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一)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手术创伤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
2、续时间、感染发生机会和后果严重程度、抗菌药物预防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和经济学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1、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其中,乳腺疾病手术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
3、(3)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管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2、清洁污染手术(11类切口):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药物。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污染手术(11I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三)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_第1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3-8/5/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1.gif)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_第2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3-8/5/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2.gif)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制度.docx_第3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3-8/5/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268759da-d148-48f8-bd85-7df6ffc33158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抗菌 药物 预防性 应用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