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永葆“赶考”清醒头脑 坚定答好新时代新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讨发言:永葆“赶考”清醒头脑 坚定答好新时代新考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党把握执政规律、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一条重要经验,又是向全党发出的政治动员令,赋予了“赶考”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我们党对“赶考”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的不断丰富。一、凄续“赶考”红色基因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百年来,我们党的“赶考”之心从未改变,“赶考”之志从未动摇,“赶考”之行从未停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
2、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功完成了“救国大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实行“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成功完成了“建国大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3、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完成了“富国大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康续“赶考”红色基因,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
4、十”的历史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答好新时代的“强国大考”,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是续写新时代辉煌的精神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求“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这是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的高瞻远瞩、谆谆告诫,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葆“赶考”
5、精神状态的政治自觉。依靠“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10年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在“大考”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攻坚克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永葆“赶考”的姿态、“赶考”的清醒和“赶考”的自觉,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依靠“赶考
6、”的清醒和坚定,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们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而复杂的,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是尖锐而严峻的。可以说,从复杂程度、涉及范围、剧烈振幅来看,这些“考题”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深刻、广泛。我们只有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有效应对尖锐复杂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猛精进,才能跨过一道道沟壑、征服一座座高山,胜利抵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
7、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感召力、持久战斗力、自身免疫力进一步提升,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依靠“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人民群众获得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两个不能“健忘失忆”重要要求的响鼓重敲。正因为这
8、种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1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信仰信念更为坚定,党心民心更为强大,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高度思想共识和时代潮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三、以“赶考”精神状态答好新时代幸福*建设“新考卷”*是北京的“护城河”,*是*的“北大门”,是
9、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努力答好新时代幸福*建设“新考卷”。答好新时代的“*卷”,就要强化坚定捍卫“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加强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增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在“学悟研用”结合上求实效。要狠抓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旗舰”作用,紧密结合深入推进“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引导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好充分的政治准备、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答
10、好新时代的“*卷”,就要强化“先锋”“猛将”的使命担当。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定位,抓住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要着眼新发展阶段,全面对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发展方向,扛起*之责。要在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局”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强区之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谋划推动一批龙头标志项目,统筹推进园区载体平台建设、深化通武廊区域合作,以*之为服务*之进。答好新时代的“*卷”,就要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1、的发展思想,聚焦为民、关注民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落实好“向群众汇报”、入列轮值、“联点访户”、“驻村夜话”等制度机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交心,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主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答好新时代的“*卷”,就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应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持续深化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教育,持续
12、用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持续用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持续用力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增强纵深推进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著,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加快建设京津明珠、幸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志们:根据党组中心组学习安排,我近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下面,结合农业农村局的工作实际,以及当前全市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式,我谈几点体会。文章指
13、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不能有丝毫松懈。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愈发严峻,更要念兹在兹、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抓粮食安全,就是讲政治,就是谋发展。自古以来,关注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个“民信”工程。历朝各代贤士的先进性主张,都强调执政者要想方设法储备更多粮食,以应天灾人祸,不能让老百姓饿死。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了四条,其中“足食”位居第一,“民信”处于第二。意思是说,执政者要想取得老百姓的信任,
14、首先要关注粮食安全,保证能够“养民”。没有这一条做基石,政策说得再好,也难让人相信。“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江山社稷就立不起来,执政也必然垮台。“仁”的政治主张融化在“养民”意识中,而“养民”意识又恰当地体现了“仁”的主张。“君(国家)要养民,民靠君养”,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正式形成后,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和国民心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出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需要也纷纷以此为主线进行阐释。从西汉的黄老学说“无为而治”,到后来历朝历代不断兴起的改革,无一不是“君要养民”的具体行为。曹魏屯田,尽管“于官便,于客不便”(三国志魏志任峻传),也是一种“养民”。西晋在颁布
15、占田制同时还规定了课田制度,仍然是一种“养民”。从北魏的均田令授百姓以露田和桑田,到唐初的均田令授百姓以永业田和口分田,从王安石的均输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无一不是在探索“君要养民”的有效举措。这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农耕人口大国,粮食不仅是餐桌上的食物,而且是与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紧密相连的治国安邦的“圣品”,必须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习近平总书
16、记的这些谆谆话语,为我们深刻理解和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提供了重要遵循。各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深刻认识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底线思维,加强依法管理,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自觉把抓粮食安全与讲政治、谋发展统一起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粮食安全不仅是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战略问题。抓粮食安全,就是靶向精准,就是战略远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人口大国。吃饱肚子是中国老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但历朝历代都没能圆上这个温饱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美国原国务卿艾奇逊断言: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国共产党也解决不了。然而,雄辩的事实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用汗水和智慧,开展了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