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06123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的总体要求、危害因素识别、健康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后期环境监管等其他活动中人员职业健康防护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地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2、使用与维护GB39800.1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45001/IS0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4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11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

3、/T229.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健康危害因素healthyhazardous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活动中,存在或产生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微生物因素以及其他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因素。4. 2健康危害因素防护healthyhazardouscontrolandremediation采用工程防护、组织管理、个人防护、现场监测等措施,降低和消除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4总体要

4、求4.1 职业健康防护活动应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健康管理及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健康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宜符合GB/T45001/IS045001等有关规定。4.2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实施方案中应包括职业健康防护的内容。5. 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宜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体防护思路。6. 4在经济、技术合理的条件下,应选择先进的、有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无毒、绿色药剂,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并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施工设备。7. 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职业健康防护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健康危害因素,设

5、计健康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开展工程防护,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并对健康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职业人群健康。工作程序见图Io图1工作程序图5健康危害因素识别5.1 应依据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的特征污染物、施工工艺、修复药剂、设备设施等,识别对职业健康危害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其他健康危害因素等。5.2 污染地块应识别污染土开挖、处置、回填等土石方施工环节产生的粉尘和化学物质逸散。重金属污染地块应重点识别污染土壤开挖、处置(筛分、破碎、药剂拌合、淋洗等)、回填等施工环节中产生的粉尘、重金属化合物,存在汞污染的地块还应识别汞蒸气;有机污染地块应重点识别土壤开挖、处置(筛分、破

6、碎、药剂拌合、热处理、化学氧化等)、回填等施工环节中产生粉尘及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等危害因素。5.3 原位修复施工重点识别施工扰动、加热、注入、抽提等环节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逸散;异位修复施工应重点识别开挖及运输环节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5.4 使用化学药剂修复治理的工程,宜识别使用化学品以及药剂反应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健康危害因素。5.5对于使用微生物修复治理的工程,宜识别菌群培养、表面喷淋、注液等环节微生物因素产生的健康危害因素。5.6 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应识别设备运行可能产生的噪声、高温、热辐射、振动等物理因素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尾气等化学因素。5.7 涉及地下水修复的,重点识别施

7、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中的化学危害因素。6健康危害因素防护措施6.1 健康危害因素防护措施的设计应依据识别出的健康危害因素,从总平面布置、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各施工环节工程防护、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可消除或降低健康危害因素的措施。6.2 工程总平面布置应将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分开设计,并根据地形、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有利于职业健康的区位布置。施工作业区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分区。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50187的相关要求。6.3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宜包括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和职业健康培训,并宜符合以下规定:a)组织管理机构应明确职业健康防护领导小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

8、人员等各类职业健康防护管理责任人员设置;b)制度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危险物品使用和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作业环境管理制度、安全文明施工制度、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等管理制度等;C)工程施工前应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职业健康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主要负责人的法律意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现场工作人员的防护技能。职业健康培训可以与技术交底、环境管理及其他制度培训同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危害因素识别、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佩戴、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等几个方面。6.4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健康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备

9、设施等施工环节应设置工程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设计应符合GBZ1,并宜符合以下规定:a)粉尘逸散的施工环节或场所,应采取密闭、隔离,安装除尘设施等措施;无法采取密闭或隔离的施工环节或场所,可采取局部排风除尘、洒水降尘等除尘方式;b)有毒气体产生的工艺环境或场所,宜采用密闭、负压等措施进行有毒气体收集,收集后应进行尾气处理;c)狭窄封闭或半封闭场所、空间、设备或容器作业场所,以及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质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以及有毒气体检测仪器,必要时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配备通讯报警设备。存在受限空间作业的还应

10、满足GBZ/T205的相关要求;d)产生噪声区域,应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降噪等噪声控制措施,并满足GB/T50087的相关要求;e)存在热处理等高温作业场所,宜采取隔热、通风和降温等措施,且使操作人员远离热源;f)通风操作(控制)等作业场所,宜采取降温、采暖、通风等措施。6.5作业场所中存在健康危害因素或危害风险时,应配备满足GB39800.1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并宜符合以下规定:a)粉尘作业管理应满足GBZ/T229.1的要求,按照GB/T18664的要求为现场工作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呼吸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b)对可能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现场作业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毒措施,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呼

11、吸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并在特定工作区域明确工作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要求;c)工作场所的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应满足GBZ2.2的要求,在涉及噪声危害较为严重区域,必要时配备耳塞、耳罩等听力防护器材;d)高温作业管理应满足GBZ/T229.3的要求,必要时应给高温作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1.1 6涉及包含土石方施工等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工程应满足GBZ/T211的相关要求;涉及包含处置工艺设备、设施及建构筑物等有操作运行活动的工程应满足GBZ/T194的相关要求;涉及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的等危害警示标识应满足GBZ158的相关要求。7健康危害因素监测1.2 1应编制完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计划,对各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与水平进行监测,监测计划应包含监测内容、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要求。1.3 应针对作业区和作业空间所识别出的健康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监测因子一般宜包括:a)粉尘监测,包括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和粉尘中有害物质含量等;b)化学危害因素检测,包括特征污染物、修复药剂、二次污染物等物质成分和浓度,必要时应增加现场快速监测;C)物理因素监测,包括噪声、高温等因素。1.4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可根据危害因素特征选择定期监测或实时监测。1.5 监测方法应满足GBZ159、GBZ189、GBZ192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境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