液,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已经破溃,露出创面的水泡,消毒后用无菌辅料包扎。3) m度压
12、疮:此期护理原则是解除压迫、控制感染、促进修复。首先要清洁伤口,清除局部坏死组织,露出新鲜肉芽;其次对创面要进行换药包扎。创口内使用高渗葡萄糖、葡萄糖粉,可减少局部渗出、减少肉芽水肿,有利于控制感染。2 .手术治疗:对经长期保守治疗不愈合,创面肉芽老化,创缘疤痕组织形成,合并有骨关节感染或者深部窦道形成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纠正贫血,控制感染和术前两周冲洗创面等。术中彻底切除压疮。然后,根据创面部位和大小,设计不同的皮瓣。缝合后注意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以防止局部渗血,渗液,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参考文献1 .ReddyMfSudeepGSlRocho
13、nPA.PreventingPressureUIcersiASystematicReviewJJAMA,2022,296(8):974-984.2 .CullumN,McInnesEzBeII-SayerSEM,etal.SupportsurfacesforpressureulcerpreventionJOL.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2004,Issue3.3 .LangerGfSchIoemerG,KnerrA,etal.NutrotionalinterventionsforpreventingandtreatingpressureulcersJOL.CochraneDatabaseofSystematicReviews,2004Jssue3.4 .陈莉,董申琴,耿荣娟,徐德宏,穆书惠.营养对患者压疮发生和伤口愈合的影响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22,10(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